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香港中史老师的困惑:谁才是历史教育的主角?

令人失望的是当局现时着眼点在教科书中不利“大一统”政权的遣词用字,又宁愿把缩减课程得来的课时以展示中华文化光荣面的文化史充塞,叠床架屋地安插零碎的香港史,却未能有效回应前线中史教育的困境。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的“香港故事”展览。

编者按:面向中学生的历史教育近来备受关注。有线新闻调查指出,部分历史教科书沿用过往“香港位于中国南方”、“中国收回香港”、“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内地”等字眼,但被教育局评审报告指出“措辞不恰当”,引起公众对于政治审查的忧虑;另一方面,尽管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香港初中已设有独立的中国历史科(中史科),但政府依然定下时间表,要求中史独立成科。教育局近来公布初中中史科和历史科的修订课程大纲,不过并没有如早前部分团体和人士所倡议的,将香港史独立成科,也没有在课程大纲中加入“六四事件”、“六七暴动”等关键词。争议之下,端传媒邀请一位任教多年的中史老师,分享他在前线的教学与反思,于他而言,究竟中史教育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老师,我在网上找资料时,发现书中提及的“黄巾民变”原来有其他名称,有“黄巾之乱”、“黄巾起义”等,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考试写哪一个才有分?”

学生紧张成绩,紧张“正确答案”,对教科书上的字眼固然小心翼翼,但事实上这些历史名词又那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民变』、『民乱』、『起义』三个词语意思分别其实不大,只是分别具有中性、负面和正面的分别,『民变』是指人民对政权反抗的行为,相对中性,『民乱』即是政权视人民的反抗行为是违法,具负面意思,『起义』则表示人民对抗不公义政权的行为,具正面的意思。”

中一学生听后,似懂非懂地点头,正想离开之阵,突然又回身追问,“到底考试要写哪个才有分?”

“你回家思考整个事件的起因、结果,明天再告诉我你对黄巾这件事的评价,好吗?历史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呢!”

中一学生听后,面有难色地离开。是的,要一个12岁的小孩子接触文字背后的意识形态真的很难,12岁的脑袋如何消化农民起义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备受推崇的阶级斗争?结果一切如学生所说——

“中史太多东西要背,一个字词就算了,跟书背就没有麻烦。”

这次的对话一直令我有深刻的印象,原来中史书内的字词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学生不求甚解地背诵,成长后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更恐怖。

“你对列强入侵,瓜分中国有何评价?”

这条题目是抒发个人意见,但学生答案大致相同,大概大部份学生都是把书的内容记下,好好一题思考题目竟沦为背书题,令人不胜唏嘘。后来一个向来有名懒惰的学生,大概因为没温书,胸无半点墨,唯有乱说一通。

“国家积弱,自然被列强入侵,当年汉武帝(注一)也是用武力入侵外族。难度只可以中国打人,别人不可打中国吗?”

看到这样一个答案,又是令人矛盾。学生的史实近乎零,但与背诵书本“model answer”的学生相比,他的答案却反衬出教科书一面倒中原视觉的陈述方式。汉武帝攻打外族的影响是扩大民族文化的交流、令汉室声威远播,列强来华便描述成贪婪之举。

为什么学习中史成了盲目背书?

师生都极为依赖教科书下,学习中史便成了盲目背书。

这些人和事都在我初执教鞭时遇上,心中一直感激这两个学生对我的启发。书上的用字、表述事件的方式原来对学生有至深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在不感兴趣下,只为通过考试而不求甚解地把书的内容背下来;教学时间紧迫之下,教师又不能一一为学生引导思考,结果,师生都极为依赖教科书下,学习中史便成了盲目背书。

此后我的教学一直集中在提升学习与趣上,希望学生能对学科产生兴趣,对中史多看一眼,多想一下,不再不求甚解。近年为了加强互动和趣味,电子教学成了新趋势。利用不同的网站建立问题库,让学生在课堂进行抢答活动,为沉闷的中史堂带来新的冲击,课余时我又不断研究新的科技,甚至引入VR和AR技术,当然这些活动没有现成,必须由教师一步一步的研制出来。

新的工作大增,为了平衡教学内容和教学质素,只好大胆地剪裁课程,以腾出更多空间进行课堂活动和备课。课堂以外的实地考察也让学生大开眼界,历史不必是局限在书中的内容。学习的时间松动了,学习的空间宽广了,学生慢慢明白历史原来可以由自己探索,自己思考。

几年过后,学生对于中史的兴趣的确提升了不少,甚至曾有学生因太投入课堂活动而被邻班投诉声浪太大。学生兴趣渐长,慢慢退下昔日不求甚解的学习心态。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的“香港故事”展览。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的“香港故事”展览。

“书中提到『嘉庆帝为人懦弱』,但我们在讨论和珅贪污时,明明提到嘉庆为了替他的老师复仇,不惜要除去他父亲的重臣—和珅,为何书本要以『懦弱』形容他呢?”

“老师,为什么中英鸦片贸易会涉及印度?”

“鸦片的原材料是罂粟花,本可制麻醉药,但滥用就是毒品,所以部分英国人对以鸦片作为贸易手段是不同意。故英国是透过她的殖民地—印度代劳,把不义之物运入中国,然后把所赚之白银运回英国,因此才中国、印度、英国的三角关系。”

“其实印度也很惨!”

“为什么呢?”

“英国人强迫他们做自己引以为耻的事,印度人要为英国人『食死猫』!”

校本的课程改革下,近年学生的确多了思考,甚至连对印度人作同情的“情意教育”也能出现,也算是教学上的一大成功。

跟随课程指引教学反而影响教学质素

对兼教老师而言,最安全的教学方法是照书而读,出现了最经典的间重点结果间了整页书的情况,这种对教师“安全”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却是最无聊的课堂。

然而,风光背后,老师面对的却是孤军作战的世界。

活动教学的教学速度一定不可跟传统的串讲相提并论,如果希望透过活动教学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课程剪裁是必然的。现时初中中史课程,中一由夏朝至魏晋南北朝,中二由隋朝至明朝,中三由清朝至改革开放,此外尚有乙部文化史,面对如此冗长的课程,要么以行云流水的速度把书读一遍并摧毁学生兴趣,要么把课程剪裁令学生兴趣得以留住。权衡轻重下,老师便要大胆地在课程指引上大刀阔斧,乙部文化史毫无悬念全被裁走,部份与公开试无关的课题也不能留下,如传说最多的夏商、男生最喜爱的三国。结果编年史的课程指引在课堂上以断代史的方式执行。

课程指引脱离实际教学的怪现象令中史老师无所适从——课程指引本是协助教师教学,但跟随课程指引教学反而影响教学质素,中史老师从教育局而来的支援是否实际呢?

近日发表的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订课程大纲就各课题的教学时数进行了修订,部份课题的教学时间得以缩减(最明显是两汉由17节课减至9节课),而部份课题的教学时间大幅提升(最明显是1949年后的中国由10节课增至23节课),同时把乙部课程和香港史渗入。新的课程明显是详近略远的教学方向(课程指引以“古今并重”作描述)。新的初中课程指引总教节共152节,旧课程指引总教节共195节,从课程数字上是美好,但落在现实课堂上则另一回事。其实,195节是把甲部(政治发展)和乙部(文化)合并而来,然而普遍学校甲部也不能完成,乙部课程更束之高阁,市面的出版社甚至为学校度身订做只有甲部课程的中史作业。所以,如减去乙部,甲部课程只有144节,比新课程152节还要少,昔日都不能完成的课程,未来又要如何应对呢?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的“香港故事”展览。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的“香港故事”展览。

新的课程指中加入香港发展的要素。中史科渗入香港发展的要素或如课程指引所言可建立民族认同感,但从宏观的香港中学教育观察,此举却是重覆用功:真正的香港史早已收在初中世界历史课程中,如课题4的早期香港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承传、课题8的香港直至19世纪末的成长与发展和课题12的20世纪香港的成长与蜕变,有系统地展示开埠以来香港的历史发展。

而值得留意的是,中史新课程指引中的香港发展不过是强调香港跟中国的关系密切而已,除秦、宋两朝略提及香港外,其余香港发展部份在时空上与世界历史课程重叠,这样零碎的部份仍坚持渗入中史课程,宏观角度来看是叠床架屋,减低教学效能,同时亦不免令人联想背后具有政治意义。

另外,不少人不知道,现时每间中学的中史老师除了一至两位是大学主修历史外,其余老师都是从其他科目借来的兼教老师,当中以借用中文科老师最为普及。虽说文史哲不分家,但兼教老师非本科出身,他们是否能把握每个课题的重点?

此次新修订课程大纲加入了文化史,如石窟艺术(如壁画、雕塑)与中外文化交流、唐代妇女的生活面貌(如服饰打扮、社交娱乐、婚姻)与地位、北宋的商业(货币经济)与城市(汴京)发展等,他们又是否有足够的延伸知识引导学生?

对兼教老师而言,最安全的教学方法是照书而读,出现了最经典的间重点结果间了整页书的情况,这种对教师“安全”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却是最无聊的课堂。加上兼教同事另一个特点是“兼职”而已,他们背后都有“正职”,即是他们的本科。中文科作为主科,受家长、学校重视程度肯定远高于中史科,于是在有限的时间下,备学时间的分配当然有取舍,兼教老师花在中史堂的心机自然较小,又有多少时间放在建立课堂趣味上?

中史教育为了谁?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修订课程大纲不但未有裁减教学内容,释放师生空间,反而变相加时,令本已紧迫的课程更紧迫

香港中史教育的目标是宏大,课程发展议会指出,中史科既要培养学生研习历史的能力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兴趣,又要培养个人对国家、民族及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责任感(注二),这些目标在过去的教育政策下真的能够全部达成吗?

2012年香港文凭试推出后,中史科报考人数连年下降,近六年来考生已下降了四分一,甚至与改制前平均有两万人应考相去甚远。考生人数急速下降,当然与考试改制下学生由会考修读八科改为修读六科有关,然而在大环境影响下,难道中史课程本身没有问题吗?同样是历史性质,历史科的选读人数下降百分比远低于中史科(2012-2017年间,历史科应考人数下降26%,中史科应考人数下降37%),这现象或许与中史科课程紧迫,考评不清可解释。

历史科主要分成两个单元,亚洲史、欧洲史,三年学习两个重点,并限制时空为二十世纪,相对中史科二千多年历史及一个选修单元,内容相对较轻松。就考评方面,历史科有一本由考评局撰写的《历史科提问用语手册》,就考卷上常见的字眼作澄清及提示作答方式,相反中史科虽同样以资料题模式作答,却未有相关指引让学生了解考评要求。近年高中课程先后废除一个选修单元和校本评核,中史科考生跌幅数量的确舒缓,但香港中史科的前路仍是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初中中史课程已有多年未有更新,顺应时代的转变是必须的,然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修订课程大纲不但未有裁减教学内容,释放师生空间,反而变相加时,令本已紧迫的课程更紧迫,试问紧迫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研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兴趣?新课程渗入文化特色、香港发展或许可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及社会的认同感,但如果课程紧迫,师生又回到水过鸭背的日子,情感又如何培养出来?

现时前线中史教育面对的课时不足、专科教师不足、考评不清的困境,最终受影响的是学生,可惜令人失望的是当局现时着眼点在教科书中不利“大一统”政权的遣词用字,又宁愿把缩减课程得来的课时以展示中华文化光荣面的文化史充塞,叠床架屋地安插零碎的香港史,却未能有效回应前线中史教育的困境。如何提升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兴趣?如何扩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如何提升学生对国家、民族及社会的认同感?这些都是中史教育的目标,但先后次序,缓急轻重是如何排列?改革路上,我们绝不可忘记谁人才是香港中史教育的主角。

注一:中一教科书提及汉武帝是北伐匈奴、东讨朝鲜、南定百越、平西南夷、征服西羌。

注二:课程发展议会(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委员会),〈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修订课程大纲〉,2018年5月。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历史这个科目本身就是历史学家编写的小说,相对理科本身就缺乏客观性,
    加上个个朝代都可能篡改上一个朝代的书,导致更加不可信,
    对于生活压力那么大的香港学生,还要学这些带有各种偏见的东西,
    简直就是白老鼠,浪费了大量时间,因而无法学习其他更加贴近生活的东西,
    建议真心想了解中国历史的人,
    千万不要看中国出版的历史书,
    美国或日本出版的历史中国历史书,才是最多见解,最客观,最少杂质。

  2. 難度只可以中國打人,別人不可打中國嗎?」
    难度?难道?

  3. 往好裏說,這也是絕佳的教學素材,只要引入史觀的概念,中史書就是很好的文本。但這要看教師本身的覺悟,戰場最終會來到每個人身上。你可以對中史沒有興趣,但要懂得退後一部看清是誰在說話,他的利益是什麼。話怎麼說會帶來不一樣的觀感。順水推舟。

  4. 「不要有自己的想法」「關閉除了學習以外的所有感官」係內地老師口中經常可以聽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