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十岁了,邀请你填写 2025 年度用户调研问卷,让我们更了解你的需求,一起走向下一个十年。
- 完成问卷即可获得十周年电子书、年度调研视觉化报告。
- 前 100 位完成的读者,将获得“一年份尊享会籍”或等值礼物卡。
- 随机再抽 100 位用户赠送相同福利。
澳大利亚东部7月7日下午两时,维多利亚州高等法院宣布,陪审团裁定,受全球瞩目的“毒蘑菇案”嫌疑犯艾莲·帕特森(Erin Patterson)被判杀人罪成,或面临终身监禁。
陪审团认定,2023年7月,帕特森邀请丈夫的父母、阿姨和姨丈到位于维州乡郊的家中午餐,期间帕特森制作了一道威灵顿牛排,牛排当中含有致命的死帽菇 (death cap mushroom)。帕特森的四名宾客服用后感到不适,送院后三人死亡。
帕特森现今50岁。她坚称,自己当时并不知道使用的蘑菇是致命真菌,但陪审团于7月7日裁定,帕特森是故意在牛排中掺入死帽菇,意图毒害丈夫的亲戚,被判决三项杀人罪成,一项意图谋杀罪成。
从案发到审判,帕特森的“毒蘑菇案”引来全球媒体瞩目,一些媒体试图借报导本案来争夺读者注意力,以扭转民众对传统媒体的报导冷感、回避之趋势。澳大利亚与海外媒体先后推出围绕案情的播客节目,在审判期间即日更新,有澳大利亚媒体甚至在结案前,就开始筹备改编电视剧。在这期间,一些澳大利亚媒体为争先报导“毒蘑菇案”,被发现违反法庭报导规则,引发争议。

由蘑菇引发的血案
“毒蘑菇案”发生在维多利亚州东部小镇Leongatha,距离墨尔本有1300公里。由于当地邻近丛林,不少居民会在徒步时采摘蘑菇回家食用。这样的风气甚至延续到华人新移民社区,在“毒蘑菇案”发生之前,澳广新闻就报导有澳大利亚华人在社交媒体上贩卖采摘的野生蘑菇,也指从2020年到2023年,新南威尔士州和南澳州各自就接受过超过300个与蘑菇中毒有关的报告。
2023年7月底案发后,“毒蘑菇案”迅速在澳大利亚引起全国关注,但民众关注点在食品安全。政府部门也趁机重申,建议民众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避免中毒。然而一周后,维州警方表示,他们相信毒蘑菇死亡案是谋杀案,并向帕特森提出检控。舆论关注点也迎来180度转变。
在卫生部门和警方的初步调查时,帕特森告诉调查人员,她的蘑菇是从墨尔本一家亚洲超市购买,但无法向调查人员指明具体购买地点,也坚称自己从来没有摘野生蘑菇的习惯。警方提出检控后,帕特森坚称无罪,案件在2025年4月开始审判。
在法庭上,警方检察官揭露了更多案件细节,指帕特森在准备午餐时特意准备了四只灰色的盘子来盛放威灵顿牛排,但自己却用了橙色的盘子;帕特森在午餐时并没有进食牛排,称自己在午餐前吃了太多蛋糕;帕特森也承认自己在早期调查中向卫生部门人员撒谎,指自己的确有摘野生蘑菇,但称她撒谎是因为“害怕”。
此外,帕特森的丈夫和幸存的姨丈作为证人出席庭讯。丈夫指,他和帕特森关系不和,两人与2015年分居,但帕特森与公婆关系良好,两人甚至很期待出席帕特森组织的这场午餐会。帕特森也有邀请其丈夫出席,但他最后因感到不自在而缺席。

引起全球媒体狂欢的谋杀
“毒蘑菇案”在2023年7月被报导后,因其猎奇元素,受到澳大利亚乃至全球媒体瞩目,此次帕特森为期两月的庭讯,各大国际媒体均有出席,公众也排队入场听讯,甚至有人特意请假来旁听。此外,犯罪题材播客制作者和媒体嗅到商机,从2023年开始推出有关“毒蘑菇案”的播客。《先驱太阳报》、澳广新闻和九号新闻台这三家本地主流媒体在审判期间都推出了每日更新的专题播客。至7月8日中午,这三部播客均为澳大利亚犯罪题材播客前十名,其中《蘑菇案每日资讯》位居第一。除了关于蘑菇案的专题播客,《卫报》《悉尼先驱报》等媒体的每日即时新闻播客均报导了审判结果。
除了本地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半岛电视台等国际媒体也详细报导,把案件比成像是知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BBC在宣布审判当日甚至选择了线上文字直播更新,而英国的《每日邮报》也同样推出了这起案件的分析播客。由于法庭内限制摄影,新闻通讯社法新社在庭审期间拍摄的照片,被开价到1500澳元一张。
有学者认为,“毒蘑菇案”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不仅是其猎奇性,也和澳大利亚法律崇尚“公开正义(open justice)”有关。这一理念要求澳大利亚法律不单要做到公平正义,还要让人看到公平正义被实现。作为随时随地可以收听的媒介,播客在近年来承担起让大众关注和“看”到法庭正义的平台,一些以旧案为基准的犯罪题材播客甚至对案情有实质性推动,比如由新闻集团在2018年推出的《老师的宠物(The Teacher’s Pet)》,关注悉尼女子Lynette Dawson在1982年的失踪案,令警方重新调查这起旧案,最终导致Dawson的丈夫被起诉并被判谋杀罪成。但案件也引起一些学者疑虑,他们认为,这些真实犯罪题材的播客为案件吸引过多关注,可能会导致审讯不公。
为确保审讯程序公正,澳大利亚法庭有严格媒体报导指引,必要时会禁止媒体报导部分细节。蘑菇案审判期间,播客制作团队要做到每日即时更新,一不小心可能会犯错。澳大利亚独立媒体和播客Lamestream就独家报导,指澳广新闻的《蘑菇案每日资讯》播客团队疑似违反法庭媒体报道禁令,公开了法庭中提到的部分人名,Lamestream联络澳广新闻查询后,该集重新上架。据《墨尔本时代报》报导,在庭审期间,法庭一共发布16份命令,要求部分媒体撤回已发布报导中提及的相关信息,以确保公平审讯。
此外,或许因为对“毒蘑菇案”的过分关注,一些对澳大利亚社会、政治进程而言意义更重大的案件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报导。“毒蘑菇案”宣判当日,正值澳大利亚北领地原住民少年Kumanjayi Walker被警察射杀的死因庭结果发布。2019年,Walker在被北领地警察拘捕时,因抵抗拘捕而被警员Zachary Rolfe开枪射杀,事件在全国引起关注,原住民权益领袖和倡导人士指责北领地警察对原住民过度使用暴力。死因庭裁定,警员Rolfe的确过度使用武力,Walker的死亡也反映了北领地警方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
7月7日,Kumanjayi Walker死因庭宣判占据了澳大利亚各大媒体的头条,然而两小时后,当维州法庭宣布“毒蘑菇案”陪审团作出裁定,有关Kumanjayi Walker和警察系统性种族歧视的头条立即被“毒蘑菇案”的新闻头条、直播和社交媒体贴文取代。
另一方面,媒体对“毒蘑菇案”的追捧,也让参与审判的一些关键证人开始追逐名利。在“毒蘑菇案”事发后,在医院为帕特森问诊的克里斯·韦伯斯特医生,在判决被公布后,连续接受了多家媒体的访问,直言自己当时就知道帕特森是凶手,甚至形容帕特森是“疯子”。根据澳大利亚医生专业条例,医生必须要对病人历史和情况实行保密义务。韦伯斯特医生的言论令他收到正式投诉,他也面临澳大利亚医疗管理机构就他是否违反保密义务而进行的调查。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