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沈有忠:台北市长选战三强鼎立,地方选举牵动2024大选布局

台北市的选举牵动两年后的总统改选,蓝绿白都有著输不得的压力。
2022年10月8日,台北,台北市长候选人蒋万安、黄珊珊、陈时中同场出席“2022台湾气候行动博览会《气候治理、净零台北》对话”。

【编者按】台湾将于11月26日举行四年一次的地方选举,本次选举将选出县市首长与地方民意代表,被视为指标的首都台北市长选战,则呈现出国民党蒋万安、民进党陈时中与无党籍黄珊珊的“三强鼎立”态势。

蒋万安代表著深蓝选民的托付,并再为国民党争取话语权;在台北市“蓝大于绿”的选区结构下,陈时中以防疫指挥官的高人气希望让绿地重现;而黄珊珊则被视为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政治代理人,以延续柯文哲的影响力。台北市的选举牵动两年后的总统改选,三名候选人不仅背负著政党的使命、也是个人未来政治职涯能否再往上一层楼的一场选战。

(沈有忠,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

今年年底的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首都台北市再次出现三强鼎立的局面,国民党象征世代交替的代表,中生代期待已久的立委蒋万安;民进党因过去两年防疫有功而声名大噪的前卫福部长陈时中;民众党虽然没有提名,但由现任市长柯文哲安排接棒的前副市长无党籍的黄珊珊,是目前台面上三位最有实力的候选人。

对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而言,台北市的选举牵动两年后的总统改选,也因此都有著输不得的压力。对于三位候选人来说,某种程度上不仅是背负著政党的使命、甚至是个人未来政治职涯能否再往上一层楼的一场选战,蒋万安在这个层次上特别受到关注。

2022年9月2日,台北,蒋万安到市场拜票。
2022年9月2日,台北,蒋万安到市场拜票。

蒋万安再为国民党争话语权

蒋万安身为蒋家后人,象征著根正苗红的国民党菁英,蒋的参选对不少自诩为正统国民党,也就是俗称的“深蓝”选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国民党来说,台北市长的这场选战中,蒋万安可以说是国民党期待已久的政治明星,在前一届2018年的选举,提名阶段就已经有不少国民党基层力挺参选的呼声。经过再一届立委职位的洗礼后,今年蒋万安正式出马参选,挑战首都市长大位,不仅是个人政治生命在再上一步的挑战,背后也隐隐有著背负著国民党世代交替的使命。从国民党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光复台北”,蒋万安不仅将取得未来角逐党主席的资格,顶著首都市长的光环,甚至也有了更往上一层楼的入场券。然而蒋万安特殊的家世背景,使得资深媒体人周玉蔻在爆料蒋万安与蒋家关系的同时,过去威权时期的记忆,也因此又再度悄然出现,引发不少议论。

就台北市的选区结构与特性来看,政党结构基本上是一个蓝大于绿的选区,且因为是首都,过去党国威权时期迁台的外省社会菁英,多在此生根落地,使得台北市的选民结构比起其他县市更显得特殊。尽管已经有著第二代、第三代的经营,在台北市仍旧有著一种独特的外省蓝的气息。蒋万安身为蒋家后人,象征著根正苗红的国民党菁英,蒋的参选对不少自诩为正统国民党,也就是俗称的“深蓝”选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时报》甚至以“蒋万安必须为他的曾祖父洗刷冤屈”为主题发表社论,之中代表著深蓝支持者对蒋万安抱持特殊期待的意涵不言而喻。这里的期待,不仅是替国民党光复首都,甚至有著替过去党国历史再次争取新的话语权的意义。

且不论蒋万安个人是否有替蒋家洗刷污名的使命,只要蒋万安参选,蒋家在台湾的历史与功过争议,终将免不了紧紧跟随著他。这个形象和相关的争议,在台北市因为选区结构的特性,或许不会是包袱,但如果跳脱台北,蒋万安若要带领国民党、甚至在未来更上层楼,蒋万安的身世与蒋家的争议,都可能成为国民党继续深化本土改革的障碍,稍有不慎,都可能引来威权与党国复辟的挑战。

此次蒋万安面对身世之谜的爆料,卷入风波时维持低调,一方面是希望不要影响到年轻、改革的形象,对中间选民的吸引力,二方面家世背景毕竟不是蒋万安可以选择,保持低调应对,也是相对理性的策略。目前看起来,蒋万安身世之谜这一个议题,并没有在台北带给蒋万安或是国民党太大的选举压力。反而因为议题操作太过于露骨,也殃及无辜,短期内甚至伤害到了陈时中的选情。

2022年10月13日,台北,陈时中出席活动后上车离开。
2022年10月13日,台北,陈时中出席活动后上车离开。

防疫成效成陈时中选情双面刃

陈时中是因为疫情而崛起,个人的群众基础不深厚,在台北市必须仰赖绿营基本盘,加上中间选民,再加上三脚督的格局才有可能胜出,三者缺一不可。

提到陈时中,回到民进党的选情来看,台北市向来算是民进党的“艰困选区”,在蓝大于绿,且深蓝基本盘稳固的条件下,民进党在台北向来处于被动。市长开办民选后,仅陈水扁在1994年因为蓝营分裂而以43%得票率当选,且在第二届1998年选举时,陈水扁尽管有七成施政满意度,仍不敌马英九无法连任成功。陈水扁的经验,或是马英九、郝龙斌的背景,都凸显了台北市作为泛蓝、甚至是深蓝大本营的选区结构。

此次民进党本来寄望于陈时中能够挟著防疫指挥官的高知名度,加上疫情初期台湾成为防疫典范的模范生,在台北市能够再由陈时中让绿地重现。但陈时中作为技术官僚背景,在这次选举之前从无选战经验,群众魅力较低。不仅如此,疫情发展变化快速,当下动辄数万人的确诊资讯,对陈时中而言,疫情初期的防疫成绩,加分效果显然已经出现瓶颈。

陈时中是因为疫情而崛起,个人的群众基础不深厚,在台北市必须仰赖绿营基本盘,加上中间选民,再加上三脚督(三强鼎立)的格局才有可能胜出,三者缺一不可。绿营的基本盘目前看起来稳固,但中间选民的开拓目前看来陷入困境。不仅如此,与1994年的三脚督相比,1994是泛蓝分裂,自然有利于民进党提名的陈水扁。

如今黄珊珊挟著无党籍加上柯文哲的加持,基本盘不只是中间选民,更瓜分了浅蓝与浅绿的选票,对民进党与陈时中而言,三脚督的格局不仅没有变成利多,反而威胁到中间选票的开拓能力。要如何在最后一个多月让陈时中获得独立选民的青睐,是民进党能否让台北市绿地重现的关键。

2022年9月25日,台北,黄珊珊在竞选造势活动上。
2022年9月25日,台北,黄珊珊在竞选造势活动上。

黄珊珊作为柯文哲的政治代理人

黄珊珊以无党籍身份参选,不是代表民众党,就是希望扩大中间选票的基础,以柯文哲代理人的身份延续柯文哲的政治影响力。

最后是柯文哲力挺,以无党籍参选的黄珊珊。如果说蒋万安的参选意味著国民党深蓝者的托付,以及个人政治生涯继续攀升的意义;陈时中则是背负民进党对首都绿地再现的期待;那么黄珊珊可以说是柯文哲的代理人,具有延续柯文哲政治声量的目的。

也就是说,就三位候选人投入选战的意义来说,蒋万安有党和个人的因素;陈时中则是背负政党使命;而黄珊珊绝大多数是人的因素,而且不是她自己,是代表柯文哲。黄珊珊被视为柯文哲代理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民众党作为“一人式政党”,和过去的亲民党做为宋楚瑜一人式政党非常像。而黄珊珊以无党籍身份参选,不是代表民众党,就是希望扩大中间选票的基础,以柯文哲代理人的身份延续柯文哲的政治影响力。

以目前台北市选战的议题,充满著柯文哲和陈时中对于防疫议题的攻防来看,仿佛柯文哲才是竞选主角,黄珊珊的声量反而远低于柯文哲。候选人新闻版面被操盘手占据,这也是黄珊珊被视为柯文哲代理人的一个特殊现象。民众党的崛起,主要的政治版图就是独立选民,以及部分浅蓝、浅绿的支持者。此次台北市的选战对于国民党、民进党而言,除了固本(基本盘)之外,如何在柯文哲、黄珊珊的影响下开拓中间选票,或至少留住浅蓝、浅绿的票源,成为两大党的重要课题。

2022年8月31日,台北,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陪同民众党参选人登记参选。
2022年8月31日,台北,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陪同民众党参选人登记参选。

地方选举后蓝绿白的下一步

国民党的胜败,将直接牵动朱立伦是否能巩固党内领导地位;对民进党而言,则需慎防2018年地方选举大败的历史重演。而无论高虹安、黄珊珊是否胜出,柯文哲参选2024年总统大选几乎已是定局,

最后,综观此次地方选举的后续影响,可以再分析三党未来动向(对内),以及对两岸关系(对外)两个层面来看。

对内而言,地方选举向来被视为具有执政党期中选举,或是下次总统大选前哨战的意味。由于现任总统蔡英文已是续任,依宪法规定无法再连任,因此年底的大选势必开启“后蔡英文时代”三党的布局。

对国民党来说,朱立伦从担任党主席到此次主导县市长提名的过程,都充满党内的杂音与挑战。此次选举国民党的胜败,将直接牵动朱立伦是否能巩固党内领导地位,以及问鼎2024年总统大选的可能性。

国民党从韩国瑜在2018年掀起韩流、再到2020年总统选举惨败,甚至在高雄遭到罢免,如同洗了一次三温暖,党内世代交替的气氛也被打乱。朱立伦从选举党主席,到过去一段时间领导国民党,带领党的方向持续受到深蓝、战斗蓝、韩粉的质疑,党内不满朱立伦领导风格的杂音几乎从未止歇。包含对两岸论述、对美日关系的主张,再到选举时在桃园、高雄、甚至苗栗的提名争议,一再显示朱立伦的领导地位仍不稳固。

如今看来,高雄、台南的选情对国民党来说极不乐观,如果张善政也未能在桃园胜选,苗栗败给党内恶斗,甚至台北市、新竹市两个三脚督的选区也都败选的话,深蓝、韩粉、战斗蓝势必再掀起清算朱立伦的主张,朱立伦几乎等同于提早出局。侯友宜会不会在这样的氛围下“黄袍加身”,成为新的共主?或是又再陷入如同之前韩国瑜败选后的权力真空?值得关注。相反的,即使南台湾二都双输、但赢下桃园、新竹、台北甚至苗栗,朱立伦都将重新获得更强的正当性领导国民党继续改革。不过目前看起来,整体选情对国民党、对朱立伦来说并不乐观。

对民进党而言,需慎防2018年地方选举大败的历史重演。以六都来看,目前看来民进党的目标就是扩大南台湾(台南、高雄)领先优势;中部(台中)力求稳住基本盘,小输为赢;北台湾则是坐一(桃园)望二(台北)抢三(新北)。对民进党来说,定义选举的成败不在总席次,关键可以说落在北台湾,尤其新竹、桃园、台北这三个选情胶著的选区。

民进党此次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蔡英文总统已经无法连任,选后对2024的影响比较间接,仍要看各派系领袖选后的角力。这其中,正国会的林佳龙直接参与新北选举,选赢选输都是难题。选赢了,将困在新北无法挑战2024;选输了,连丢台中、新北的压力也难以提振正国会的影响力。

另外对新潮流或是英系来说,如果北台湾至少守住桃园,甚至抢下台北、新竹,尽管总席次不理想,但也维系了蔡英文做为党主席的党内领导权,在2024的人事上蔡英文主席仍将保有影响力。相反的,如果桃园、台北、新北、新竹全盘接墨,是为惨败。按照过去的惯例,内阁改组、总统辞去党主席都很有可能发生,后蔡英文时代将提前开启。赖清德、郑文灿、甚至是刚入党的陈建仁,都很有可能要提早对决。北台湾的选情对民进党而言,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后是民众党与柯文哲的选后动向。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新竹市的高虹安、台北市的黄珊珊是否能够胜出,都只是柯文哲角逐2024总统大位的“兵推”以及选战演练。柯文哲参选2024年总统大选几乎已是定局,台北、新竹能够胜选,将延续这两个选区的选战策略扩及全台,并且至少握有两席地方首长的行政资源和争取新闻版面的管道。如果台北、新竹两个选区都输,也不会撼动柯文哲参选的决心,但势必要重新制订竞选的策略。在没有行政资源的情况下,柯文哲将更仰赖空战的声量。在只剩下立法院党团的条件下,要如何维系柯文哲的政治影响力,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2022年9月15日,新北市,台湾副总统赖清德陪同新北市长候选人林佳龙到宫庙拜票。
2022年9月15日,新北市,台湾副总统赖清德陪同新北市长候选人林佳龙到宫庙拜票。

地方选举对两岸关系影响有限

两岸终止交流的状态,或是中共单方面加重对台的文攻武吓,都已经成为过去一两年的常态现象,要在地方选举发酵并不容易。

至于选举结果是否会对两岸关系产生影响,或是两岸关系目前的紧张,是否也会影响选举结果,也都值得关注。

对台湾的选举来说,两岸关系和选举结果始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过去几年,两岸关系处在极为低迷的阶段,加上疫情影响,两岸之间各项交流几乎都处于终止状态。整体而言,两岸关系对地方选举的影响相对有限,主要的原因在于今年的选举不是中央层级的选举,地方选举仍偏重候选人形象、地方建设议题、资源分配与基层动员⋯⋯等,两岸的议题对选民的投票行为影响较小。此外,两岸终止交流的状态,或是中共单方面加重对台的文攻武吓,都已经成为过去一两年的常态现象,要在地方选举发酵并不容易。

再把因果关系换过来看,地方选举的结果是否影响后续两岸关系的发展,恐怕也极为有限。两岸关系目前已经提升为国际化议题,受到俄乌战争影响,加上中共对台决策已经越来越单向。也就是说,两岸关系在国际格局的限制、中共单方面处理台海问题的情况下,无论今年地方选举结果为何,两岸关系都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化。回到前一届2018年选举来看,国民党挟韩流在地方选举大获全胜,一度喊出“城市交流”来突破两岸关系的困境。结果证明地方选举即使国民党赢得大幅度的胜选,对两岸关系也不会有突破性的影响。

总体来说,今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影响较大的会是三大党后续对2024年总统选举的布局,以及个别政治人物的后续声量和发展。蒋万安在台北这一战,除了巩固国民党深蓝支持者,更有替自己提升声量,是对未来挑战更高政治权力的开始。

陈时中在过去两年防疫期间累积的能量,带给民进党再次在台北执政的希望,但陈时中的个人魅力以及疫情变化的冲击,甚至日前有些议题操作的失利,都让陈时中在开拓中间选票这一块面对不小困境。民进党选后是否提前进入后蔡英文时代,取决于北台湾几个指标选区的选举结果。

柯文哲操盘台北市黄珊珊与新竹市高虹安两位女将,可以视为2024年问鼎总统大位的热身,无论这两个选区选举结果为何,柯文哲都将在卸任台北市长后展开两年后总统选战的布局,差别只在于如何调整选举的策略。至于两岸关系而言,和台湾的选举互为因果的关连性逐年下降,既难以影响地方选举,选后的结果也不容易改变两岸关系的走向。

今年的九合一选举,影响的层面仅在于政党内部与少数政治人物政治势力是否再次洗牌,也可以视为三党对2024年总统大选提早布局的开始。

读者评论 1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台灣疫情的處置或多爭議,但無可辯駁陳時中具有魄力和能力成功帶著台灣人與醫療系統挺過COVID這種歷史課本等級的特大號公衛事件。陳時中的選戰目前是打得荒腔走板聲勢盡失,但他要是輸給沒有政策沒有立場也不知道到底做了啥能不能做有沒有能力肩膀、比馬英九還要馬英九的蔣萬安就太讓人失望了。
    我不完全同意作者論點此次地方選舉不影響24年總統大選,台灣首都選舉從來都是總統前哨戰,蔣萬安出線就是等著被中共招安,不管他多麼重視形象或與看似與中共保持距離,中共肯定選他而不是侯友宜,朱立倫八百年前就出局了。
    反正祈禱天龍年輕人站出來證明台北市長不是只要看臉和血統就能上的。

  2. 最近趙少康分別對蔣萬安、黃珊珊進行了專訪,能看出這兩位候選人各自特點。蔣萬安和太太一起參加錄影,營造出「好好先生」的形象。言談有很鮮明的「中產或以上階層代言人」感覺,這也符合台北作為首都還有國際大都會的整體氣質。有意思的是,他的觀點基本是「現點現做」,主要圍繞在近期,甚至是近一、兩個月內發生的事件展開。整場訪談中趙少康更像是學長,循循善誘。完讀這篇文章後我恍然大悟,藍大於綠的前提下國民黨參選人維持正面、光輝的形象就足夠討選民喜歡了。
    黃珊珊是另一番風景。如果說蔣萬安「浮在空中」,有領導範的話,她就是「貼地」的實幹派。從政資歷深厚,有基層工作經驗,應答口條清晰,面面俱到,沒有摻雜太多個人情感和傾向,形象爽朗,還有職業性的微笑,典型的政治老手。提及早年的個人經歷,簡單概括就是盡心盡力、工作狂。重點是,她對台北未來發展有整體的規劃,即便是「柯規黃隨」,單純對比業務能力,高下立判。
    陳時中陪跑機率很高。不過民調僅供參考,領先、落後都可能是一種假象,但就目前他的表現,實在很難對蔣萬安、黃珊珊構成威脅。

  3. 章孝嚴身世之謎其實還沒解開,一直以來只是章孝嚴單方面說自己是蔣家後代,但蔣家並未承認,雙方也從來沒有做過DNA鑑定去確認事實真偽。
    而根據時間線/當事人的回憶錄記載,章孝嚴的生父人選是包括: 郭禮伯,蔣經國,王繼春

  4. @doublethink1984
    台北市的選民結構是鐵桿藍綠各佔快三分之一,其餘是淺藍中間選民。前兩任柯文哲能吸引淺藍中間選民,所以能當選,但是國民黨候選人怎麼爛都能夠守住三分之一基本盤,其實柯文哲第二任當選是險勝

  5. @Deadone
    簡單說,蔣萬安之父蔣孝嚴是蔣經國在江西時期外遇所生。但蔣家一直不承認也不否認,也沒有正式認祖歸宗,所以仍然有爭議

  6. @掩卷而思
    「根正苗紅」算是跟中國借用的詞,形容蔣萬安恰到好處。不過在台灣的語境這個詞不專指中共,也就沒有那麼負面

  7. 在新竹谈不上有什么政治根基的高虹安还能算有希望?

  8. 作者认为台北究竟能有多蓝,过去能让柯文哲连任,这次能让蒋万安当选?

  9. 文章的分析还是比较清楚的。感谢作者。如果能更多地照顾到非台湾读者、对提到的一些具体事件(如“蒋万安身世之谜”)有简单介绍会更好。

  10. 形容國民黨菁英的詞,一般也會用「根正苗紅」的嗎?

  11. 很中肯的評論!
    兩岸關係不影響地方層級選舉加上疫情,今年選情很冷,有利於追求連任的候選人。直到目前,唯二有看頭的只有台北市和新竹市
    台北市看來蔣萬安應該是穩,新竹市高虹安比較有希望。不管誰當選,兩年後總統還是民進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