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一名越南移工在警方追捕過程之中遭到警方連開九槍致死。對於一般台灣人而言,這未必會是一則頭條新聞。但對於長期關注移工人權議題的導演蔡崇隆而言,此事卻讓他得到很多警悟,進而選之作為紀錄片拍攝主題。在本屆金馬獎,蔡崇隆以《九槍》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也是獲獎熱門之一。
在《九槍》當中,導演以越南移工阮國非遭到九槍殺害的事件為軸,一路擴散出去,回顧了台灣近二十年來的重大移工事件,包括高雄捷運泰勞抗暴事件等。同時也蒐集了警察、律師與仲介等人的觀點,使觀者不僅得以窺見在台移工的惡劣處境,也能理解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
除了上述脈絡的梳理,最令觀眾震撼的無疑是警用密錄器畫面的完整公開,觀眾可以看到警員陳崇文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對阮國非用槍,可見當下警員在場對著倒地的他叫囂。如此直面暴力的態度,使得本作注定成為近年來最具爭議性的台灣紀錄片作品。
蔡崇隆不希望觀眾看完《九槍》之後,只是陷入一個二元對立的迷思。對他而言,這件事情不是挺移工和挺警察的選擇題。

真相並非拍攝重點
蔡崇隆回顧自己當時看到新聞之時,正與紀錄片導演的妻子阮金紅和其他移工夥伴享用晚餐。他形容當下只覺得這是一個「很神秘的意外」,因為就他長期觀察移工人權的理解,警察追捕移工往往是一個無害的過程,就是你追我跑,「追不到就算了」。但遭到開槍打死,他形容這簡直像是在追殺通緝要犯,也誠如阮爸爸事後所言,拒捕開槍合理,但開到九槍,是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局面。他說:「正常來講,一個警察就算開槍也不會開到這麼多槍,因為基本上這樣一定會致命,而且果然(阮國非)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