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一名越南移工在警方追捕過程之中遭到警方連開九槍致死。對於一般台灣人而言,這未必會是一則頭條新聞。但對於長期關注移工人權議題的導演蔡崇隆而言,此事卻讓他得到很多警悟,進而選之作為紀錄片拍攝主題。在本屆金馬獎,蔡崇隆以《九槍》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也是獲獎熱門之一。
在《九槍》當中,導演以越南移工阮國非遭到九槍殺害的事件為軸,一路擴散出去,回顧了台灣近二十年來的重大移工事件,包括高雄捷運泰勞抗暴事件等。同時也蒐集了警察、律師與仲介等人的觀點,使觀者不僅得以窺見在台移工的惡劣處境,也能理解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
除了上述脈絡的梳理,最令觀眾震撼的無疑是警用密錄器畫面的完整公開,觀眾可以看到警員陳崇文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對阮國非用槍,可見當下警員在場對著倒地的他叫囂。如此直面暴力的態度,使得本作注定成為近年來最具爭議性的台灣紀錄片作品。
當代臺灣的移工並不是經濟移民喔!臺灣的法令就是不讓他們成為移民,時間到了就請他們回國喔!
不是要否認臺灣人對待移工像奴隸主,而是裡面有一段:
「我們台灣人之間這樣對待彼此不正常,可是為什麼在產業或家庭裡面的移工勞雇關係,我們就可以允許雇主去控制人家?稱之為『學壞』?其實我們就是比較溫和的奴隸制,有文明面貌的奴隸制,外面看起來是沒有,但是裡面的心態是奴隸主的心態。」
其實我個人也很懷疑台灣人是否就不會這樣對待彼此,老實說當然表現的形式會溫和更多,但是很多時候聽到雇主說「把員工當家人」,指的也是一種家父長威權式的控制員工,也是擔心員工會去比較、學壞等等,其實心態上並沒有差太多,當然我要強調,對待台灣人的基本待遇還是好很多,只是我覺得雇主對待員工的心態,恐怕真的是臺灣社會的通病
香港有些僱主不准外傭放星期日,因為怕他們接觸其他外傭,從而「學壞」。
可悲。
謝謝端
“对比卡达为了世界杯足球赛场馆建设,十年死了6500人的新闻,蔡崇隆说他敢打包票,台湾十年下来死去的移工绝对更多。”
“其实我们就是比较温和的奴隶制,有文明面貌的奴隶制,外面看起来是没有,但是里面的心态是奴隶主的心态。”
震惊。感谢文章,给到另外一个角度看台湾。
很好的访问,读完除了了解这个议题,作为媒体从业者也得到了许多创作上的启发。谢谢记者。
年紀越大越覺得,人總要跳出框架,去直視社會的陰暗面,才能更對他者共情。移工的問題,在好多國家都有,除了體制需要給他們更多的保護,每個人更需要理解他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並尊重和平等看待他們。
不論個人身份背景地尊重個體,恰恰是自由主義很重要的價值。這點上,其實台灣人應該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