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香港中史老师的困惑:谁才是历史教育的主角? 令人失望的是当局现时着眼点在教科书中不利“大一统”政权的遣词用字,又宁愿把缩减课程得来的课时以展示中华文化光荣面的文化史充塞,叠床架屋地安插零碎的香港史,却未能有效回应前线中史教育的困境。
评论|雨伞运动得与失:“伞后”香港青年更热衷参与政治了吗? 可以这样说,高度参与雨伞运动的年轻人在伞运后因为各种原因,都比以前更积极参与社会及政治事务,但其实他们并不指望政治参与可以对现时的政治制度产生实质影响,也对政治人物不抱很大信任或期望。
评论|李立峯:“留言区炸裂了,重点在留言!”令新闻机构头痛的读者留言 挪威的公共广播机构NRK在2017年做了一个很有趣的试验,有记者为某则报导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测验,测试读者能否准确说出该则报导的内容,而只有通过测验的读者才能留言。结果是……
评论|黄进发:马来西亚如何能逆转变天?民主能否巩固? 马来西亚在509变天后要走出新局,迫切需要问的是:将来政党要以什么论述来区分彼此,争夺选票、议席和权力?民主化绝对不只是选举动员,怎样让多党民主在选举后健康运作,才是重中之重。
数据工厂里的标记员: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直到它取代我们 人工智能高效工作的背后,有赖于海量的数据学习,而数据标注员则扮演了老师的角色——他们手把手地教 AI 辨别物件、表情和动作,直到有一天被 AI 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