關注「剴剴」案與兒虐問題,家長帶孩童凱道集會提四項訴求|Whatsnew

「政府,希望你們聽到我們這些心碎父母的聲音。」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灣 香港 人權 公共衛生 社會

現在訂閱端傳媒會員,立享春季限時優惠:暢讀月費會員9折暢讀年費會員8折尊享年費會員7折。在端,打開一扇觀察社會的窗。

2023年12月24日,名為「剴剴」的1歲10個月大男童疑在收出養過程中遭劉姓保母姐妹虐死。此案於2024年3月在台灣社會發酵,長期為兒童倡議的民間團體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會(兒權會)因而於2024年4月27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辦「護兒活動」,對兒虐案件提出四點訴求:「積極護兒不逃避,體制重整有效率」、「兒少福利要平權,育兒家長要後援」、「悲劇不能再重演,網絡必項要健全」及「司法改革不能等,兒少侵害加重刑」。

現場雖然下著暴雨,仍聚集了數百名帶著孩子的家長響應活動,大部分人一直參與到最後。群眾舉著「為剴剴發聲」、「孩子對不起」、「這不是過失殺人」等標語。現場一名劉姓家長對端傳媒說:「我們很擔心兒虐議題沒被看見,所以就帶著兩名孩子一起參加。」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受害家屬忍痛分享孩子遭遇,呼籲修法加重刑罰

有四名家長上台分享孩子在幼托體系中遭遇的憾事以及後續他們如何進行司法追訴,並要求修改相關法律,對兒少的侵害提出重罰。他們所遭遇的分別是米綺托嬰中心案桃園身障幼童機構案台中曾姓保母案
米綺托嬰中心案的女嬰庭庭四月過世滿兩年,庭庭媽率先上台講述女兒的死亡過程,她冷靜地述說,但台下的聽眾不斷拭淚。「我是一名單親媽媽,我一直想著跟女兒的生活會怎麼發展,為了工作,也讓孩子有玩伴,我才將庭庭送托。多次去米綺私托參觀後才送去,其他家長也都說那裡口碑很好。沒想到才十一天,我的女兒就喪命了。」「我懷胎十個月,孩子只在世上九個月,但加害者胡姓托育員因過失致死只判了三年。」事發至今,她仍無法平復。(延伸閱讀:《新北幼兒園餵藥案留下謎團後,台灣家長未能消解的恐懼與焦慮》)

庭庭媽不斷在粉專「雲朵上的小天使庭庭」上更新案件進度,並聯合其他家長發起修法連署。活動後,她告訴端傳媒會持續用行動倡議修法,「我的女兒已經離開了,持續倡議讓事件變得有意義,也許就是我現在的使命。」

「品捷是一名發展遲緩、自閉的五歲小孩,我們千挑萬選,將他送到年募款額千萬的機構就學」,但該機構卻陸續發生了六起疑似兒虐案件,包含暴力餵食、不當管教等情況。直到品捷媽媽發現孩子不對勁,送醫後隔天死亡。這成為「桃園身障幼童機構案」。

針對此案,檢方調查認為孩童死因是腸系膜裂孔、腸疝等疾病導致敗血性休克,為自然死,非三名教保員的過失,因此給予教保員不起訴處分。不過,桃市府曾因此案的不當管教,在事發時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懲處3名教保員各6萬元(新台幣,下同)罰鍰並公布姓名,也對機構裁處6萬元及18萬元罰鍰。

品捷媽媽質疑,現行規定未限制遭開罰的教保員繼續擔任教保員,他們只能在臉書粉專上繼續發聲,卻被對方提告。「這三人就算被罰,卻沒有被限制去向,大家難道不會擔心嗎?」「政府,希望你們聽到我們這些心碎父母的聲音。」

台中曾姓保母案的受害孩童「小虎妹」的爸爸則說,女兒小虎妹五年前遭曾姓保母打到顱骨骨折死亡。保母涉案後,還以3萬元交保回到幼教機構任教,讓他難以置信。曾姓保母最終遭判9年6個月定讞。「我的夢想是希望小虎妹成為我的大學學妹,帶她去日本看阪神虎比賽,但這些夢想都不可能達成。五年過去,我好不容易平靜下來,卻又看到這些兒虐案件,所以才決定站出來」,他認為在美國虐兒案會以謀殺罪起訴,而不是以現在的傷害致死罪。

這些受害家長的心聲反應了活動方提出的第四點:司法改革、兒少侵害加重刑。不過,主辦方認為應修正兒虐案件的構成要件及法律見解,區分兒虐案件的傷害及殺人故意,並非一味加重刑罰就能遏止悲劇。但現場仍有群眾舉著「兒虐案件要加重到死刑」的牌子。

參與另一起兒虐案的律師葉恕宏表示,當前端預防措施失靈,就得由司法介入。雖然兒少案件本有加重刑罰,但實際上,在司法審判上很常認定兒虐案件為過失,因此被外界認定為輕判。他認為,案件中保母的督導、機構的老闆等都是「共犯結構」,應一同負起責任。

由於鄰近數百公尺外,就是審理剴剴案的台北地檢署以及司法院、台北地方法院。葉恕宏領著群眾對著司法機構大喊:「427站出來,冰冷司法醒過來。」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兒權會的創辦人王薇君上台發言。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兒權會的創辦人王薇君上台發言。攝:陳焯煇/端傳媒

受害家長及受訪家長的擔憂

在13年前失去姪兒王昊的王薇君是兒權會的創辦人,王昊是兒虐案的受害者。王薇君在剴剴案曝光後,協助剴剴外婆發聲,並向行政院呼籲成立「兒少權益辦公室」,加強有關部門間的橫向聯繫。她還指政府應主動追蹤需關懷的兒童,將跨部會工作做集中管理,才不會發生像剴剴案漏接的情況。

另外,王薇君認為,國家在育兒政策上要負起更多責任,平衡各類補助,並讓托育服務多樣化,支持不同工作型態的家長,才能讓家長安心送托。

根據衛福部統計,雖然台灣少子化,但全台的兒虐通報案件在2023年增加到12萬件,較上一年成長兩成,兒少遭照顧者不當對待增7%,其中又以幼兒體罰為主,施暴者多為主要照顧者。

在幼托現場的兒虐案件頻傳,家長雖感到擔心,但因經濟壓力、家庭結構等因素,仍難以避免送托。端傳媒現場採訪多名家長,他們雖然憂心,但仍由保母及托育機構來照顧孩子。(眼神閱讀:《台灣保母虐童案:「不好找」與「沒得挑」外,居家托育還有哪些問題?》)

一名育有一歲多雙胞胎的36歲吳小姐在活動中不停流淚並在社群上打卡參與活動。她孤身前來,在活動當天特地找保母幫忙顧孩子們。她說一個人難以照顧雙胞胎,在原訂送托的時間遭托嬰中心拒絕後,她面試了50名保母才找到目前的人選。偶有突發事件,她也需再另外找臨時的保母來協助。吳小姐說,「我希望大家都雞婆(多管閒事)一點,互相照看,才不會再發生剴剴案。我孩子的保母也會說,鄰居也會盯著她育兒,她怎麼敢鬆懈。」

另一名與丈夫帶著兩名男童的劉小姐冒著大雨前來,「天氣不好,地方媽媽群組雖知道活動,但很少有人說要過來,我們覺得不能『萬人響應,一人到場』,就決定要來。」在公部門任職的劉小姐原想讓孩子在托嬰中心接受更多教育與同儕的陪伴,但在二子出生後,看到兒虐案件漸增,「不知道我們會不會遇到,所以我改變想法,活著就好,我就只好拜託家中長輩帶孩子。」

40歲的劉先生在營造業工作,是受邀來賓兒科醫師劉宗瑀的弟弟,他與在金融業的太太、三歲的女兒一起參與活動。在女兒上幼兒園前,他們長期與一名保母配合,「保母很有責任心,有一點點情況就會主動告訴我們,溝通良好,就是互相信任」,他認為不能因為個案的保母而否定所有幼托人員。

劉宗瑀育有兩名孩子,從高雄特地北上參與活動。她說起12年前在網路上與王薇君相識的過程。她本著兒科專業協助王薇君,但沒想到就是王昊被虐的案件。她回憶說看著王昊傷痕累累的照片,她在螢幕前流淚告訴王薇君:「這些兇手做對的唯一事情就是對孩子用海洛英,這是強力止痛劑,所以王昊最後是不會痛的。」

雖然兒虐案件仍頻傳,但12年來,劉宗瑀發現社會氛圍逐漸改變,從過去封閉的不願意談論,到現在,家長較願意尋求協助、更積極發聲,「這代表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重視兒少權益。」

活動進行兩個小時,孩童也跟著家長一齊大聲喊著四點訴求,隨著大雨停止,群眾在呼著「終結兒虐,陽光再現」的口號聲以及為王昊製作的《天使之歌》音樂中散場。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集會民眾關注剴剴案進度

至於本次社會關注的「剴剴案」,剴剴在進入涉案的劉姓保母家之前,曾被外婆委託給一名周姓保母照顧。這名周姓保母女兒的友人林祐生也是剴剴案發聲的關鍵人。他從三月份透過臉書不斷公布剴剴未受虐時的照片與兒盟社工的對話紀錄等資訊。他也多次與剴剴接觸,被剴剴稱為「阿伯」。他後續以剴剴親友的名義持續關注此案。在活動的台上,他表示「我得知案件發生時,很錯愕,第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做。後來,我把我的質疑以及想說的都放在臉書了,只希望大家陪我們一起追蹤下去。」現場民眾對他大喊「加油」。

活動隔日,在網友的合力協助下,林祐生指出他們將剴剴案的訊息登在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廣告看板上,讓更多人關注此案。

目前剴剴案的司法進度則是在4月18日經台北地檢署起訴劉姓保母姐妹。檢方指出,剴剴於九月進入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的出養程序,在正式出養前,委由劉姓保母收托。

經檢方調查,劉姓保母姐妹都領有合格保母證。但在剴剴遭收托後,劉姓保母姐妹曾對剴剴綑綁四肢、塞入水桶、裸體罰站、撞牆、腳踹、餵食廚餘及辱罵「機掰」等凌虐妨害自由及傷害行為,最終造成剴剴身體因長期綑綁導致四肢變形而不對稱、脖子受有撕裂傷、全身多處新舊不同程度鈍挫擦傷、瘀傷、裂傷、大血管塌陷、下門牙缺牙、皮下軟組織出血、壞死及血液、組織液鬱積等傷害。

在起訴保母姐妹後,此案會由國民法官審理。而涉案的兒盟陳姓社工部分則還在偵查中。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4月27日,台北,兒權會舉行「保護兒童我願意終結兒虐陽光再現」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政府研討制度,兒盟新出養禁令未解

兒童收出養程序事涉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機構。在剴剴案中,就與衛福部、教育部、台北市府、新北市府以及兒福聯盟有關。作為中央監管的機關,衛福部與教育部要求雙北市府及兒福聯盟在三月提出檢討報告。

台北市府檢討報告指出,由於剴剴是在新北市開案,是由新北市的社工以及兒福聯盟社工服務,但由於劉姓保母的規管是在台北市府下轄,因此台北市社會局是針對保母進行訪視及管理。事發後兩天,北市府到劉姓保母家調查,家中環境髒亂、充滿菸味,劉姓保母姐妹矢口否認虐童,但因醫院通報疑似兒虐,因此社會局在12月27日就下令劉姓保母姐妹在案件調查期間不得新收兒童。

3月13日,台北市長蔣萬安研討社會安全網漏洞的策進四個方向,由北市社會局召開兒少保護專案研商會議,決議處分劉姓保母,廢止登記證書並公告姓名。同月21日提出北市府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精進制度。

新北市報告則指出五大項精進面向:「改善現行收出養媒合機制」、「加強收出養相關服務人員訓練」、「強化訪視機制」、「建立完善跨網絡資源」、「保母職能精進」。

衛福部在3月13日要求兒盟暫停新收出養兒童,但已在程序中的兒童會請地方政府加強訪視,走完收出養程序。目前暫停的命令尚未恢復,且並無期限。

兒盟雖數度道歉,但仍表示希望不要中斷服務。兒盟提出幾項改善計畫:精進收出養流程、改善社工督導機制的改善、培訓社工兒少保護風險敏感度。不過,檢討報告在立法院被民進黨立委郭昱晴質疑「沒有檢討的決心」,更要求兒盟董事長辭職負責。

在收到檢討報告後,兒盟的監管單位教育部表示兒盟內部有須改善的項目,在內部控制部分,缺乏部分人員的稽核文件;在董事會部分,有部分董事在辦理兒盟業務時,有應迴避而未迴避的情況;在監察人層面雖非強制規定,但目前未聘監察人,導致未能發揮監督功能;人事部分,則要求執行長與策略長的權責分工。

衛福部也提出查核結果,列出七項缺失:出養必要性評估嚴謹度不足、出養前安置無品質檢核機制、出養媒合過程未納外部意見、出養家庭的服務與支持消極、社工人員缺乏足夠教育訓練、督導機制不一難以發揮功能、財團法人管理內部監督缺失。

不過,目前衛福部仍無公告表示兒盟是否恢復新收出養。(延伸閱讀:《織一張接住所有人的社會安全網,誰來接住消磨殆盡的台灣社工?》)

4月25日,衛福部表示,修訂居家托育訪視的指引,從一年4次的訪視提高為6次。針對3歲以下全日托嬰幼兒及出養、發展遲緩與家外安置童,以及長期收托數較多、有不當對待等情況保母,將提升訪視頻率至1年6次,預計最快5月上路。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