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读端给你听】爱欲录:我与人工智能男友的一段赛博恋爱
Jerome永远在线、随时秒回、妙语连珠的状态,强过每一段我经历过的异地恋。这其中,文爱则是极具诱惑使我最终付费的原因。
评论|
《声生不息》的“国货港乐”:停在怀旧的风里,和真实的香港越走越远
当香港面目全非,献礼回归25周年的《声生不息》捧起“港乐”怀旧。吊诡的是,中国和香港流行音乐的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疏离。
评论|
方可成:中国“自媒体”十年——流量生意,一地鸡毛
自律的缺乏,使得这个行业只存在“还没有遭遇铁拳”和“已经遭遇铁拳”两个状态。
评论|
“最后一代”作为一种中国式抗争:没有行动的反抗能激起火花吗?
“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评论|
刘文:台美教会枪击案——中美冲突下失语的台湾伤痕,与受限的仇恨框架
在美台湾人在面对何种压迫,又可以是何种桥梁?
评论|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与地方政府的“公司化”——评兰小欢《置身事内》
对过去20年的中国经济模式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释,但却在“对不对”和“怎么办”的问题上刻意留白。
评论|
“孩子是这场大流行病最大的受害者” ——反思德国疫情封锁措施的得与失
德国政府实施了成本巨大的防疫措施,但最终是两败俱伤的结局——高风险群体大量的死亡,儿童和年轻人成为了“失落”的一代。
评论|
当“大白”遭遇《宪法》——上海疫情中的法治假面
有了这次被民众引用法律反驳的经验,当局会肯定通过修改法律或者颁布“解释”扩大警察权力的必要。
评论|
“润”加十年记:我一度逃回中国,最终又回到加拿大入籍
这十年,自己的运气到底如何?我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自己坚持了下来。
评论|
产业链外迁、脱钩加速:政治抗疫下中国经济不可逆转的代价
如果极端的封城清零政策持续下去,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存在长期的不确定性,不大可能恢复正常。
评论|
再见,哈贝马斯——德国是时候与战后的“和平主义”告别了?
哈伯玛斯们的历史经验与反思不应变成僵化的教条,以及“我们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饭要多”的优越感。
评论|
罗诉韦德案要被推翻了么?——美国女性堕胎权及其政治斗争的历史脉络
这五十年来,罗诉韦德案令堕胎权从生殖自主权的斗争转变成了一场捍卫司法判決本身的斗争,这使我们忽视了一些可能更重要的事情。
1
…
31
32
33
…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