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当香港电台不再铿锵,记者离场:不是不想坚持,是我们没得再做了

曾经,她以为这样在港台记录时代,是可以做到老的——港台正从一间重视官民沟通、善于讽刺时弊的新闻机构,变成处处红线的官媒。

6月的一个下午,《铿锵集》编导钟嘉宁和同事一起吃午饭。“那个星期真的是出奇地平静。”他们不约而同地想着,希望安然度过这个下午。饭后,电话弹出监制的信息,通知团队傍晚要到公司开会,钟嘉宁隐约觉得会有大事发生。

当《铿锵集》员工回到位于九龙塘的香港电台大楼,管理层下达指示,要他们停工。一个月后,团队中3位公务员及以6位合约制编导正式离职。在港台工作多年的钟嘉宁不久前也选择离开。离职当天,她收拾历年的工作纪录、同事贴在文件上的一张便利贴,深夜环顾空荡荡的办公室,“真的散了,这个节目的班底真的四散了。”她想到留守的同事翌日上班时,整张工作桌上,就只剩下他一个人。“是这个时期的《铿锵集》的终结,”她说。

曾经,她以为这样在港台记录时代是可以做到老的。2020年6月,港台时事讽刺节目《头条新闻》因戏仿警察、遭投诉并停播,今年3月起,《铿锵集》、《议事论事》、《视点31》、英文节目《The Pulse》等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的节目,亦陆续传出停播、抽调节目,或撤换主持。此时,新任广播处长(即香港电台首长)、前民政事务局副秘书长李百全上任仅仅5个月。

港台走过香港奋进建设的时期,亦见证1980、1990年代的中英谈判,以及香港主权移交的重大时刻。踏入千禧,更大的民主呼声浪潮掩至,同时中港政策及文化交融,电台旗下的公共事务组积极回应中国议题。2019年反修例运动和国安法在香港打开全新面貌,港台里的新闻工作者终于要反过来面对自身的命题——在1990年代无法走上自主路途的港台,在政治的激流中难以独善其身。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