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其一百种化身:五四前,六四后,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与香港 “自由契约”、“直接行动”……这些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于1921年回应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的概念,却在新世纪“占领华尔街”后,遍地开花,由开罗、乌克兰、台北而到香港。
在抗争中的香港看示威模拟器《RIOT – Civil Unrest》 在抗争激烈的十日、十一日,我会抽时间玩下《RIOT》。我相信游戏确实反应到事实的一部分,可是我也疑惑游戏媒介在保存记忆上能发挥多大作用。
六四舞台庄梅岩:我们不能不做,香港人不会习惯那种没自由的生活方式 “直至来到第三十年,才终于觉得是时候要做点事——并不只是因为事情经过长年的沉淀、人生经历多了、心态转变了等,而是因为社会也变了,变得愈来愈扭曲。”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四):“伞落社区”,民主的后方还是前线? 如果“社区工作”无法配合选举工程或进入主流政治,是否还有意义?进一步说,“社区工作”与民主运动的关系如何?衡量“社区工作”价值的标准是什么⋯⋯伞后若要重新思考基层如何发轫民主的力量,便需要回答这些问题。
法梦:六问解读占中案量刑判决 抗议行为对公众造成伤害的程度,固然是法庭作整体量刑决定时必须纳入考虑的事项。然而,即使抗议行为对公众造成的不便,达到“过份”及不合比例的程度,亦不必然使公民抗命或其他基于良好犯案动机的减刑理由失去效力。
伞运关键词书写笔记(三):再访“本土”,劳苦大众能否”谱”出文化自信? 对左翼本土论述来说,若期冀泛民能拥抱本土,除了认同劳苦大众为“受压迫的祖先”,亦需要积极反思,在新的地缘政治条件下,是否需要重写,甚至放弃“香港助中国走向世界”这样一个已经陈旧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