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迁移
纽约等地难民问题恶化,民主党政府面临施政危机|Whatsnew
伴随着危机的逐步加深,民主党内的裂痕越来越大。而白宫迟迟未有动作介入这一问题。
民运圈#MeToo调查:圈外是极权,圈内是父权,受害者的多重受困
“这些被指控性骚扰的人,没有意识到极权和父权的同构性,对自己压迫者的角色一无所知。”
清迈半年,在破碎的世界里重建生活|行星酒馆 EP1
一旦坦然接受「回不去」这个设定,一切反又变得简单明瞭,甚至有了一抹希望。
线下端小聚预告:解锁「美国梦」后,TA们在纽约找到了90年代的中国小镇
本期线下端小聚,把折叠多层的纽约用故事舒展开来,反思创作、反思成功,也反思自己和离散、故土乃至中文的关係。
“走线”之后:他们在美国分包裹﹑送外卖﹑当家务工,从零开始
“路上再苦,至少一家人是在一起的。现在反而感觉看不到头。”
【“走线”重磅现场】为了润,他们在拉美长征四千公里
“富人并没有国界,只有穷人才会用爱国情怀来掩盖自己的一无所有。”
还好有泰国:高压年代里,属于大陆年轻人的另一种“润”法
如此多的人涌向这里,也许正是因为,相比被宣传被教育的,个体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关心台湾政治、不知从何说起香港,他们在不安中开展真正的生活
关心台湾不是因为“确定能待下来”,也不是“为了待下来”才做,而是“因为想在这里待下去”。
一条小村里的"香港":社运疫情后,离开的人怎样才会回来|导演曾翠珊专访
太平清醮每十年就像一次盛大的Reunion、也是村民各自人生的Check point。
从议员助理到英国外卖员,他为何选择回流香港?
“(有些问题)如果要deal with,我无论身处何方,都仍然要deal with。”
米兰‧昆德拉:如何令期待“流亡异见作家”的政治道德人士失望
流亡者一旦在移居地定居下来,就必然跟原居地愈来愈远;而正因这种跟原居地日渐强烈的距离感,流亡者也逐渐失去流亡意识。
31位离港摄影师 留下最后的香港影像
看著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远去,不论是新生、是醒觉、或是梦想,一张张离散者的影像,以香港人共同的痛楚连结起来。
1
…
15
16
17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