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安倍之死:他的经济、外交、政治遗产,与日本的未来
无论是否喜欢安倍,若要论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仍须从日本人的角度出发。
评论|
信财神,在当代社会真的是件“邪门”的事吗?——世俗化社会下的新兴宗教
公众对他们的质疑,在于人们通过这些特殊案例提出了一个更具公共性的问题。
评论|
集中营是如何建成的:“杀人工厂”的演变与纳粹政体失控的激进化过程
为了对付一个“敌人”所发明出的集中营的残忍实践,又可以拿来对付下一个“更大”、“更坏”的“敌人”,恐怖逐渐成型。
评论|
张学友是敌是友? ——民粹爱国者与中国宣传机器的分野时刻
没有敌人之后的斗争,对敌人的“辨认”只会更加残酷。
评论|
专访林慕莲︰书写这座不能磨灭之城,但香港却是一个她回不去的家
一个在殖民地成长的混血儿,在离散潮中反思过去的特权和关于香港人身份、未解的问题。
评论|
主权移交25年:一场此地无银的“去殖”,从未真正解殖的香港
只有把殖民问题回归到所谓所在地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才能面对真正的政治问题。
评论|
“厌共”时代,非本质化地理解中共,可以是一项政治行动
中共百年是纷杂、多义和充满张力的,而习近平代表的只是中共的一个面向。
评论|
疫后全球游:我看到人们用力而热闹地生活,决绝地与疫情告别
在巴黎、米兰、哈瓦那...大家仿佛一瞬间走出了阴霾,抛弃了无形的束缚,无论未来是好是坏,都坚定地选择继续向前。
评论|
“香港故宫”属于谁?:香港公共空间规划的结构性矛盾与未来
在今日香港国安法敏感的政治气氛和社会环境下,我们的公共空间又何去何从?
评论|
悼Dorothy Smith:在男社会学家的世界编织女性话语,挑战所有的“理所当然”
她的志业始终是从女性和日常的立场出发,建立一个不一样的“民有,民享”的社会学。
评论|
性别暴力的中国式治理难题:父权制催生的“黑恶势力”,无法被父权本身所清除
唐山打人事件在舆论中已部分转移为对“黑恶势力与其保护伞”的关注,但对性别正义的诉求,是无法靠行政式“清洗”实现的。
评论|
王浩岚:美国枪击案泛滥,民意高涨,为何控枪仍然虚无?
美国的枪支暴力问题短期內几近无解。
1
…
26
27
28
…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