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社会运动
卢文端发文引争议,宣称香港垃圾征费由“激进反对派”提出 | Whatsnew
关于垃圾征费前后矛盾的立场,反映后23条立法时代建制派的新风向。
无力、不信任:记一位十年前不在太阳花现场的人
“我们同温层的逻辑太过平整,很难去框架到像小陈这样的人。”
从学运领袖到走入体制,林飞帆离开“太阳花”现场之后|端闻 Podcast
从学运抗争者走进体制,有哪些事是他25岁从没想过,到35岁才逐渐明白的?
惘闻乐队:疫情两年封控创作新专辑,“有那么多恶果,哪颗才是你种下的?”
“有那么多火种,哪颗才是你播撒的?”“趋同,所有东西都朝着一个方向,要做什么就要挤压,榨干最后一滴血。”
重回太阳花学运现场,听见「20岁」的声音|端闻 Podcast
十年前,「太阳花学运」改变台湾,十年后,时间改变社会与记忆,不同世代的年轻人也有着不同的学运记忆。
走入体制后,学运领袖林飞帆:后太阳花世代“想要一个新的政治认同”
但这一次,年轻世代想要一个新的政治认同,或许代表一种反叛、一种叛逆的精神或潮流。
太阳花前浪——繁盛抗争中,铺展的学运组织与青年行动者网络
先前互信合作的基础,累积到318成为板机般的机制,然后“砰”一声,组织、运动、民意都往不可控的方向爆发了。
太阳花十周年,民间团体立院外晚会纪念,参与者回顾十年变迁|Whatsnew
十年后,那些曾经到现场和没到现场的人在想什么?
普京安排胜选:媒体估出实际得票率,有民众响应“排队抗议”|Whatsnew
最终结果揭晓后,让人惊讶的与其说是普京的压倒性胜利,毋宁说是指标的超额完成。
一念之变,十年之途:太阳花精神的离散与重访
如今在距离太阳花既不远也不近的十周年,记忆这场运动最好的方式,也许已不再仅是谈论它的历史定位与成就。
【互动页面】太阳花一念十年:运动记忆与回声
一念之变,十年之途,让我们向著记忆的碎片发出回声。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美国小说》:比美国现实更荒诞
Black Lives Matter 运动之后,关于种族和种族呈现的社会辩论让人不舒服,但它需要存在并且进行下去。
1
…
5
6
7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