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世纪暴雨中的港府施政:只要“极端”,一切应急失能均可被稀释?

李家超政府看来相当沉迷于FB、微博、发新闻稿执政,对与市民沟通方式有自己的偏执与喜好。
2023年9月9日,香港,暴雨后,身穿个人防护装备的工作人员从农场移走一头猪尸体。摄:Lam Yik/Reuters/达志影像

超强12级台风苏拉近距离掠过香港后,9月7日,香港迎来由另一个台风海葵带来的一场近17小时黑色暴雨,让香港人对气候变化连带政府管治能力,经历一场全新体验与洗刷。笔者动笔之时,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指暴雨为“五百年一遇”、暗示应对不足有理,香港舆论对此啼笑皆非。

不单如此,特区政府连日应对天灾的欠佳表现,亦令问责官员大受压力,在前线连日工作的消防员与清洁工人在网上得到的感激与赞誉,远高于所有问责官员,情况直接反映官僚系统当前民望。特区政府应对暴雨的施政能力,面临香港市民严厉批评和质疑。

意识早、变化快、行得慢

香港政府针对气候变化议题作出施政有十多年时间,但政策步伐予人越走越慢、落后全球大势之感。

受气候变化影响,香港近年夏天不但温度上升,酷热天气亦经常持续。《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透露,过去一个多世纪香港每年的酷热天气日数已增加超过7倍,热夜数目更大幅增加超过38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3年发表的第六份报告,指东南亚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是受到海平面上升、热浪、干旱、以及更强烈和更频繁的降雨的打击。

翻查回归前后历届政府施政报告,最早引用“全球暖化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等字眼,时为2007年施政报告第37至39段,其后亦长期地在施政报告内文出现,政策目标多以节能减排,能源转型,推动市民从生活上减废为主,十多年下来,唯仍经常被民间批评目标保守,步伐缓慢。

香港过去在基建及地区施政层面,总体而言,主要以应对水浸等防灾基建为主,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任超在8月受访时指,香港自60年代始一直大力建设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以防止山顶滑坡和强降雨等灾害,在遭遇强降雨时;城市地区采取蓄洪方式储存过多雨水,像跑马地地下蓄洪计划和上环雨水泵房等扮演的就是这一角色;临海地区则会将雨水直接排入海中。

但到2017年及2018年香港接连遭受超强台风天鸽与山竹吹袭,其后政府在2017年施政报告(230-232段)首次确立,低洼地区海水倒灌、海平面持续上升、在容易受灾的近岸地区设立预警系统与纾缓水浸基建,为针对性工作,与此同时设立“气候变化基建工作小组”,声称将协调各工务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包括更新基建设施设计标准,以及全面检视现有基础设施的抗逆能力。不过,检视该小组近年相关的新闻及政府公告,资料几近于无。

据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2020年5月发出的一份“有关台风季节的水浸风险管理的背景资料简介”,内文提到土木工程拓展署正进行“沿岸灾害顾问研究”,该研究最后于2022年4月发表,比原本目标2020年延迟两年完成。研究指,考虑至香港2050年气候变化的预测,有26个较受潜在高风险影响的沿岸低洼或当风住宅地区,预计建议的改善措施可在5年内分阶段推展——此举为目前政府在基建层面最具体的工作(计划)。

可见,香港政府针对气候变化议题作出施政有十多年时间,但政策步伐予人越走越慢、落后全球大势之感。今次极端暴雨,当日大部分地区录得超过300毫米雨量,而港岛、九龙和新界部分地区更录得超过600毫米雨量,相当全年平均总雨量1/4,而排水系统容量饱和、造成广泛地区水浸,并有山泥倾泻发生。情况正揭示目前香港在强化斜坡安全和防止水浸等防御性基建上,未必能抵御极端气候,需加强基建韧性和适应性。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期间,店主在处理被水淹没的商店。摄:Lam Yi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期间,店主在处理被水淹没的商店。摄:Lam Yi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官僚吸纳政治、发展观落后

政府今次表现不济,不单是管治失效的问题,其一路沿用的破坏型城乡发展观,在气候层面亦会持续出现积弊,施政方向若是对落后发展观投入越多资源,就将越加深政府与民意分歧,恶性循环。

今次受灾的新界郊区、特别是近边境沿深圳河低洼地带,多为散村农田,深圳方面排洪对该些地区影响,亦甚受关注。社会认为深圳排洪导致北区受灾,港府否认,学者则认为难以一刀论断。事实上,针对深圳河连接香港梧桐河、平原河及新田溪流的河道改善工程,例如深圳河治理工程、北区主要河道治理工程等,都在近年全部完工,唯水浸情况有变本加厉势头

仅在2021年时任发长局答立法会质询时就指,渠务署在2021年首八个月北区水浸个案次数比去年同期升逾1.6倍。可能原因除了气候转变比预期剧烈之外,亦与香港方近河农地改划、非法填泥情况加剧等人为地理改变有关——非法占用土地,缺失有效排水排雨系统,导致水浸,此为香港老问题。

新界水浸情况,亦揭示港府在发展策略与环境意识上落伍。因应剧烈的气候变化,保留农地、城市绿化带等环境资源,确保资源自足,寻求城乡并存,理应是当前发展策略主调,而政府目前市区重建策略与北部都会区规划,却停留于过往大幅度开发所使用的“推土机式发展”:拆楼灭村、填海造地。

政府每论及这些发展方针,都会包装以填海使用城市废料、有环保元素等,但填海本身具破坏性、需细致环评评估,例如破坏海洋生态、需额外买沙填沙等,不过无论压力团体如何反对质疑,港府向来在发展问题上一意孤行,在填海后建设“抗海平面上升基建”,种种以矛攻矛以“抵御”极端气候,更使得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变成官僚吸纳政治、修饰“大幅度开发”的玩物。

可以预见的是,政府今次表现不济,不单是管治失效的问题,其一路沿用的破坏型城乡发展观,在气候层面亦会持续出现积弊,例如在严重水浸新田及北区发展河套科技园与都会区、在海平面上升威胁下推行号称“环保填海”的人工岛、及吐露港近岸填海扩建科学园,却少有对城市抗热化等气候基建作出大力投资,主事官员观念落伍,施政徒劳无功。

在香港人连日经历极端气候体验后,特区政府高层的落后发展观,可能转化成对政府施政认受性的进一步质疑,气候议题极可能提升成政治矛盾。这不单将冲击李家超政府本已低迷的管治威信,政府亦需回应更多责难与挑战,施政方向若是对落后发展观投入越多资源,就将越加深政府与民意分歧,恶性循环。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期间,一名妇女在被水淹没的地铁站行走。摄: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期间,一名妇女在被水淹没的地铁站行走。摄: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政府官员行政能力新低点

政府发言人三句不离“天气恶劣、我们已发新闻稿”,对于具体决策和执行流程却无甚交待,予人施政杂乱无章、毫无统筹和准备、亦无应急的印象,官僚系统表现之退步及混乱,前所未见。

极端气候超出一般负能,但今次政府问责团队不单被指行政缓慢,更甚者是未能向市民及时有效地发出重点资讯及作出政策解说。暴雨后,李家超在脸书、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指香港面临“百年极端”情况,“我即已指示”各部门紧急应对。但在记者会上,政府发言人三句不离“天气恶劣、我们已发新闻稿”,对于具体决策和执行流程却无甚交待,予人施政杂乱无章、毫无统筹和准备、亦无应急的印象,官僚系统表现之退步及混乱,前所未见。

“应急系统”运作不力,草草交待

查阅保安局回复立法会质询文件内提到“香港特区紧急应急系统”,系统分为三个级别,各有应变措施,其中第三级指,遇上广泛或重大的危急事故或灾难,保安局局长会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紧急监援中心), 作为政府总部的主要监察及支援中心,以协调不同部门及机构的行动。政府会成立一个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跨部门应对超强台风(或其他大规模天灾)的督导委员会,统筹、监督及制定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

文件又提到若天灾造成城市瘫痪,严重影响在职市民有效复工,政务司司长可视乎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作出适用于全港的“极端情况”公布以延迟复工时间,以减少市民受伤机会。

但当晚首份新闻稿内容零碎,未有仔细说明政府当刻具体工作及应对天灾机制,再翻阅李家超面书当晚帖文又会发现,特首虽与新闻稿一样提及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启动”,但机制另一要角,由政务司主持的跨部门应对督导委员会,却未有在帖文中交待动向——到底督导委员会何时启动工作,有否赶及参与复工时间决策,亦一直无清楚说明。

仅在8日下午记者会,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简单表示,“跨部门应对督导委员会正与紧急监援中心同时工作”,就草草交待了事。

耗资1.5亿“紧急警示系统”未有启动

市民与媒体连日追问三年前耗资 1.5 亿元设立的“紧急警示系统”为何未有投入使用。该系统推出至今,只在应对肺炎疫情时启动过一次,当时效果备受批评,不过当初设立系统时目标订明:在紧急情况下,例如极端天气导致广泛基建破坏、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大型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等,政府部门可透过系统向公众发送信息,提醒市民马上采取应变措施;系统可向流动电话用户发送实时信息⋯⋯

这些文件上的既定目标,在暴雨当晚都理应符合使用条件,亦比网络平台更有传讯效率,能够接触最多市民,提高防灾工作效率。但记者会上,被问及为何没有在“极端情况”下使用该警报系统,李家超则一直未能答出个所以然来。李家超政府看来相当沉迷于用社交媒体(FB、微博)与公众沟通,亦喜欢发布新闻稿,对与市民沟通方式有自己的偏执与喜好。

政府所谓“强调执行力、以结果为目标”,不等于可以轻视市民观感;提升政策透明度及问责性,是官员应有操守;发布讯息混乱,缺乏有效传讯策略,亦令人怀疑李家超政府到底愿意花多大心思与市民建立关系。从细节可见其施政作风,难怪市民对李家超政府观感恶劣。

2023年9月8日,香港,大雨下,管理排水系统的人员协助一名因洪水被困的司机前往安全地点。摄:Tyrone Siu/Reuters/达志影像
2023年9月8日,香港,大雨下,管理排水系统的人员协助一名因洪水被困的司机前往安全地点。摄:Tyrone Siu/Reuters/达志影像

跨部门督导委员会有权不用

港府在暴雨下首个回应,是在当晚凌晨2时表示,会在早上6点前,公布是否须停工停课,以保障市民安全。这4个小时里,香港最主要巴士服务经营者“九巴”首先于凌晨4点公布,受暴雨及多处道路严重水浸影响,日间巴士路线暂停服务,直至另行通知。

同时从网上见到市区多个地铁站出现没顶水浸,几可肯定主要运输系统将不能在早上畅顺运作。市民尤其是基层工人与白领上班族,正为早上上班交通苦恼,经过一晚上近四小时等待,到了清晨5时43分,港府出稿宣布学生停课,但对不停工决定,却未有清晰说明。

该份新闻稿,只吁雇主应参考八号风球下的工作安排,优先考虑雇员的安全和从居住地点往返工作地点的可行性等,采纳情理兼备及具弹性的工作安排。到早上七时许,大部份打工仔已起程上班,劳工处才出稿提醒说,“极端情况”下的工作安排,除必要人员,雇主不应要求员工返回工作地点,也不应扣薪、扣假。

同日,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被问及为何政府不直接宣布停工,他回应指,每逢台风暴雨,一直都使用恶劣天气下工作安排指引,都是“行之有效”;而且必要人员须返工、如医院及安老院舍的工作人员,认为不应该一刀切,而是让雇主雇员根据守则处理。

问题是,若按机制行事,应对苏拉和应对“五百年大雨”,没理由前后不一致。早前,陈国基解释“跨部门督导委员会”职能,指在超强台风(或其他大规模天灾)造成城市瘫痪、严重影响在职市民有效复工时,政务司司长经考虑督导委员会的意见后,会视乎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作出适用于全港的“极端情况”公布以延迟复工时间,以减少市民受伤机会。而政务司几天后恰恰遇上突发“极端情况”,却将延迟复工时间权力备而不用,令人费解。

再者,在黑雨情况下,学校停课不问可知,而停工决定,则仍需要政府确认。若官员早已确认不会停工、将交由雇主与员工按指引决定,又何以不一早表明?而要市民连番等待担忧,情况令人不解,又浪费市民休息时间。

政府以“极端,罕见”作辩解

由当日新闻稿以致记者会,不难发现问责官员极力尝试引导市民,让市民“同意”事件为“极端情况”,以为施政失误作出政治化妆。港官使用“破纪录大雨”,“百年一遇”,“五百年所未见”等字眼,每几个小时一转说辞,越讲越大,令“极端,罕见”成为一个为施政失误辩解的理由。

针对“200年、500年一遇”的表达,香港社会面不少声音说明,这是一个统计学概率,不代表200年、500年才出现一次,而是每一年有200分之1、500分之1的机会发生。政府在使用这类字眼时显然只是沿用一种习惯性话术。

问责官员连日表现,与以往相比的确大幅退步。过往在重大事故时,难以想像官员会接受自己以新闻稿当作公开交待,主事官员亲身出席记者会、面对公众、回应批评,在应对山竹与肺炎疫情时都是常态。在官僚系统能做出的基本职能上应对失效,是公关问题也是态度问题。事实上,政府在早一星期应对苏拉时,新闻、警示发布及筹备,仍算比下有余,但几天后即大幅倒退,反注重公关说辞、花样百出,务求含混过关多于实事求是、以实际工作争取市民信任。或许所谓“极端情况”,撕破的正是日常管理水平的遮羞布。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过后,工人山泥倾泻现场。摄:Louise Delmotte/AP/达志影像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过后,工人山泥倾泻现场。摄:Louise Delmotte/AP/达志影像

问责集权,动员机制却沦政治表演

水灾后,香港社会面的交通、清洁等迅速恢复,令不少人感慨,但这些恢复工作皆仰赖于基层劳工、前线运输工作人员的努力。

“应急动员机制”是大陆官僚系统用语,在发生重大公共事件及危机时,据此建立一套权力集中、资源集中分配的指挥和执行体系,并由重要官员带领、监督。

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报告提出,为提升政府在突发情况下动员机制,参照大陆官僚系统“应急动员机制”,设立“全政府动员”级别,“预先制定各部门指定人员名单,随时候命以应对需要大量人手的重大事故,并定期演练,强化应变能力,以补足目前多套完备及有效的应变计划”,在内部演习时更动员一万名公务员参与。

在暴雨前三日,9月4日政府亦首次启动“全政府动员”级别,按动员机制,调派约100名来自不同部门公务员队伍到多区提供支援,参与超强台风“苏拉”善后工作。几天后的暴雨水灾,情况明显较台风更恶劣,“极端状况”下的“应急动员机制”理应高强度运作、动员支援前线工作。唯动笔时政府当局仍未公布大型动员安排,亦引来机制属“虚设”质疑。

李家超上任后对问责局编制作出多个改动,将三司十三局改组为三司十五局的计划,又会增设两个副司长。以纪律部队出身的陈国基及邓炳强出任政务司及保安局,而且相同背景主要官员达八位,被评为“武进文退”,李家超亦表明要强调执行力,以新作风施政,予人将决策权集中于特首与保安局、令两职能部门主导政府运作观感。

然而,总结过往一星期表现,其决策效率与通报能力低效,热衷于政治化妆与公关表演,表现备受批评;其落后发展观,是否能回应气候变化政策,纾缓与适应两个主要目标,增强香港气候基建防灾能力,亦令人担忧。

水灾后,香港社会面的交通、清洁等迅速恢复,令不少人感慨,但这些恢复工作皆仰赖于基层劳工、前线运输工作人员的努力,而港府对这些劳工的权利和福利保障问题也一直为人诟病。劳工需在极端情况下返工,需在极端情况下清理战场,需在无充足保障下承担重要基础职能,却既无名也不英雄。港府若继续在极端情况下稀释政府职责,将问题抛回给市民及雇主,空心化只会更加严重。

读者评论 1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官員第一時間的解說是什麼?
    五百年一遇⋯⋯與深圳排洪無關⋯⋯
    政府到現在有沒有正式公佈死亡人數?

  2. 动员机制却“沦”政治表演

    1. 謝謝指正!已修改~

  3. 同意,文筆頗差

  4. 一日最衰都喺黑暴(指黑色暴雨)😛

  5. 確實是中央都主動擺爛了,現在自然災害那誰都不會去現場了

  6. 港府摆烂了。。中央政府都这样。。你能咋滴。。

  7. 當然「空洞」了,因為港府咩都冇做嘛,施政又越來越不透明,又做人家的狗。

  8. 武官治港的後果

  9. 文筆頗差,內容旁徵博引但核心思想表達不清,評論欠基礎顯得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