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碟特别点的萝卜糕:撑香港萝卜,不止因为情怀

在后社运的香港,很多人觉得,想真正生活必先移民。她认识的农夫社群,移民潮下却没几个离开。
“香港萝卜HK ROBERT GO!”
香港 公民社会 发展 社区 风物

农历新年前夕,中环嘉咸街露天街市熙来攘往。在旁的餐厅“无肉食(没肉吃)”,正出售用香港萝卜制成的贺年萝卜糕。我们的摄影师请餐厅老板阿邦(杨应邦),捧著肥大的本地有机萝卜上街头拍照。有菜贩大婶看见,好奇问萝卜入价多少?知道批发价要20港元一斤,比大陆萝卜贵五倍后,她有点愕然。

不过阿邦的萝卜糕卖100多港元,只是坊间一般售价:“制作成本高了,但我没怎么转嫁至消费者。”他是“香港萝卜HK ROBERT GO!”的参与者,这计划连结一众本地农夫、餐厅、加工及零售单位,建立萝卜生产和推销网络。对于阿邦:“重点不是我赚多少,而是让大家知道,香港有一班农夫在默默耕耘。”

有份筹办计划的Katie(​戚晓丽),从事关注农耕的工作十多年,“香港人支持香港农业,是有需要的,并非纯属情怀。就如日本人很proud of自己的农产品,我们都想令人知道,香港萝卜品质真是好的。”

“Robert仔”合作式推广

“这是合作式marketing,由农场、餐厅到小店,大伙人一起做声势浩大的宣传,有collective power,让大家记得香港的萝卜。”

前年尾,首次推行的香港萝卜计划在Facebook出现,开始为数月后2021年的新春做宣传。当时筹办单位有几个农耕组织,包括今年再接再厉的“田嘢”,继续高呼“全力支援香港人食香港萝卜/萝卜糕 ”。Katie是食农创新品牌“LoCoFARMS本地种植”负责人:“去年我们的品牌只是个观察者,知道有香港萝卜的计划,发觉非常有意思,于是今年加入,与田嘢一起做策划。新年时节,萝卜容易引人关注,而且它的需求确实很大。”

Katie (戚晓丽)是食农创新品牌“LoCoFARMS本地种植”负责人,也有份筹办“香港萝卜HK ROBERT GO!”计划。
Katie (戚晓丽)是食农创新品牌“LoCoFARMS本地种植”负责人,也有份筹办“香港萝卜HK ROBERT GO!”计划。

大学读生态学的Katie,曾在NGO做农业相关工作。“我与农夫合作十多年了,出发点都是去想,如何帮助农地提高生产价值。”她回想从前做水稻耕作计划,以保育湿地生态:“那时获政府资助,但如何engage不同人,令农夫种得开心,稻米又能卖得出?做过便知,不是有钱资助你就行的。”今年将13个本地农场与不同餐厅、加工及零售单位联系的香港萝卜计划,自然令她眼前一亮。

“它的好处,是做到一种计划性种植。”皆因餐厅等单位要预先下单订萝卜,令农夫可按所需产量,有规划地种植。“这样令农夫有保障。平常香港农夫,一般将蔬菜直接卖给鲜品市场,有就拿去,不会事前谈好货量,于是可能太少不够卖,太多又卖不完,有很多不稳定性。”另一吸引处,她说来好笑,是整个计划的logo——一条眼神坚定、正在奔跑的文青风萝卜公仔,取名“Robert(广东话“萝卜”谐音)仔”。

“去年我看见已觉得很搞笑,名字又易记,原来香港萝卜都可以推广得那么cute!”30多个萝卜及萝卜糕销售点,遍布港九新界及离岛,“这是合作式marketing,由农场、餐厅到小店,大伙人一起做声势浩大的宣传,有collective power,让大家记得香港的萝卜。”

为了香港萝卜不怕烦

“因香港萝卜真的比较好吃,是用两至三个月种出来的。我听农友说,有些大陆萝卜用化肥催谷(催熟),只种一个多月,所以味道不及本地萝卜浓郁和多汁。”

今年因应计划所种出来的萝卜近15000斤,Katie说:“比去年多近一倍,小店销售点亦增多,整个网络扩大了。”适合制作萝卜糕的迟水大萝卜,在香港种植的最佳时节,是每年中秋后至农历新年期间,种植期约80至90天。那边厢自去年九月起,策划团队便不断开会。“与小店沟通是特别繁复的,因它们本身就不易经营,有很多限制。有趣的是,我们网络中有些卖乐器、卖书的文青店,平常都不是卖农作物的。”她笑:“卖乐器的人,怎确保卖萝卜也有客人来呢?我们就要教不懂卖菜的人卖菜,协助他们做宣传和预售等。”

“无肉食”素食餐厅老板阿邦(杨应邦)捧著本地有机萝卜。
“无肉食”素食餐厅老板阿邦(杨应邦)捧著本地有机萝卜。

连续两年参加计划的素食餐厅“无肉食”,相对有经验,老板阿邦信心满满:“今年买了3000斤萝卜,大概可制成3600个萝卜糕,我五间分店都有售。”新年前一周访问他,糕已卖逾一半,“而这周进入卖糕高峰期,肯定会售罄!”无论买萝卜回家自制萝卜糕,或去店买现成的,吃糕始终是新年指定动作。他的自家食品加工场,将本地有机萝卜烹煮成糕。未有香港萝卜计划以前,“我向菜商买大陆萝卜,已切好的,一包十斤,抽了真空。来到工场拆开一煮,便可下锅制糕了,老实说,是很方便的。”

参与计划的多是有机农场,出品的萝卜除了比大陆来货贵,还要格外费时处理。阿邦坦言:“是比较麻烦。虽是同一品种的萝卜,但来自不同农场,所以形状大小都不同,表皮有时不平滑,黏著泥。我们连皮制糕的,要把萝卜逐一刷净。”他笑说,那便多加人手去做。实质是成本又增加了,他仍觉值得:“因香港萝卜真的比较好吃,是用两至三个月种出来的。我听农友说,有些大陆萝卜用化肥催谷(催熟),只种一个多月,所以味道不及本地萝卜浓郁和多汁。”

香港农夫所耕作的本地萝卜。
香港农夫所耕作的本地萝卜。
香港萝卜田。
香港萝卜田。
香港萝卜田。
香港萝卜田。

疫下更见本地农业重要

“来自远方的粮食,原来你会拿不到的。疫情下餐厅老板很惨,但本地农场生意很好。多了人来买有机菜,因为知道近在咫尺会买得到。”

整个计划的单位各有困难,农夫固然要面对耕作本质上的挑战,例如Katie说,去年尾天气不太好:“10月大家刚播种后,突然刮台风,令部份农场损失了一批萝卜,要后来赶急再下种。当天气太热时,有害的蚜虫又多,这些情况也多。”她喜欢小店与农夫合作起来,比较人性化。“好像有些萝卜被小动物稍微咬过,外观有瑕疵,餐厅也能接受。”毕竟味道并没有问题。“街市菜贩也会收到这些,但可能就丢掉,浪费了。”

各单位劳心劳力,总有外人不解问,支持本地农业为何那么重要?阿邦说令他开窍的,是资深农夫、近年创办了香港农业杂志《种植香港》的袁易天。阿邦与他十多年前相识,很记得有次一起在中环,袁易天看著周遭的商业金融大厦说:“这些产出的,只是数字、数字和数字。”然后拿著花的种子和泥,撒于附近花槽。“他说农夫就不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我们将资源全放在金融炒卖上,那大家吃什么呢?”阿邦当头棒喝:“其实农夫的角色真的非常重要。”

Katie则笑,有些香港人很奇怪,明明爱吃,消费力也高,偏偏买本地有机菜却会嫌贵。与阿邦一样,她也提到价值观问题。举例说,香港人关心楼市,远多于本地农业吧。“从基本需要来说,人没地方住不会死,但没粮食一定会死。香港炒楼炒得贵,地产资产价值大到令其他所有事都不重要。”当世界很危险,疫情反复无限轮回,大家惊觉全球食品供应链有断裂的一天,她觉得又起了变化:“来自远方的粮食,原来你会拿不到的。疫情下餐厅老板很惨,但本地农场生意很好。多了人来买有机菜,因为知道近在咫尺会买得到。”而且买菜要Made in Hong Kong,拒Made in China,与买口罩同样道理,“觉得干净安全嘛。”

用香港萝卜制作贺年萝卜糕。
用香港萝卜制作贺年萝卜糕。
“无肉食 ”餐厅老板阿邦示范用香港萝卜制作贺年萝卜糕。
“无肉食 ”餐厅老板阿邦示范用香港萝卜制作贺年萝卜糕。
下油开镬加萝卜条,加水煮萝卜约5分钟至差不多全熟。
下油开镬加萝卜条,加水煮萝卜约5分钟至差不多全熟。
将鹰粟粉、生粉、粘米粉、冬菇粒、金菇丝、油、盐、糖、胡椒粉拌匀。
将鹰粟粉、生粉、粘米粉、冬菇粒、金菇丝、油、盐、糖、胡椒粉拌匀。
把刚拌好的材料倒入锅中与萝卜撞粉,使萝卜均匀沾上。
把刚拌好的材料倒入锅中与萝卜撞粉,使萝卜均匀沾上。
上盘隔水蒸1小时。
上盘隔水蒸1小时。

香港人自己撑自己

“根本未有那么多有机农场做生产。近年大陆菜贵了,品质却差了,与本地甚至有机菜的价钱差距减少,香港农夫便有竞争力。现在很多香港农场能站稳脚,我接触很多年轻人入行的。”

她和阿邦都形容,香港萝卜计划是他们推广本地农业的一个起点。经历近年社运,香港人“自己撑自己”的情怀涌现。吃本地萝卜和萝卜糕,撑香港土地友善出产,多少有这种情怀和吸引力?Katie说:“一定有吧,情怀亦不是问题,但整件事能否sustain是看品质的,在农业商业世界中,就是农产品要好吃。”香港萝卜的策划团队,反而最讨厌卖惨情,把农夫说成“很可怜、收入很低”。

“早在2004年左右,香港农夫就真的很困难,因那时大陆菜又靓又便宜,很难跟它斗。”若当时去做一个香港萝卜计划,她相信时机未成熟。“根本未有那么多有机农场做生产。近年大陆菜贵了,品质却差了,与本地甚至有机菜的价钱差距减少,香港农夫便有竞争力。现在很多香港农场能站稳脚,我接触很多年轻人入行的。”

Katie眼见做农夫的,大多比较向往自由。“自己开农场、自己耕种,是一个自由业。约十多年前,‘半农半X’的概念(一半时间务农,自给自足;一半时间从事连结社会的工作,发挥天赋)由日本、台湾传到香港,的确吸引到一班酷爱自由的人,去实践这种生活模式。”在后社运的香港,很多人觉得,想真正生活必先移民。她认识的农夫社群,移民潮下却没几个离开。

“我觉得农夫已在香港实践了alternative living,可能没那么急切要走,他们可以归隐田园,自给自足。”首年香港萝卜计划某些策划单位,以至参与小店的大量客人,则移民去了。今年第二次推行计划,原来策划团队曾有点忧虑。“真的太多人离港了,我们不知能否有足够的支持者。”又怕又要做?Katie说:“因为我觉得推广本地农业,无论如何也要做的。除非香港有天完全没有人啦,否则大家都需要吃的。”

讀者評論 5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我超喜欢吃萝卜糕~!!!!第一次吃是在城大食堂的早餐档口,惊为天人,太香了!之后我回到大陆,就为馋这一口,都要上网买供广式酒楼的萝卜糕自己烹饪吃。

  2. 因為超市鋪貨做得不夠

  3. 日本水果幾貴都有人買。
    遠至 澳洲的 塔斯曼尼亞車厘子也有人買。
    就是不肯花錢買香港農產品。

  4. 之前買了一底試試,確實好吃!

  5. 支持本土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