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阅读(2):打工者身份是我的锚点,阅读让我更新对自身群体的理解

阅读让我渐渐明白:为什么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农民的儿子、新工人,耳闻目睹的都是农民、打工者的悲惨故事和命运?
读书时间 大陆 人权 劳工 职业 风物

疫情带来的失序仍在剧烈且深远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封闭成为常态,权力的边界愈加模糊。以防疫为名、以爱国为名,反思、质疑甚至讨论的空间被进一步摧毁。我们又该如何守护自我的主体性、守护思考的自由?

阅读,修筑了最后一道闸门。端传媒和六名来自中国大陆的阅读者聊了聊阅读这件事。他们是翻译者、检修工人、大学教授、诗人、童书编辑和独立书店的店长。通过阅读,他们感受真实、认识社会、寻找自我,抵达一个远比脚下丰富、开放和广阔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中,阅读就是生活本身。它关乎人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安顿自身,关乎个体在潮流面前的自醒和坚守,关乎自由的思想如何作为一种应对时代的方式,赋予他们超越现实的力量。

每个周六,我们将与你分享一个阅读者的故事。今天是系列的第二篇,一个检修工人告诉我们,他透过阅读在不断更新对自我、对自身群体的理解。在下周六的第三篇里,一位译者分享了他的阅读取向——中国是如何走进现代的。

茫茫书海中,身体或被困居一隅,精神的远足却可翻山越海。愿他们的故事,也带给你力量。

点击阅读:我们为什么阅读(1):如果这代人是自我的,那自我之上,还有什么价值?

全桂荣,检修工人,社工机构创始人(42岁)

去年上半年,我在苏州一个生产配电柜的工厂工作。小工厂的工作环境很糟糕,灰尘漫天飞,没有完备的日常防护;工作也非常辛苦,从上班到下班,几乎没有一点休息的时候。老板还会不时通过监控或透过窗户,来监督我们,就像《1984》里描写的场景。

干了一阵,我就受不了了。到了八月,我来到现在所在的这家负责水务维护的外派公司,做检修员。哪个小区水压不稳定,或出了什么其他问题,我们就去处理。

工作状态灵活了不少,对我而言,就有了更多时间,见缝插针地阅读。每次一听能出去维修,我还挺开心的,等一忙完,就能在自己的电瓶车(注:电动单车)上看一会书。

去年一年,零零散散地,我看了三十来本书。其中有一些是出于工作和生活所需,也集中读了不少政治、历史、社会学相关的书。

2009年初,我在苏州一个城中村找到一间约60平米的房子,创立了一家面向工友的社工机构。机构最初是一间工人图书馆,来人多了后,也开始为工伤工人、随迁子女提供帮助。现在,日常工作之余,我仍在机构兼职,做些义务性的协调工作。除我以外,机构还有其他四个专职员工。

工人身份和社工经历使然,在阅读上,我自然很关注与底层直接相关的议题。

去年,我读了詹姆斯·C·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这是一本关于农民抵抗研究的经典,我是通过另一本正在读的书的引用接触到它的。至今印象最深的,是斯科特写在前言中的一段话。他写道,农民革命即使罕见地成功了,达到的结果也很少是农民真正想要的。它通常会导致一个更大更具强制力的国家机器,比其前任更有效地压榨农民以养肥自己。

全桂荣在工人图书馆。
全桂荣在工人图书馆。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不断更新着对于自我、自身群体的理解。

于建嵘写作的《访法札记》是我读后很受启发的另一本书。在对法国社会治理的考察中,他看到,每个工人或农民都会加入十几个互助团体,像农会、工会、行业协会、地区协会,等等。回头想想,做了十几年工人相关的工作,我更多还是从自己出发在思考问题。这本书让我有了一点新的感悟,只有去了解、对比其他国家工人的状况,才能知道我们的路要怎么走。

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通过主动寻找,来获取自己的阅读信息的。

我会不定期地在网上搜索与农民、工人相关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带着目的性地找来一些书读。不方便读书的情况下,我就听一些近代史学者的讲座视频,碰到感兴趣的,再扩展到阅读。这些书一般都能通过孔夫子旧书网,或在市内的图书馆中找到。有些买不到的,我就从网上下载,再打印出来读。

我很早就听说过历史学者秦晖,但以前一直以为他的著作是很严肃的学术研究,没有想过进一步接触。直到今年,偶然听到他在网络上的一些讲座,觉得他的一些论点非常有意思,而且,感觉他也很有底层的关怀,才去买了他的《传统十论》和《走出帝制》来看。

结果一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在早年的作品《传统十论》中,秦晖从另一个视角,重新解读、挑战了一些所谓的传统论点。让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他说,我们的传统观点会认为,在中国古代已经实现了乡贤自治,但他通过最新出土的文献去考证,发现中央政府的权力实际上延伸到了基层,包括乡镇,甚至村,是一个非常严密的管控体系。阅读这样的书,会让你对社会变迁、对历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打工者的身份是我的锚点,但思考和反观打工群体面临的问题,有时可能需要抽离或跳出这个群体,才能看得更清楚。

我在广西农村长大,那时候,阅读是我打开视野的一种方式。

小学四年级时,有个语文老师给我们定了一些作文杂志,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教科书之外的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后来,村里谁家有书,我就借阅来看,从金庸、古龙,到琼瑶,一发不可收拾。我记得,初中毕业后,父亲给了我30块零花钱,我就立马跑到市集,花了18块,买下了心心念念已久的《红楼梦》。

17岁时,我外出普宁(广东省一个县级市)打工,刚拿到第一份工资,又在地摊买了一本翻印的《鲁迅全集》。鲁迅的文字对我来说是一次启蒙。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文学可以作为表现底层命运、揭露社会现实的方式。

书架上有不少关于工人文学的书借。
书架上有不少关于工人文学的书借。

对文学的这种热爱延续到了今天。去年,我读完了阿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在书中的那个世界,科技发展了,人民有安定的生活,不愁吃穿,也没有失业的痛苦,但所有的人都成为了极权主义利用科技制造出来的、没有灵魂的工具。这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反观现实,我们有对完美社会的设想,但在实现过程中,“人民”承受的苦难并不比任何“不完美”的社会少,而我们离所谓的“完美社会”,还遥遥无期。

打工生活充满艰辛和迷茫,但我从未觉得在这样的处境下,坚持阅读是一件很难的事。对我来说,它是一种享受,一种放松。每隔一两周,我们机构内部都会组织一场关于阅读的交流分享会,四五个人一起坐下来,聊聊自己最近读的书。

包括秦晖的书在内,这两年来,我读了不下二、三十本关于近代史类的学术著作和回忆录。打工者的身份是我的锚点,但思考和反观打工群体面临的问题,有时可能需要抽离或跳出这个群体,才能看得更清楚。

在阅读中,困扰自己二十多年的问题,也变得明朗起来:为什么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新工人,耳闻目睹的都是农民、打工者的悲惨故事和命运?

传统教育灌输给我们的“史实”,其实是我们了解当下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些阅读中,我渐渐梳理清了更接近真相的近现代史。困扰自己二十多年的问题,也变得明朗起来:为什么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新工人,耳闻目睹的都是农民、打工者的悲惨故事和命运?

只有站在一个更大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你才能更好地审视你所在的这个群体,去解答这一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因为所在的城中村面临拆迁,工人流失得多,加上智能手机很普及,现在,来工人图书馆读书的工友已经变得非常少了,每天只有零星几位。

我们也考虑过是不是要换个地方,像苏州的一些城中村,工人的聚集度还是很高的。但问题是,你需要场地、资金、人力,才能把这事重新做起来。从目前的大环境,还有我们机构的资金状况来看,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在苏州一个生产配电柜的工厂工作的全桂荣。
在苏州一个生产配电柜的工厂工作的全桂荣。

疫情发生前,我以早年在深圳一家生产手机金属按键工厂打工的经历为背景,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第六工业区》。初稿完成后,试着发了一些人看,其中也有大学老师,但都没收到什么回应。在我自己看来,它也不算怎么成熟,就先搁置在一边了。

去年下半年,我又开始整理自己十多年来打工生涯的心路历程,到现在,已经写了有十几万字了。写它,算是在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吧。不管能不能出版,我相信它都会成为我们群体历史的一部分。

过去一年,我时常也会有感到很沮丧的时刻。从上至下的环境影响下,每一个工人都是很原子化的,不断的流动背后,就是关系的不断建立、不断破坏,彼此间的联系是非常脆弱的,很难真正建立互助的意识。但就像《访法札记》中所说,只有有了各种各样的互助组织,工人权益的维护才有可能。

这时候,每一次阅读,都或多或少地给予了我一些特别的力量吧。它会为我提供一些经验、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也一次次地,让我的情感变得更丰满一点,支撑着我去面对现实、去做出一些改变。

你从阅读里获得了哪些力量?欢迎来信或在留言区分享。

读者评论 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佩服在这个时代还能静下心读书的人。

  2. 十分了不起,非常钦佩

  3. 能有4、5工友一起坐下来聊聊最近读过的书是一件美好又奢侈的事。

  4. 这个系列都很好

  5. 斯科特寫在前言中的一段話。他寫道「農民革命即使罕見地成功了,達到的結果也很少是農民真正想要的。它通常會導致一個更大更具強制力的國家機器,比其前任更有效地壓榨農民以養肥自己。」
    這本書在中國竟然沒被禁?

  6. 如同笔者一样,阅读也属于野蛮生长式,充满时代赋予的烙印。少年时的武侠梦,心灵鸡汤如汪国真或罗兰小语,激进如顾城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那般模凌两可,我程之为混沌的力量感,就如同同时代的崔健歌里所唱“让我在地里撒点野”;青春期,有幸长在一个理想与开放的80、90、千禧年的黄金岁月。有李敖、有村上、有米兰昆德拉。网络1.0年代,有bbs、有思想之剑、有西祠胡同、有中青论坛,才知道有康德、有卢梭、尼采、笛卡尔,一直到哈约克在新左派和自由派混战的岁月,有很多大咖提出了真知与灼见。有秦晖、有韩寒,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牛网。就像90年代看《天涯》一样。
    事实上,以自己的阅读能力去阅读哈约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是很困难。。但在一群志趣相同网友的极力举荐,勉强读完,却依旧混沌。直到后来在抖音上“思想万有引力”着力解读西哲系列的视频。才发现经典是需要解读的。就如同少年时看《红楼梦》是懵懂的,看蒋勋版的解读《红楼梦》是豁然开朗的。
    其实,我想说的,阅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系统,系统的阅读,这很关键是否有大神给予深入浅出的解读,这样才能使得自己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

  7. 中國不是「社會主義」國家,是帝制。

  8. 『每一次閲讀,都或多或少地給予了我一些特別的力量吧。它會為我提供一些經驗、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也一次次地,讓我的情感變得更豐滿一點,支撐着我去面對現實、去做出一些改變。』
    對這個結論很有共鳴。閱讀對於個人生命的影響是廣闊無垠的,但這種體驗卻是極為私密的,且正因為這種私密,所以自由。很喜歡這篇對於閱讀體驗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