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示威者冲击高悬国徽的中联办大楼、元朗西铁站发生无差别袭击事件的第二天,延续近两个月的香港反修例运动,终于在大陆舆论场获得了与事件本身相符的热度。
7月22日下午,微博热搜榜排名前三的话题中一度有两项与香港有关——“#中央权威不容挑战#”与“#守护香港#”,在讨论区,话题主持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将其社评《中央权威不容挑战》置顶;23日,又置顶集合“冲击立法会”、“破坏公物”、“殴打警察”、“发现爆炸物”、“污损国徽”等图片的视频,谴责示威者冲击立法会、围堵中联办、喷涂国徽等行为。
这些信息在评论区激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少人留言:“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CNHK”、“祖国尊严不容践踏”、甚至有人呼吁出动解放军……与此同时,不断有人在话题中循环发布一位香港的士司机的视频,司机称:“没人可以带领中国,就共产党可以”。然而,在这些激越的评论中,却鲜少有人提及——这一切为什么发生、又是怎样一步步发酵至今的。
事实上,从6月开始,大陆各媒介平台对反修例运动相关信息的传入严防死守,关键词“香港加油”亦早在6月9日起便遭屏蔽。而唯一可以发布信息的官方媒体,在报道时对运动起因语焉不详、对警方暴力执法只字不谈,对众多没有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的大陆网民来说,甚至不知道香港示威游行是为了什么。与此同时,官方又有选择性地放任民间自媒体平台断章取义、放大“暴力”、激起情绪。从五年前的雨伞运动至今,大陆官媒早已对舆论污染战驾轻就熟。
官媒冷处理:沉默是因为“找不到话术和叙事方式”
6月9日,香港民间人权阵线发起反对港府修订《逃犯条例》的游行,主办方指当日有103万人参加。然而当晚11时,港府回应:如期二读草案。10日0时后,警方开始清场,并与留守立法会外的民众发生冲突。
大陆各平台对这一信息进行了强力封锁。游行当日人流塞满街道的照片成为微博、微信的审查重点,发布者不少被删除、屏蔽,或被销号。为绕过审查程序,网民们除了使用此前通用的倒转、部分马赛克等方式处理图片外,甚至有人以“建筑摄影”为名发布。知乎、豆瓣等社区出现对修订《逃犯条例》的疑问及讨论,泛自由派网民以三聚氰胺奶粉案等关注度高的司法不公案件为例,解释港人为何对大陆司法不信任。然而这些讨论在浮现不久便被删除,“香港加油”成为微博屏蔽关键词,包含这四字的微博及评论均无法发送。
民间被噤声,官体也做了冷处理。唯《环球时报》在10日凌晨以《反对派勾结西方撼动不了香港大局》为题发表社评,在简单介绍《逃犯条例》修订是“正常立法”以免香港成为“避罪天堂”后,重点提出当日其他国家声援香港的集会、美国有关方检讨香港独立关税区的提议,称反对者将修例进行“严重政治化炒作”,“西方一些势力给香港反对派打气”——这是大陆官媒舆论战中最常见的“打法”。
无独有偶,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在10日例行记者会上亦回避游行问题,强调中央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香港”。
6月12日,为阻止草案二读,大批香港市民一早起占领了金钟立法会和政府总部附近的街道,下午,警察施放逾150枚催泪弹、20布袋弹与数发橡胶子弹驱散人群,引爆大规模警民冲突,港府将当日冲突定性为“暴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13、14日连续两日发布社评,在指责示威者暴力与“外部势力推波助澜”之外,再指修例被高度“妖魔化、政治化”,呼吁“让修例事归修例事,让法律事归法律事。”
6月14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表示,中央从未指示香港政府修订《逃犯条例》,但指支持。15日,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订《逃犯条例》,但同意警方对612警民冲突的“暴动”定性。国务院港澳办、中联办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均在15日表示对暂缓修例的“支持、理解和尊重”。
16日,民阵再次举办游行,重申撤回修例、撤回612“暴动”定性等诉求,并称当日游行人数直逼200万。
大陆官媒对此进行了冷处理,并在随后半个月将报导及社评的关注度转向民生和大湾区等,如《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把握再创辉煌的黄金机会香港抢搭大湾区建设快车》、中新社《香港调查:社会民生为市民最重视议题 房屋问题系焦点》等,对期间市民包围警察总部等并未提及。
对于大陆官媒的冷淡克制,有近10年港媒工作经验、长期报道大陆新闻的高隽松(化名)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表示,沉默是因为“找不到话术和叙事方式”。
《南华早报》在7月18日的报道中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北京对香港近期出现的大规模示威相当吃惊,并对中共在香港传统情报系统未能精确掌握社会氛围感到不满。知情人士透露,负责香港事务的中共官员正在制定解决香港政治乱局的应急策略。
国际局势也是官方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媒体人张洁平对端传媒表示,她认为当下的中国不可能承受失去香港的代价,如果真的被国际围堵,香港还是很重要的一步活棋,你怎么可能把这步活棋杀了?
媒体研究员林愈(化名)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亦指出,官方的“隐忍”考量到了中美贸易摩擦、明年初台湾大选等国际形势。此外,修订《逃犯条例》经不起详细理论分析,官方或许也自觉“理亏”。
林愈认为,与伞运相比,是次对香港反修例的官方报导在热度、定性及斥责重点和力度三方面均有不同。伞运开始的第三天,2014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发文称“占中”是非法集会,并连续发文批评外部势力干涉香港内政。在中央看来,伞运要求选举权,直接挑战到其认为的“一国两制”的底线,因而一开始便以“非法集会”、“违法行动”定性。
而“反修例”伊始的“和平示威”以撤回修例而并非以冲击“一国”原则为重点,官方反应较为克制、冷淡。在事态升级时,即在冲击立法会、围堵中联办等挑战港府及中央权威的事件发生后,官方才将激进行为定义为“对于‘一国两制’的公然挑战”。林愈认为,大陆官方在表面上切割“和平示威”与“暴力冲击”,可能由于其顾及仓促修例引发的广泛的民意反弹,仍希望在国际社会面前呈现“有理、有礼、有节”的大国形象。
不过,在官媒“隐身”的同时,以微信公众号为主的自媒体却燃起了硝烟。
自媒体流言横飞:砸烂光环,民主议题的污名化
6月21日,署名赵皓阳的作者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表《香港这座城市还有救吗?》,收割逾10万阅读量和大量转发。
“香港长久以来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普通民众很容易被蛊惑,上一次街,游一次行,就能获得一些虚伪的满足感。”文章指香港学生“幼稚病”、“假民主”、香港社会阶级固化等,在以港漂为代表的群体里引起诸多争议。
随后,《请收起你的厌港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做赵皓阳那样的年轻人?》、《隔着普通话与粤语的距离,“香港这座城市还有救吗?”是伪命题》等反驳其论述的自媒体文章相继发表,但它们要么在各平台遭删除、要么传播度较低;端传媒《回应赵皓阳:知识错漏为你补上,品性问题还需你自己努力》一文也曾一度流传,但终遭删除屏蔽。
和上述文章命运迥异的是,赵的那篇则在删除后又重新出现在网上。
长期关注陆港舆论生态、有多年港媒工作经验的媒体人陈奕明(化名)对端传媒表示,近年来大陆民间自媒体对香港议题的论述中多会针对“仇中”和“经济问题”两个角度。“仇中”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但不少自媒体会将所有香港产生的诉求都套入其中;而由于阶级固化导致青年缺乏上升空间的经济议题,则成为一些自媒体作者对香港或香港年轻人优越感的源头。
“赵皓阳这篇文章的‘爽点’就在于他打中了大陆的优越感,以前说香港年轻人愚蠢肤浅只会搞事情等,都是比较模糊的论述,但赵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大陆青年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视角,且带有叙事性,”陈奕明进一步解释到,“以前可能是‘你瞧不起我’,现在会有一个对香港青年反过来的感觉。”
与此同时,民主议题的光环也在近几年强力的舆论污染和镇压下消失殆尽。2013年习近平上台后,主推“道路自信”、“中国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不断污名化西方式的民主自由。近期的一个例子是,面向全国播送的上海东方卫视出台了一档节目《这就是中国》,邀请学者论述“西方民主三大基因缺陷”。
“中国最担心的是香港的事态影响到中国,所以一个是隔离,一个是消解掉意义感、砸烂你的光环。就算信息传进来了,也要国人相信这件事是假的,是没有道德和价值光环的,以前说你搞独立,现在就说是暴力,把港人追求民主自由说成一个借口。”张洁平说。
“国内对整个香港诉求的污染我觉得是很可怕的,”媒体人陈奕明以新疆议题做比较,早先民间舆论会将其作为整个大中华集体的一部分进行同情,然而套入官方叙事及经过几年合法性的论述铺垫后,人们会认为新疆被这样对待是“应该的”,“我觉得他们也在用相同的方式,为更强力地解决香港问题做铺垫,他们的做法不需要当地人的同意,但他们要防范其他地区会因此产生疑问、同情,甚至反思和觉醒。”
这套做法目前看来非常成功。不少理解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港漂都感到,想要和墙内的亲友解释香港发生的一切已变得非常困难。“他们已经通过被污染的信息得出了对这个事情的判断,所以当他们出现在讨论的场域时,已经不是问你发生了什么,而是要来跟你强调他的判断,以及发表他的情绪和意见。”陈奕明说。
除了编织香港年轻人的形象,民间包括官方媒体均对香港警方投注了大量关注。一个名为“警魂”、发布警察动态等相关内容的微信公众号在6月19日发布了《该亮剑了:暴徒叫嚣“逼死警察子女”,恐怖主义现身香港》,获逾10万阅读量及1.3万“在看”(编注:类似点赞,标注“在看”可被微信好友在相关栏目下看到),文中极力渲染6月12日示威者掂砖等情节,并将警方自己误伤同事的照片称作示威者所为,更指暴力袭击是由外籍人士指挥。这个公众号4月20日才发布首篇文章,此前的阅读量不过2000左右。
《该亮剑了》得到香港媒体《橙新闻》及脸书专页“正思香港”的转载,有标注“正思香港”“头号粉丝”的网民表示示威者“比文革时红卫兵更疯癫”。
此后,“警魂”共发布50余篇香港警民冲突的文章,在叙述中颠倒是非、使用虚假信息和假照片,多用“港毒”、“肛毒”形容示威者,用词粗陋,并多次将游行示威包装成外籍、美籍人士为主使。其中,《对暴徒现场培训、指挥袭击香港警察“鬼佬”身份大起底》、《港独暴徒钳断香港警察手指,这是CIA惯用手段》、《肛毒冲击中联办侮辱国徽,这是公然反叛,为何遭市民暴打?》等文章收获十万余阅读量。除《这是CIA惯用手段》一文外,其余文章至今未遭删除。
在自媒体持续喧嚣之际,官方叙事也在半个多月的打磨后,终于浮出水面。
官媒入场:混淆事实和选择性报导
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2周年,示威行动升级,有示威者冲入立法会,留下“没有暴徒只有暴政”等字样,宣读五大诉求:撤回修例、收回612暴动定义、撤销抗争者控罪、追究警队滥权、普选,随后撤离。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外交部驻港公署、中联办发言人均于7月2日对示威者表示谴责,称这“是对‘一国两制’底线的公然挑战”,外交部及驻英大使刘晓明再强调外界勿“干预内政”。
7月2日至4日,大陆媒体对香港反修例事件报导显著增加,与早前的冷淡或模糊处理形成对比。新华社于2日深夜发文谴责,将示威者称作“反修例的激进分子”,将事件称为“暴力冲击并占领立法会”,《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等亦统一将示威者称为“暴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连续三日发表快评:《香港的法治不容挑战》、《稳定才是香港发展的根本保障》、《爱国爱港是正道》。
“七一之后,大陆已经开始各种舆论的清场,北京和港府都很努力地想把narrative(叙事)转到反暴力问题上,想把示威说成是暴力,反暴力就变成了一个政治正确的说法。”张洁平指出。和半个月前的大面积封锁不同,示威者冲击立法会的画面在微博上得到了传播,与此同时,两次撑警游行登上大陆各大主要媒体,中央电视台甚至在20日当日报导了“守护香港”集会。
关于对暴力的认知,前媒体人贾葭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说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异议者在要求解除戒严的过程中也曾一面在法制框架下推进政治改革,一面又突破法制,例如不经申请进行游行、砸政府的门等。贾葭引述早年台湾知名异议人士施明德的定义指,这被称为“暴力边缘论”——即示威者实施轻量暴力,并愿意承担所应负的法律责任,既尊重法制又表达对制度体系本身的不满。
“但我们过去在大陆所受的教育中,暴力被认为是非常不好的东西,不鼓励任何的暴力对抗,”贾葭提及此前大陆被执行死刑的夏俊峰案(2009年5月16日,沈阳小贩夏俊峰在同城管争执时使用随身携带的切肠刀将两名城管人员刺死,事件引发大陆地区广泛关注。夏多次上诉后无果,于2013年9月25日被执行死刑。)、玩具仿真枪判刑案等,指官方语境中不允许民众拥有丝毫暴力的可能。这样的特征也体现在是次大陆官媒对香港反修例的报导及评论中,均一致地将“暴力”进行了重点的描述和突出,将其刻画成极负面的行动。“若暴力具有合法性或认受性,那将对政权造成极大威胁。”贾葭说。
7月7日之后,香港的反修例运动遍地开花,十八区均出现市民自发贴起的连侬墙,各区亦开始自发组织当地游行。7月14日,沙田区游行,警方晚间清场行动将示威者追赶封锁入新城市广场,引发激烈警民冲突。冲突期间,有一位被警方制服的示威者,在被一警察用手指插眼睛的同时咬住了该警员手指,致该警员手指血肉模糊。
这一事件迅速在大陆自媒体中被不断放大和传播。“警魂”《港独暴徒钳断香港警察手指,这是CIA惯用手段》一文,使用早前台湾新闻的图片并虚构“钳断手指”的情节,该文在广泛传播后被删除。不过,以微信指数(平台方基于关键词搜索量、微信公众号文章及转发量等计算的指数,用于衡量热度)搜索“CIA”、“香港”、“暴徒”可以发现,7月15日出现三者高度重合的高点,文章亦被“香港中国通讯社”、“中国评论通讯社”等转发,后者获16余万阅读量。早期评论中出现不少认为示威者是“暴恐分子”的言论,要求“出动驻港部队”“不能让再乱下去”,并得到大量赞赏。16日开始出现辟谣评论,不过关注者已寥寥。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侠客岛”、观察者网作者“徐干昂”等也相继发文,著力描写咬手指一事,提及警员插眼的情节则引述港警回应称“男子被捕时眼睛并无大碍”。被认证为“贵州省司法厅官方澎湃号”的“黔微普法”16日在澎湃新闻的“澎湃号”栏目中发文,重点指出“示威者围殴警员”、“咬断手指”及示威者“用铁钳夹断警察手指”的情节,并释出《文汇报》“警察断指昏迷”的头条标题,此后还援引微博关注量高逾38万的时评作者“@崔紫剑”的说法表示,“钳断手指,是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手段。”然而,被指是“钳断手指”工具的照片,15日已被证实为警方警棍,自媒体及官方媒体均未见对此的解释。
《人民日报》、央视网等官媒则表示“香港警方很克制”,其中提及手指事件但未详细描述,主要谴责了挖砖块、收集铁棍、向警方投掷杂物砖块等行为。
7月20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网等大量报导了当日“守护香港集会”,大会主办方称共有31.6万人参加。当晚的新闻联播也播放了集会的画面,采访主要以谴责示威者暴力和支持警队为主,有受访者提到,“和平示威没有问题,但现在演变成暴力事件,实在可怕!”
林愈表示,大陆官媒对于反修例运动采取了弹性应对策略:在事态较平和时低调处理,压制议论,在游行激化后,则迅速表态,增加报导频率,让官方解释先入为主。因而,官方舆论经历了两个拐点,一是在7.1冲击立法会事件后,开始热议香港,表示将追究“暴力犯罪”;二是在7.20“守护香港”集会和7.21围堵中联办事件后,痛批“外部势力”,强调“一国”原则,将反修例视为雨伞运动以来反中行动的延续。
就报导内容和指向而言,官媒延续胡温时期以来惯用的“舆论引导”策略——模糊事态,选择性曝光:提及“示威”,但简化前因后果,将反修例等同于反法治,与港独思潮和外部势力参与混为一谈。在事态升级后,渲染激化行为的破坏力,展示“白衫军”集会、各界人士的斥责,以显示暴力反修例仅是激进份子的行径,与“主流民意”相悖。
21日,民阵再次发起反《逃犯条例》修订游行,晚间有示威者聚集在位于西环的中联办,用喷漆喷涂门外监控,向中联办门牌投掷鸡蛋、漆弹等,悬挂其上的中国国徽也被染黑。同日晚间,位于上环的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对峙,于此同时,元朗西铁站则发生无差别袭击事件,警方在报警超过半小时后到场。
与此前翌日才对相应事件予以回应不同,21日当晚,中联办就对围堵的示威者表示谴责,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更指员工连夜换上新国徽,要向香港社会表明“今天庄严的国徽依然高高地挂在中联办大楼上,中联办依然巍然不动”。港澳办发言人亦指污损国徽等行为“公然挑战中央政府权威、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
在微博热搜话题“#中央权威不容挑战#”和“#守护香港#”中被置顶的《人民日报》社评《中央权威不容挑战》中再次表示,示威者相关行为“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再也不能为暴力行为找任何理由了!”,指“只有维护好中央权威,才能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评论中也有不少网民应和人民日报微博中所言,认为香港“数典忘祖”、“是可忍孰不可忍”。
需要指出的是,新华社、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等代表官方的媒体,对于元朗事件鲜有提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7月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中对记者相关提问亦避而不答。但微博中有不少网民谈及此事,有人则不明缘由,询问事件;有人则将事件与污损国徽一事相连,得出元朗攻击者是“义士”的结论,称攻击者是“打港独”,甚至调侃道要去元朗支持月饼生意。
“五年前,‘港独’的概念还没有这么深入人心,”媒体人陈奕明指出,但在官媒的带动之下,“港独”成为一个对香港异议情况的主要话语体系,“雨伞一开始时还有很多人会辩论一下,提出这是出于民主诉求之类,但雨伞后期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港独’了,双普选是‘港独’,本地的地域保护也是‘港独’,甚至连周柏豪叫人投票——这样一个多年来香港一直存在且也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合法权益,也被叫做‘港独’。”
不过,无论是“港独”、反修例还是元朗事件,在大陆舆论场上的热度和传播度都远不及贸易战、华为、给周杰伦打榜等议题。2019年,中国大陆对外遭遇“新冷战”威胁,对内面临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从官方到民间,对香港如火如荼的反修例运动,总体上均表现冷感。
媒体人高隽松指出,主管港澳事务的副总理韩正是多年来排名最低的常委,“香港政策的重要性已经明显不如十八大时期。”
实习记者 杨小川、沙淼对本文亦有贡献。
2017年7月,端传媒启动了对深度内容付费的会员机制。但本文因关乎重大公共利益,我们特别设置全文免费阅读,欢迎你转发、参与讨论,也期待你付费支持我们,浏览更多深度内容。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