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總是精準出現在眼前——網絡營銷員的操縱術自白

撲面而來、量身訂造、隱惡揚善,出現在你面前的資訊哪有這麼多巧合?
社交媒體上的廣告。攝:Ryan Lai/端傳媒

【編者按】「其實你返工有咩做㗎?」——這個問題,你有問過別人或被人問起嗎?

這個來自日常的問題,啟發我們開啟「返工這回事」這個新欄目。在當代社會,工作主宰我們的生活,既定義個人的身份,亦維繫社會的「正常」運轉,但在「隔行如隔山」的區隔中,我們並不容易看見彼此——從恆常的工作勞動,到行業內的語言詞彙、職場文化、人際關係、性別分工、權力層級以至價值體系。藉此欄目,我們希望打破邊界,深入聆聽多位「打工仔」的行業見聞,不但走進社會各行業的「貼地」日常,亦從職業的視角觀照當代社會的切面和現象。

這期文章是一位網絡營銷員(Digital Marketer)的「贖罪文」。大數據和演算法無處不在,為你量身訂造各種廣告與資訊,背後是廣告公司、網絡營銷公司和網絡營銷員的推波助瀾。究竟網絡營銷員——這個時代的新興工種都做些什麼?他們如何操控你的認知、誘惑客人購買產品?KOL 是網絡時代的重要傳播者,網絡營銷員如何和他們打交道,又有哪些愛恨情仇?

朋友在聚會中聊及婚紗照,眾人回家後都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婚紗攝影公司的廣告;在 Facebook 看到漂亮的網店衣服,截圖然後透過社交媒體傳給朋友,晚上就會被服飾網店廣告「洗版」。使用電腦或智能電話時,我們在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的足跡被紀錄,成為大數據,然後廣告就被送到我們面前,而你可能亦會驚訝,社交媒體、搜尋引擎的廣告竟然已經如此精準。

利用大數據精準投放廣告只是網絡營銷行業的其中一環,很多網上資訊,其實背後也是經過營銷公司精心設計,只是消費者看了廣告而不自知。我們的工作便是令你無知無覺進入廣告資訊的世界。

想入行?請準備新鮮肝臟!

記得進入網絡營銷這一行之前,我對網絡廣告或是營銷都沒有太深入的認識,對於在網絡上看到的資訊,都不會刻意去思考它是否含有廣告成份。到入行之後,對朋友及家人多次解釋過工作的內容,但大部分人聽罷都只會得出「類似廣告」、「在網上幫公司宣傳」的結論。的確,這一行的工作內容不像醫護、律師、老師、會計等容易以一兩句概括理解,因為可以做的工作內容太多,不同部門、不同職位,工作內容又或會完全不一樣。

網上購物平台上的宣傳廣告。攝:Ryan Lai/端傳媒
網上購物平台上的宣傳廣告。攝:Ryan Lai/端傳媒

如此複雜多面、看似專業又難解釋的工作,很看重相關學歷嗎?根據我的個人經驗,以前在網絡營銷公司(digital marketing agency)工作的同事,別說是讀 marketing,就連讀過廣告的都很少。那麼,大家的專業知識何來呢?要入行,首先需要準備一個新鮮的肝,很多技能都是入職後慢慢學習的。至於那個新鮮的肝,會隨著工時長、同一時間被不同客戶「追殺」,而慢慢「爆肝」。這一行流動性很大,很多 agency 長期都刊登著招聘廣告,所以入行並不難,更難的是一直留在這一行。

雖然沒有經歷「過五關斬六將」的面試,但畢竟這是一個重視創意的行業,面試自然也非一般。我以前任職的公司,面試及筆試共約一小時,筆試需要為產品撰寫一則討論區的植入式廣告(forum seeding)帖文。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在討論區除了樓主的帖文可能是業配文(廣告)外,下面的一些「假人」回覆及和議,也經過網絡營銷公司精心設計。

到其他行業的公司面試,一般都會有自我介紹、為何想應徵這份工作等問題,網絡營銷公司的面試問題往往讓你意想不到!面試過程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經理叫我說一個笑話,一時還真的語塞想不出來。但畢竟這是需要創意和活力的行業,即使是自我介紹,也可以天馬行空一點。後來也有聽行家說,一些公司會叫面試者為客戶準備10分鐘簡報的計劃書,但其實,面試還是其次,從面試者那裏得到點子、吸收創意才是重點。

食物鏈的中下層,沒有「揀客」的權利

Marketing 這一行,大致分 agency 和 in house,agency 就是類似廣告公司,為不同品牌提供行銷服務,而 in house 就是一間公司裏的市場部,不少人在 agency 捱得過「爆肝」生活,學習行業知識和累積經驗後,轉職 in house,薪酬和待遇一般較 agency 好。

Agency 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也可以接觸到不少「大客」──大部分人都認識的品牌。不過,在我任職的 agency,預算最多的不是大品牌,因為大品牌大部分營銷預算已找行業食物鏈頂層4As廣告公司(The Association of Accredited Advertising Agents of Hong Kong,行內簡稱4As)代理。在4As,可能一個品牌所支付的廣告費用就足以聘請一組人了,由廣告設計、製作到傳播一條龍,數十人只為一個品牌服務。當然,如果大品牌轉用別的廣告公司,一整組人都會失業。我任職的公司並不是4As,也不是大規模的 agency,所以客戶大致分為以下幾類:願意花錢在網絡營銷的中小企、其他大型廣告公司不願接的客戶、有名但預算少的品牌。

居然有付得起錢的客戶被其他公司拒之門外?那就是美容公司和和疑似傳銷公司,雖然這些公司的廣告預算真的很高,但有些 agency 避之則吉。美容公司對文案和執行要求甚高,再者他們被客戶投訴也是常有的事,一不小心得罪客戶,Facebook被「派嬲」和負評洗版,負責為美容公司管理 Facebook 的同事還要花很多心力為他們「拆彈」。

至於疑似傳銷公司,本來在網絡上就有一大堆負評,agency 接了這樣的客戶,既不能放在公司客戶名單當成功案例,也不會因為提高客戶的生意額而獲得任何滿足感,很多時候的工作內容只是為客戶清洗搜尋引擎上的負評而已。曾聽聞有些 agency 為保形象,會挑選客戶,但沒有底線的公司則任何客戶都會接,包括「澳門首家線上賭場上線啦!」(線上賭博)之類的網站。

有名但預算少的品牌,就4As廣告公司或大型 agency 沒有提供的服務,也會找其他 agency 代理,只是「錢錢」已不多了。行內人常說,講錢傷感情,為了讓客戶聽起來舒服一點,營銷行業提及錢字通常會用疊字:錢錢。我舊公司的客戶還有旅遊公司,半政府資助的機構等。當經濟不好時,公司首要縮減的是行銷預算,所以疫情時很多 agency 的大客戶如美容院、旅遊公司等都出現財政困難,連帶 agency 的風光都不再了。

隱惡揚善:一趟認知操控的旅程

要將網絡營銷不同部門和職位的工作內容濃縮介紹並不容易,但簡單來說,我們的工作是一場認知戰:介入各種數碼平台,建立你的認知,然後影響你的決策。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誘敵深入、環環相扣的連環計。

網絡營銷有一個重要的概念:零類接觸(Zero moment of truth),簡稱 ZMOT。消費者接觸到產品的實物,叫第一接觸(First moment of truth)。所以 ZMOT 意思即在消費者真正接觸到產品的實物前,已對產品有初步的認知。那麼,這些產品資訊從何來?網上搜尋得來的!

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在受到消費刺激,再到接觸到實體產品前,會在數碼的世界搜尋產品的資訊,所以這時候網絡營銷便發揮重要的角色,確保消費者搜尋時看到客戶的產品以及將正面的產品資訊呈現,令消費者對品牌好感度提升,增加消費者購買的機會。

在搜尋產品資訊時,搜尋引擎的結果頁、社交媒體內容、討論區的帖文、KOL(網紅)的推介,甚至到再行銷看到的廣告,都成為各 agency 為客戶爭取 ZMOT 的戰場,不同的網絡營銷服務就扮演著不同角色,在不同的渠道爭取前面的排名和增加版面。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可能被網絡行銷公司為客戶操作的植入式廣告影響了購物決定,而到最後購買了產品也未必察覺。

網絡資訊眾多,你真的知道哪些是廣告嗎?例如,K 看到某 KOL 在 Instagram 分享她的脫毛經驗,最後推介某脫毛公司的療程。看到這裏,K 當然知道,這是一個業配。

受眾意識到是廣告也沒關係,這只是網絡營銷公司操控 K 購買決策的第一步。因為 KOL 的帖文引起了 K 對自身脫毛需求的興趣,她看到 KOL 提及的脫毛公司價錢不錯,於是上網搜尋更多關於這間公司的評價及用家體驗。K 的 ZMOT 旅程正式開始!

社交媒體上討論區的留言。攝:Ryan Lai/端傳媒
社交媒體上討論區的留言。攝:Ryan Lai/端傳媒

K在 Google 輸入「XXX脫毛公司 評價」,搜尋引擎列出超過5000項結果,一般網絡使用者自然是先看首數頁的搜尋結果。當中,有一篇是某美容雜誌網上平台的文章,文章有不同脫毛公司的比較及評價,其中 K 搜尋的XXX脫毛公司獲得了五星好評。「嘩,這間脫毛公司不僅價錢便宜,連美容雜誌都推介呢!」K 不會知道,這是網絡營銷公司為客戶購買的付費文章,連標題及文章出現的關鍵字都是他們提供給撰稿員的,最後消費者在搜尋引擎上打「某脫毛公司 評價」這組關鍵字,才會於搜尋結果出現這篇文章。

在搜尋引擎的演算法裏,有三點較影響結果的排名:第一點是一些公信力高的網站,例如雜誌、報章或網上媒體,排名會較高;第二點是同一個搜尋結果頁會盡量出現不同平台的搜尋結果;第三點是新的文章會排名更前面。對這些演算法瞭如指掌的網絡營銷公司,自然會多加利用第二及第三點,確保消費者看到客戶的資訊都是正面的。

假如過往有真實用家在討論區發佈一篇關於某脫毛公司的負評,網絡營銷公司可利用他們的「假人」帳戶,為客戶在同一討論區發佈一篇使用同樣關鍵字的新帖文。而根據上面 Google 演算法的第三點,新的文章會排名更前面,所以新文章會成功「洗」走舊的負評帖文;再加上第二點,同一頁盡量不會看到同樣的平台搜尋結果,舊文自然被「洗」至更後的結果頁。如果 K 只看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那篇充滿負評的討論區帖文根本不會進入 K 的認知。

搜尋引擎的演算法決定產品的排行榜。攝:Ryan Lai/端傳媒
搜尋引擎的演算法決定產品的排行榜。攝:Ryan Lai/端傳媒

老是常出現:好感轉化成購買

此時,K 可能已對這家脫毛公司有一個不錯的印象,成功達至 ZMOT 的行銷效果。當然,她也可能看到網絡營銷公司為客戶製作的付費廣告(Search engine monitoring/advertising)、該脫毛公司的網站及其他網紅的分享文章等。這些雖然明顯是官方資訊或廣告,但因為有了前面的品牌初印象,再看到這些資訊時,只是加深對該品牌的正面印象而已。

網絡營銷有一環叫「再行銷(remarketing),即是將宣傳資訊重複讓消費者看到,有點像「洗腦」。未必每位消費者都看一次便能決定購買,但當產品一直出現,可能會再次喚起記憶,增加購買意慾。由於 K 有搜尋過脫毛產品,搜尋引擎及社交媒體的廣告演算法知道她對脫毛相關產品感興趣,於是進一步向她推相關廣告。

為什麼搜尋引擎及社交媒體會知道她曾經搜尋過脫毛相關資訊呢?簡單來說,當您瀏覽過相關的網站,你的「足跡」會被網站紀錄,然後作為大數據被公司用作再行銷,令您屢屢看到該公司的廣告,社交媒體平台的原理也相若。網絡營銷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掌握大數據,並以此協助客戶用更少的廣告預算換取更多的生意額。

到了這個地步,以上的資訊已經足夠 K 定下購買決策了,在未來一至兩星期,她可能會購買某脫毛公司的療程。而她未必知道,過程中她所獲得的大部分資訊,其實背後都是廣告的操作。如果消費者想於網絡世界保障自己,不跌進網絡營銷公司的 ZMOT 圈套,可以多了解數碼足跡(Digital Footprint)。

公司內部的張力:銷售(sales)和營運(operation)

大部分 agency 的公司架構都按職能劃分不同組別,例如SNS(social media service)、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等,每組再細分不同職位,例如與客溝通的AE(account executive)和背後創作文字的 copywriter、操作廣告和製作報告的同事等。

與大部分公司一樣,agency 內不同部門之間也少不免出現角力,其中一部分是銷售(sales)和營運(operation)之間的矛盾,銷售部是 agency 最懂得賺錢的部門,在公司的權力亦會較大,他們可能為了想增加多一位新客戶,多賺一份佣金,而在營運部門不知情的情況下胡亂答應客戶一些無理要求,或訂下一些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在公司架構上,跨部門的員工之間並沒有上下層之分,更何況需要面對客戶的職位,為了有個「好看」的頭銜,人人都可以是經理(manager)。我當時的職位屬於營運的,有一次,銷售部同事在與客戶進度會面的前一天,坐在營運部同事旁邊「監督」他做PowerPoint(簡報),期間我聽到一句畢生難忘的罵人精句:「你這一頁,既沒有 power,又沒有 point,做什麼 PowerPoint?」

大部分營運部門的同事是一些剛畢業的年青人,面對這些事情也拿不出高情商應對。後來,銷售部同事把營運部同事「留堂」至夜晚11時,聽說客戶很滿意會面的結果,也加簽了一份新合約。可是營運部同事換來什麼呢?沒有因此而加薪,也沒有額外花紅,只有藏在心底的抱怨和眼淚而已。不久後,那位營運部同事便辭職了。

網絡格價平台的宣傳廣告。攝:Ryan Lai/端傳媒
網絡格價平台的宣傳廣告。攝:Ryan Lai/端傳媒

高難度溝通:小心被KOL “KO”!

在這一行工作,很多時都要與人接觸,對外的要與客戶會面,聯絡 KOL 更是需要極高溝通技巧。KOL 是 Key Opinion Leader 的簡稱,也有很多人叫他們網紅。KOL 大致可分成三類,在電視上出現過的明星及名人;以做 KOL 起家、在其領域有一定知名度,追蹤人數非常多的 KOL;追蹤人數比第二類少的素人 KOL。

KOL 的聯絡方法,其實在他們社交媒體的自我介紹就有,為什麼客戶要由我們代勞呢?因為過程不是聯絡KOL,然後等待 KOL 發佈文章那麼簡單。首先,要聯絡 KOL 詢問合作意願和收費,KOL 答應合作後,還要確認細節和簽訂合約。接著是安排客戶的產品寄送或預約療程,以及向 KOL 說明產品或療程的用法和優點,再討論文章或影片用字及角度。

我們不會期望 KOL 文筆好,只要不寫錯客戶資訊及準時交稿,已是萬幸,反正最後我們都會幫他們修改錯字及不清晰的地方,確保客戶滿意。當然,也有遇過內容高質、準時交稿、文筆又好的 KOL,通常是一些轉型的前主播。

為了文章在搜尋引擎排名更前,我們在修改 KOL 文章或影片描述時,還要置入搜尋量高的關鍵字。之後,我們會交初稿給客戶,不幸的話,會來來回回修改很多次。接著是確定帖文日期,設定 KOL 社交媒體的帖文廣告投放,安排收回產品(通常是電器或昂貴的產品才需要收回),付款給 KOL,向客戶寄送帖文截圖、表現報告及整理網民留言。換著我是客戶,也寧願多花三數千元,讓公司代勞,自己跳過中間所有步驟,坐著等報告吧!

不是每一次合作都如此順利。別說網絡世界多變,KOL 也十分多變!總結這麼多次合作經驗,KOL 本身有使用客戶產品或真心喜歡的佔少數,大部分都是拆開產品,沒有真正了解過,便與產品合照及寫帖文,帖文內容也敷衍了事。剛才提及,我們會先與 KOL 討論角度,會為他們一一列出必須出現的產品特色或重點,不過 KOL 通常都不會跟從指示,而且收費越低的 KOL,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有些甚至沒有給客戶看過內容便發佈帖文,最後受罪協調的當然也是我們。

當你以為「一分錢,一分貨」,收費過萬一條影片的 KOL 便會乖乖交出高水準的內容了吧?不一定呢!曾經與一位在 YouTube 頗有名氣的美容 KOL 合作,過了初稿截止日期,多番催促下才交影片,但她連客戶品牌名稱都讀錯……再改好一個版本給我們時,已經是遲上加遲,客戶大發雷霆。廣告效果未如理想,客戶當然不會直接投訴 KOL,KOL 覺得產品不好用或安排不周,也當然不會得罪金主。所以,很多時明明我們沒有做錯事,但最後被罵的也是我們。

網絡營銷員與 KOL 的關係是很微妙的,不愁沒工開的「大牌」 KOL 當然不用百般討好我們,但懂得這一行運作的素人 KOL,知道客戶採用的 KOL 名單很多時由我們提供,所以對我們的態度就像對客戶一樣好,甚至會於節日送禮給我們。較受歡迎的 KOL,一定有其過人之處,或是在他們的領域有「專業」知識,文筆及影片質素還是其次。

旺角一間珍珠奶茶店以KOL的社交媒體片段用作宣傳。攝:Ryan Lai/端傳媒
旺角一間珍珠奶茶店以KOL的社交媒體片段用作宣傳。攝:Ryan Lai/端傳媒

看見KOL的另一面

經常都有朋友向我詢問不同 KOL 或名人的收費,或問某某 KOL 是不是真的賺很多錢?以電視上出現過的明星及名人這類 KOL 為例,並非歌影視越紅,網上發文的收費就可以越高,畢竟網絡世界的指標是追蹤人數和互動率(engagement rate)。更何況當紅的藝人,不一定懂得經營社交媒體,也不一定用心管理。反而有些三四線的藝人,能在網絡世界闖出一片天。有一位以前在電視台經常出演三四線角色的女藝人,以家庭和睦、親民的形象經營 Facebook,結果大受歡迎,一場一小時的 Facebook 產品直播便可收費數萬元,收入絕對比藝員時可觀很多吧?算是由藝員轉型 KOL 的成功例子。

每次與 KOL 合作,儘管已經很小心處理,但真的有十萬種意外的可能。有一次,澳門某間酒店推出全新親子娛樂設施,需要找幾位親子 KOL 帶小朋友及家人到酒店住一晚,體驗新設施,然後出一篇blog(網誌)及一則 Facebook 帖文。當時正值颱風季,其中一位 KOL 選定的日子遇上8號風球。行程被迫改期,一家大小的船票和酒店都要重新預約。然後,KOL 很快便選了另一日子,我內心掛了十個晴天公仔,改期的日子終於天朗氣清!但第二天早上還未回到公司,便收到客戶通知:「KOL 沒有出現啊!」打電話詢問下才知,KOL 記錯日子,又要再改期。

安排寄送產品時,我們都會知道 KOL 的住址和電話,跟他們到美容院做臉部療程,必定會看過 KOL 素顏的樣子(有些 KOL 發佈的療程前後對比素顏照有修圖)。我們都將這些視作私隱,不會對外公開。但 KOL 在鏡頭前後的落差可能比你想像中大:有一次我們要幫一間美容院的新產品宣傳,客戶找來一位知名前女藝員拍攝廣告。為了讓我們更快產出後續的宣傳內容,客戶把未經修剪的原片傳給我們,那條影片真的是震撼了我們,那位女藝員平時在電視螢幕、網上的照片如此年輕,但在高清拍攝的鏡頭下的肌膚,竟然老態盡現,更何況她是代言美容院的臉部療程!最後,修剪的影片播出,她又變回那個逆齡少女,原片當然也沒有流出過。

24/7,全天候營業

說了這麼多,網絡營銷這一行賺得多嗎?我發現不同 agency 的差距頗大,不過真正待遇也視乎個人際遇。如果員工可以為公司留住大客戶或對於那些要求甚高「VIP」應付自如,公司可能會加薪留住人才,也有公司利用一年兩次的高額花紅來留住員工。

不過,更多員工只是公司的一個齒輪,每天的工作重重覆覆,縱使突然辭職,高層也不會留人。因為招聘廣告一出,很快便有新人頂上。印象中,我工作的 agency 有段時間流動性也十分大,每星期都至少吃到一次散水餅及一次歡迎午飯,每天都有人來面試,已經見慣不怪。

新舊交接需要時間,因為人力長期不足,我這些工作一段時間的員工,工作量也相對較多,一般工時是朝10晚8(沒有加班費),公司凌晨2、3點有同事留守工作,也是常有的事。有些同事認為,工作無論怎樣都做不完,乾脆一起出外吃兩小時晚飯,回到公司一起打幾場電腦遊戲,再重新開始工作。第二天原則上是早上9時前要回到公司打卡,但前一晚夜走的同事都可能會11時才回到公司。惡性循環之下,同事的下班時間便越來越晚。

公司辦公時間是朝9晚6,但全公司大概只有清潔姨姨和老闆可以每天準時下班吧!我們這行的人都對24/7深有體會:每天24小時,每星期7天,全天候營業。先不說加班的情況,這些都是個人決定,但公司確實提供了一項急速損耗員工肝臟的24/7服務——社交媒體觀測(social media monitoring)。

公司在社交媒體觀測的收費平台,輸入關鍵字,平台便會在指定的社交媒體及討論區搜尋所有擁有該關鍵字的帖文,簡單來說就是監察網民「風向」。通常會選用這項服務的客戶,都不會是什麼好事,多數是品牌發生網絡公關災難的時候。雖然平台會把有指定關鍵字的帖文都找出來,但分正負評價、篩選內容等工作,其實也是要靠人腦一條一條資料判斷的和整理(我覺得自己暫時不會被AI取代),最後還可能需要建議客戶如何回覆網民、新聞稿內容等等。公關災難不會數小時就平息,所以服務24/7,負責的員工也只能24/7。

網上討論區的熱話。攝:Ryan Lai/端傳媒
網上討論區的熱話。攝:Ryan Lai/端傳媒

這一行無法洗清的「孽」

雖然捱過疫情,但很多行業的營業額都大不如前。生意不佳,公司會想透過網絡營銷增加生意額,但在行銷預算不足的情況下,於是又把計劃擱置,連帶很多網絡營銷公司的生意額也在下降。

花無百日紅,世上應該沒有一個行業會風光一輩子的,尤其在這一行見證網絡世界、社交媒體和網絡營銷工具的變化和更替,更加會明白這個道理。在 Facebook 最流行的時候,付很少廣告費便會收到很好的成效,但現時 Facebook 的使用人數減少,即使多付數倍的廣告費,也無法達到以前的效果。在這一行工作的人,無法脫離網絡世界,而且行業知識要走得比客戶更前。有時覺得,網絡世界變得比現實還要快,一天不上網,已感覺與世界脫節。

Facebook、Instagram、TikTok、Threads……以社交媒體為例,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新的平台,而且每個平台都有不同的特性及遊戲規則(演算法),過一段時間便會改變。

相信每個行業都有其在社會的崗位,對世界有貢獻才會存在的,但每行也有自己「孽」。有時我都會不禁懷疑人生,從事這一行究竟會不會作孽太深?無可否認,我們曾經幫助很多客戶增加生意額、曝光率及其他合作機會。但是,這一行也經常隱惡揚善,將客戶的優點放至無限大,並利用演算法操控消費者。不能說這是欺騙,但只把產品好的一面呈現,為品牌「洗白」,減少不好的產品評價,或多或少都有誤導成份。而沒有接觸過這一行的消費者,可能沒有足夠知識判斷網上哪些資訊是廣告操作,把網絡營銷公司所呈現的,都當作是真實的用家體驗及評價很高的產品,而購買該服務或產品,最後得不到他們在網絡上所見的神奇功效。如果這個「孽」要還,可能一輩子也還不清了。

後來我辭職了,記得辭職前,老闆用盡一切方法挽留我,揚言只要留下來便會加我3至4成薪金。不過,思考一個月後,還是按原定通知期離職。那時候我跟朋友說「不想只為了今天這個薪水加幅而留下來。人生還有很長,但工作壓力和長工時對身體的損耗,是往後的人生無法補回來的。」但換作是現在再重新做一次決定,可能會先留下來把底薪拉高,「捱」多數個月再辭職吧,反正每個行業都有其痛苦之處,當時真的太年輕啊……

讀者評論 8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值得反思的文章~~人還是很容易被洗腦…

  2. 看这篇想起前段时间大陆的阿康起义,腾讯文档广为流传,写了各家广告公司的“剥削”情况,后来一步步演变到客户评价
    ,再到媒体,热火朝天的吐槽,当然也很快没了

  3. To 楼下 原本的句子是粤语常用的表达

  4. “知道客户采用的 KOL 名单很多时由我们提供”,应该是“是由”吧

  5. 原來有這個行業,長知識了。
    建議 端傳媒也光顧。
    另外,這篇文章的相片可以做得更好。

  6. 最後那段真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哈哈

  7. 最後那段真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