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战争
评论|
邻居开战、同态复仇:杀戮之后,仇恨如何跨越代际
一旦情绪的力量被不良的政治势力劫持,试图讲理的异议者便会遭到打压放逐,进而摧毁和平。
巴黎来信:巴以问题正撕裂社会,减对乌战关注,增恐袭风险|Whatsnew
比起满街飘扬的以色列六芒星旗帜,“不应忘记乌克兰”的标题显得黯然失色。
图解半年来俄乌战况:反攻乏力,攻守再易势|Whatsnew
夏季反攻未能取得预期成果,乌克兰社会想必将经历一段痛苦的调整时期。
评论|
《巴勒斯坦问题》:萨依德的思想遗产,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以巴冲突的本质?
巴勒斯坦人在历史上存在么?以色列的立国意识形态是什么?一国方案的倡议有多大可行性?
王宏恩:台湾人“战争态度”攻防——“抵抗意志”成认知作战主战场
台湾民众抵抗意志的高低,一直是台湾、中国、美国间互相角力、互相投入与抵销的过程。
乔瑟芬:以巴冲突中的台湾舆论场——帝国夹缝下的战争焦虑与代入感
台湾应该是全世界少数能同理巴勒斯坦处境的国家,但同样身不由己的历史,并未让台湾人心生同理。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自己的身体到战争的身体,我在三个月内参加了五场台湾民防训练营
民防训练,与其说是抗敌,不如说是为了抵抗自己对自己的姑息。
消失的巴勒斯坦人:美国舆论场里的殖民主义幽灵
对一场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和潜在的屠杀熟视无睹,这是美国精英阶级的一次集体道德破产。
为什么华人教徒总是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冷战思维﹑右翼保守力量与宗教狂热
“每个华人基督徒的心中都有一座锡安山。”
以哈战争蔓延网络空间,伊朗、俄国和印度网军亦有参战|Whatsnew
战争新闻越来越像“战争迷雾”,事实核查的难度亦随着战争强度日益增加。
反美、反犹、仇穆:简中舆论场围绕巴以冲突的他者想象与自我投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反犹与反帝如何产生合奏,也可以看到国家利益与民族主义间的错位。
以色列记者艾米拉·哈斯:面对以巴局势,行动主义者的底线是不要绝望
“哈马斯式的残酷如此近距离,而以色列式的残酷,超出了西方的雷达。不要取消历史,为现在和未来努力。”
1
…
10
11
1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