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政治
评论|
境外封杀何韵诗,是商业版李波事件
如今的香港和国际社会,都不能再消极“不变”,在诸如李波事件、何韵诗事件中,要警惕那条底线的突破,集体发声抗议。
希拉里和特朗普你都不喜欢?或许还有别的选择
美国大选中的独立参选人往往被认为是痴人说梦的搅局者,但从他们身上,或能一窥平凡美国人对国家现状的不满与冀望。
评论|
袁玮熙:现场调查──六四各大集会,参与者本质无别
如果仔细分析受访者的参与动机和身份认同,可以见到六四集会已经与“本土政治”难以分割。
作者手记:探索文革的时间旅行
即使在后文革时代,在这片大地上出生的每一个人,仍然和文革血脉相连。
不配票、不协调,新生代政治组织参选不求胜?
在香港求变的年代,大量新政治组织诞生,剑指体制内的立法会议事厅;在这场混战中,它们到底打算如何胜出选举?
中、港和外国的开源运动者,为什么羡慕台湾?
政府和开源社群能建立共识、相互合作,是极其珍贵的事。
评论|
第三种六四想像,挣脱香港困局
香港必须把天安门事件的意义,放到“香港-世界-中国”长时段的三边政经转型中理解,思索香港能在前途上采取的立场与战斗位置。
评论|
香港悼念六四:本土派青年不满什么?错看什么?
不论是为悼念六四而避忌本土议题,还是为彻底去中国化而舍弃悼念,都将“悼念六四”与“本土”二元对立。
评论|
李立峰:支联会、本土派不了解的维园六四晚会
六四晚会代表的身份和价值是什么?是本土派组织眼中的那些吗?是支联会的五大纲领?
视频:记忆的战场
林汉坚:论“2047倒数”撤展,公共空间=0政治?
原本看似自主中性的媒体或公共空间更加人为作业,任何公众行为也可能被误读、解读为两极政治?
记者手记:他的文革记忆让我如临深渊
如何才能恰当地观察、采访、书写和评论一个剧烈摇动的超大型国家,如何去接续它复杂而沉重的历史?
1
…
366
367
368
…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