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再见萤火虫:“美而无用”的虫子,如何成为台湾的环保指标?

菁英极力关注像台湾黑熊这样的陌生物种,一般民众更关心萤火虫的消逝。但萤火虫保育,真的是现代都市环保神话吗?

再见萤火虫:“美而无用”的虫子,如何成为台湾的环保指标?
黄缘萤与黑翅萤的发光轨迹。摄影:方华德

在长久以来试图与自然共存后,人类活动撼动了大自然的过程,从早期的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爆发,再到现代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每个时代都对地球造成了独特且深远的影响。有学者给了这个地质年代一个极富争议的称号:“人类世”。人类作为相对年轻的物种主导了环境变化,但即便有些人认为人类与别不同,我们从来没有脱离过我们的“物种起源”;自然的故事,仍然是人的故事。在端的新栏目里,“人类世”是一个观察﹑评论﹑报道的视角,在面对海平面上升﹑物种大规模灭绝,气候变化危机的21世纪,我们在这里重新思考我们与地球和其他物种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千万种可能。请按此订阅“人类世”栏目。

(徐振辅:台湾大学地理系硕士,自由写作者,长期关注自然生态相关议题。著有《驯羊记》。)

萤火虫工厂

“你如果做这个萤火虫复育哦,可以做到老老老,都不用再找其他工作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