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是中國大陸清零政策撤銷後的第一個「正常」新年長假。大眾期待了一年的「報復性過年」終於在這個長假出現:年三十當晚,中國多地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鬆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政策,導致多地空氣污染嚴重超標;農曆新年期間,國內旅遊市場也十分火熱: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中國大陸春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4.74億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9.0%;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6326.87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7.7%。(延伸閱讀:《雨雪四日,中國人的春運「窘途」》)
儘管這一數據存在著加總方式存疑、各地可能虛報等問題,亦反映出平均個人消費不高的情況,但一些「明星旅遊地」的火熱基本可以確認。在這些「網紅」目的地中,福建省此次非常顯眼地成為了年輕一代追捧的農曆新年旅遊地。在「小紅書」等新一代網絡平台上,福建旅遊,尤其是泉州和福州的旅遊攻略,在新年期間異常火爆。
根據泉州市地方政府發布的數據,2024年春節假期「全市共接待旅遊人數818.1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0.18億元⋯⋯其中外地遊客超60%。遊客接待量與旅遊總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均居全省第一」。
而福州也不甘示弱,該市政府指「春節假期福州接待遊客629.5萬人次,收入56.34億元」,「騰訊位置大數據顯示,在2024年春節國內熱門城市人口遷入熱度榜單中,福州同比增幅30%,位居全國第一」。
福州和泉州的火熱背後是福建各地的南方民俗特色正開始成為「新國潮」旅遊開發的新熱點乃至政府扶持對象。以小紅書上的「泉州旅遊攻略」為例,大量攻略都推薦參觀寺廟、祠堂、古城、古村,以及觀賞南音、木偶戲,在關岳廟和媽祖廟燒香,到潯埔漁村配戴當地獨特的「蟳埔女」簪花頭飾拍照等等。
而福州更是在網絡平台上呈現出「神明旅遊」的特色:除去福州市區的「三坊七巷」等經典景點,在「抖音」等影音平台和直播平台上走紅的多是以福州市下屬的長樂區為首的各色新年「遊神」現場:當地村民的遊神隊伍穿戴當地稱為「塔骨」的神明面具、外套,配合鞭炮、音樂在廟宇、街上巡遊,供民衆崇拜,甚至還有遊客追捧媽祖出巡的乩童活動。(延伸閱讀:《不確定時代的「信徒」:集體焦慮下,中國年輕人前進寺廟》)
正成為「網紅」項目的遊神也發展出幾個新特點。
其一是景觀日益「賽博化」和狂歡化:網上影片顯示多地遊神都佩戴了 LED 燈飾,在夜間營造出不斷變換的彩色燈光效果;而遊神配合摩托車、農用車,加上 LED 燈飾、展板也成為潮流。更有多地在遊神中加入如街頭舞蹈等其他娛樂項目,增加吸睛程度。(延伸閱讀: 《當神仙開始「E化」……這家宮廟拿品牌和信徒結》)
其二,也是更值得注意的是「遊神」出現了「粉圈」色彩。農曆新年期間網上討論熱度最大的話題之一是福州的「趙世子」出巡。這位據稱是長樂一帶的地方神明長著一張標準的當代「網紅臉」,成為 bilibili、「小紅書」、微博等網站年輕網民追捧的對象。在 bilibili 搜索「趙世子」,最高瀏覽量的短片超過100萬人次瀏覽。一些試圖跟上熱度的媒體甚至揚言稱「靠顏值出圈,這才是傳統文化的頂級壓迫感」。
而「趙世子」在近日也引發了一場風波:在近日的「世子出巡」的遊神現場,一位男性網紅 cosplay 成「趙世子」的樣子,和「世子」同遊並直播,引起網上「趙世子」擁躉的不滿。
隨著討論蔓延開來,《人民日報》旗下「人民網」的時評欄目在2月22日刊出一篇署名「邱風」的觀點文章《扮演「趙世子」引衆怒,由個案看兩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文章稱遊神活動「是福建一些地方的傳統民俗,是當地民間文化重要的構成部分」,「這名『網紅』不僅擅自扮演成『趙世子』模樣,還舉止輕佻,冒犯了當地民衆的樸素情感,自然受到批評。」文章又指「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綿延至今。而不同地方有不同習俗,這些習俗大都葆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反映當地千百年來的情感旨歸,對此不宜冒犯,也不能褻瀆。」
不過,在風波驟起後,很快有網民質疑「趙世子」並非「傳統」神明,而是福建地區常見的「造神」產物。
查閱網上信息,「趙世子」的身分有許多說法,如財神趙公明之子、福建反元軍隊將領趙元龍、為民衆治療傷勢的「醫靈真君」化身等等。但微博網民「君子山嵐」查閱論文認為,「趙世子」是近年來隨著遊神文化變得走紅而重新發明的角色,造型甚至參考了近年來的古裝仙俠劇。其指各種「遊神世子」在互聯網上最早的紀錄是2023年,顯示此前幾無相關記載。
微博網民「三思柯南」則批評稱「世子」屬於「閩台地區隨意造神的做法」「是當地人隨意給已有的『神仙』捏造出的兒子」「倘若這類活動達到一定熱潮,就很可能會帶來造神引流,引流打賞,打賞再造神的利益閉環」。其暗示這類活動屬於傳統中央政府打擊的「淫祀」行為,進而舉報「人民網」評論文章「把一個私人造神運動抬到一個它不應有的崇高、不容褻瀆的公衆地位上」。(延伸閱讀:《南方小土豆:嬌妻文學撐不起內循環旅遊業的「潑天富貴」》)
還有一些微博網民推測,「趙世子」的打扮像是霹靂布袋戲人物,因而同樣懷疑是近年來借鑑大眾文化「發明」的神仙。微博網民「端木異」就質疑指「趙世子估計還沒有機器貓(哆啦A夢)歷史悠久」。
而新興的福建遊神文化,或許也受到了台灣宮廟文化和產業的「反哺」影響。上海《澎湃新聞》曾在2017年報導福州等地年輕一代中的「遊神復興」現象,其中有被訪者指出,台灣的「九天民俗技藝團」、「電音三太子」表演、遊神裝扮、道具等都在福州新一代玩遊神的年輕人中極為流行,「很多福州的年輕人非常迷戀台灣風格⋯⋯將遊神變成一種純粹的娛樂活動。」,「今年只要一個人給塔骨做了台灣式的盔帽,明年肯定清一色都換了。」(延伸閱讀:《白沙屯媽祖:七萬信眾、數百公里,一輛行進路線不定的「粉紅超跑」》)
中國福建的遊神跟神明信仰無關,只是民俗活動,就算是宗教也不能承認。例如漳州媽祖廟是傳統文化場所,非宗教場所。如為宗教場所但未中國政府登記許可,是被歸為邪祀淫祠,要剷除拆掉。台灣媽祖廟過去漳州,是以文化活動名義,不是宗教。
讓貓主席穿大褲襠遊街吧,共慘襠!
喜欢楼下说的,有各种信仰总好过唱赞歌。另外有趣的是,党的喉舌热爱收编民间活动,纳入官方叙事,但赵世子难以捉摸的来源,让官方话语弄巧成拙
感覺趙世子就像是飯圈里某個被經紀公司包裝推出的新人Idol一樣😂
問題是 赵世子 没有信众也没有香火😅 只有观众和顾客😂
神明不都是由人造出來的嗎⋯?神明本無相,有了信眾和香火就有了信仰,新神與舊神本質上並無二。更何況網絡和文獻沒有記載可能亦代表普遍意義上對福建民俗的田野調查不足,福建相當多鄉野神明、勝境祭祀、家庭牌位難以尋得文獻蹤跡,但這並不代表當地祭祀文化年數較少,更可能只是不為外人所知。
有传统文化生态总比死气沉沉地唱赞歌好啦
這種宮廟文化不僅在閩南地區復興,在廣東潮汕地區也有興起
赵世子本人的雕偶师已自认赵世子形象参考的是动画《眷思量》男主镜玄,并且回复网友他就代表赵世子,他让赵世子出来赵世子才能出来。
觉得很讽刺,此前不知多少人攻击男网红说不敬神、抢夺神明香火,就这么一个简直可以说造出来为了敛财的“神明”?
(造偶师抖音账号是公开的:六十六岁飞升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