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Whatsnew

赖清德、萧美琴就职,就职演说显示对两岸事务强硬态度|Whatsnew

演说内容没有九二共识、没有1992年、连2016年蔡英文低度使用的“两岸两会”也不再提及。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在台上歌唱。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在台上歌唱。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许伯崧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4-05-20

#两岸局势#两岸#两岸政治#赖清德#台湾政治

台湾第5任民选总统赖清德、副总统萧美琴5月20日上午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总统赖清德发表就职演说时宣示,将打造民主和平繁荣的新台湾。赖清德表示,许多人将他与萧美琴的当选视为“打破八年政党轮替魔咒”,但虚幻的魔咒不存在,只有人民对执政党的严格检验,与对国家未来的真实选择。

在就职演说中,赖清德以七大主题涵盖内政、外交与两岸关系,并延续蔡英文总统的基调,重申现在的“台湾已是世界的台湾”。进而,赖清德以民主经验申论,指出台湾将持续与民主国家形成共同体,对抗假讯息、强化民主韧性,“让台湾成为民主世界的MVP!”

在就职后的第一公开演说中,赖清德总计提及“台湾”79次、“中华民国”九次、“中华民国台湾”三次。

对比前任总统蔡英文在2020年的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蔡英文共计30分钟的讲稿中一共提及49次“台湾”、四次“中华民国”、一次“中华民国台湾”。2016年,蔡英文第一任期、也是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时,蔡英文在就职演说提及41次“台湾”、五次“中华民国”。而被视为蔡英文政治遗产的“中华民国台湾”组合字,则是在2018年的国庆演说首度提出,之后出现在每年的演说稿中。

在520就职演说中,赖清德的演说显得激昂,时而振臂喊话、时而握拳振奋,并多次邀请观礼民众鼓掌祝贺,也以张开双臂表示欢迎意味台商回台投资。在提及劳保破产疑虑,他则将右手放在左胸上,用以承诺只要政府在,“劳保绝对不会倒”。这场演说总计时长30分钟,赖清德的演说数度遭台下民众打断,在提及立法院冲突、同婚平权、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以及打击黑金枪毒和诈骗等段落时,皆获得热烈掌声回响。(延伸阅读:《赖清德新内阁的起手式:赖卓体制如何实现“赖清德意志”?》)

赖清德在演说中显得自信、坚定,并在演说结束后的表演节目时,与萧美琴一同舞蹈。神情显得愉悦。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回应立法院表决大战

在20日的就职典礼前,5月17日立法院曾上演国会改革法案表决大战,民进党为阻挡国民两党提出的国会改革法案展开强力杯葛,引爆肢体冲突。

在立法院冲突事件后,赖清德曾在脸书发文表示:期待国会朝野党团能回归理性讨论,让议事运作恢复和谐且获得最大共识,以回应人民期待。在正式就职总统后,赖清德便在演说中首先提及“行政立法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国政”,回应上周五的国会全武行事件。

赖清德说,立法院的议事运作,应遵守程序正义,多数尊重少数,少数服从多数,才能避免冲突,维持社会的安定和谐。赖总统说,当朝野政党推动法案,都能够合乎宪法,秉持“人民至上”、“国家优先”的精神时,国政自然顺利推展。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两岸关系强硬,以对话取代对抗

衔接在国会争议之后,赖清德以“民主台湾,世界之光”论述台湾民主成就,他提及“台湾是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台湾示范了,民主防疫可以优于专制防疫”,台下参与观礼的群众响起热烈掌声。

赖清德在演说中借由“国会”、“同婚合法”、以及民主的论述比对台湾与中国的差异。赖清德接着论述两岸关系,他呼吁中国停止对台湾文攻武吓,致力维持台海及区域和平,确保全球免于战争的恐惧。

赖清德说,他希望中国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进行合作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学开始。

“各位国人同胞,我们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赖清德说,在中国尚未放弃武力犯台下,国人应了解:即使全盘接受中国的主张,放弃主权,中国并吞台湾的企图并不会消失。

赖清德接着在呼吁国家团结的篇幅中,再度提及两岸关系。他说,有主权才有国家,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有中华民国国籍者,为中华民国国民;赖清德以加重的语气指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他还说,“任何一个政党,都应该要反并吞、护主权,不可为了政权牺牲国家主权。”

这样的基调同样延续蔡英文的论述。2021年国庆文告时,蔡英文总统提出“四个坚持”,其中便包含“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2023年蔡英文过境美国洛杉矶时再次强调,“中华民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两岸互不隶属是一个很清楚的事实。”同年8月,副总统赖清德重申两岸互不隶属,12月底的总统电视辩论会时,他回应柯文哲的诘问时再指出,“中华民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这就是台独的定义。”(延伸阅读:《蔡英文国庆文告分析:我们与ChatGPT一起总结了八年演说稿》)

不过,赖清德的“互不隶属”演说,是台湾总统首度在就职演说中做出以上表述。相较蔡英文两次就职演说皆未如此表述,显见赖清德在两岸关系中的强硬态度。

基于此,赖清德通篇演说中也不见过往会提及的“对岸”,而是以“中国”称之,作为“互不隶属”的论述。不过,在总统大选期间承诺延续蔡英文路线的赖清德,在演说中亦承诺新政府将秉持四个坚持,“不卑不亢,维持现状。”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前总统蔡英文、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站在台上。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前总统蔡英文、总统赖清德和副总统萧美琴站在台上。摄:陈焯煇/端传媒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对端传媒说,以目前两岸关系来看,不论台湾释出什么善意、或是在论述上做出调整,对北京而言,如果不接受九二共识跟一国两制,那也谈不下去。但赖清德不可能去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在台湾已经没有票房,赖清德清楚知道不可能为了交流而去提,这会导致变成由少数来决定两岸关系。

沈有忠表示,赖清德也清楚看到,蔡英文八年执政也说过“互不隶属”的话,基本上并未对现状带来改变,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不再是过去的“麻烦制造者”角色;既然蔡总统已经打开了这条路,那也没有理由再往回退了。

1996年民选总统的“中华民国台湾”

在过往总统就职演说或其他文告中,关于“国号”的称谓,始终脱离不了政治考量。在这份就职演说中,赖清德提出的主张,相较过去自称为“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他来说,相对显得保守。赖清德主张:只要认同台湾,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自己或国际友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名称,“都一样响亮。”(延伸阅读:《从“主权在民”到“和平靠实力”:解读台湾四位总统的主权论述》)

面对“中华民国台湾”这组被视为蔡英文的政治遗产之一的“国号”,赖清德在提及1996年第一位民选总统就职时提及,以“中华民国台湾”连结主权独立、主权在民的国家。

其次,赖清德在“中华民国台湾的未来,由两千三百万人民决定”再提及该词,明确提出政治共同体的范围,并延续蔡英文的基调,从台湾主体的角度,将中华民国收纳成为台湾历史发展的一部分。

沈有忠指出,赖清德演说从一样是从1949年谈起,虽然不直接提及中华民国台湾,但某种程度来说,他还是把这份演说稿定位从1949年开始,也提到1624年的荷兰统治台湾时期,也从蒋渭水1921年提出的“第一岛链”国际观来看。

他认为,这些年份都是台湾重要的关键事件,但却没有提及1911年,这还是在蔡英文所建立起的框架,就是中华民国台湾在1949年开始。

沈有忠说,赖清德在演说中提及“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都一样响亮”的表述,在于他是全民的总统,赖清德必须照顾到持这三个观点的选民。但国民党没有注意到赖清德这样的说法,赖清德愿意尊重中华民国也可以作为国号,只批评赖清德将台湾作为国号的内容。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来宾在总统府前拍照留念。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来宾在总统府前拍照留念。摄:陈焯煇/端传媒

从“没有完成的答卷”到不再提及“1992”

蔡英文在其总统第一任期开始的2016年就职演说中,并未明确提及“九二共识”,但在文告中则称两岸要“维持现状”,并指出“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

彼时,中国政府回应指,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个马英九政府作为两岸交流的互信基础——批评蔡英文的演说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

2020年,这份所谓“没有完成的答卷”更直接被蔡英文弃置。这年蔡英文迈入第二任期,不仅对中国的发言较前次强硬,不仅表示台湾不会接受中国以“一国两制”矮化台湾,破坏台海的现状,也不再提及“九二共识”,连“1992”也不再说。时任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当日回应:“台湾民进党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024年,民进党迈入第三任期,赖清德在蔡英文的基础上,演说内容不仅没有九二共识、没有1992年、连2016年蔡英文低度使用的“两岸两会”也不再提及。

过去八年,蔡英文以“和平、对等、民主、对话”八字箴言作为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然而对北京而言,对话的基础在于“九二共识”。即使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说表示,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希望与“两岸”的“两个执政党”展开良性对话,但在赖清德的演说中,《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不再提及,而《宪法》则用作表述“互不隶属”之用。

沈有忠认为,九二共识不仅已经完全被民进党给排除,恐怕连国民党也得认真思考未来是不是要继续使用。他分析,从过去几次的关键选举中,国民党的青壮派与本土派,也开始对这四个字采取模糊态度,不再正面提及。(延伸阅读:《五个关键字,直击国民党灵魂:“党主席”们的两岸政策是什么?》)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在野党不买单,国台办指赖展现“台独工作者”本性

就职典礼结束后,在野的民众党及国民党接连召开记者会回应赖清德的就职演说。

民众党先是举行“回应赖清德总统就职演说”记者会,主席柯文哲表示,赖总统说立法院议事规则应遵守程序正义,多数尊重少数、少数服从多数才能避免冲突,维持社会安定和谐”,他质疑然从新国会成立至今,依旧看不到民进党的善意,放任党团总召柯建铭为所欲为,“如果赖总统真的这么想,立法院应当有新的氛围。”

柯文哲说,在两岸政策上,他相信赖总统应该还是遵守《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来处理两岸问题,“更重要的是,看三个月到底他怎么做。”他说,赖总统希望两岸可以有交流,交流可以增加善意,善意可以增加更多交流,起码能够避免误解跟擦枪走火,不要让世界误解台湾是发生战争的危险区域。

今日缺席就职典礼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回应,赖清德就职演说的内容“非常的赖清德”,只看到民进党的意识形态与利益在国家利益之上,国民党希望赖清德政府提出真正的解方,不是只有“加强、改进、扩大、增进”这些形容词。

朱立伦表示,对于化解朝野歧异,赖总统只说“多数要尊重少数,但却忘了民进党在立法院也是少数”,“所以少数可以用暴力手段,要求多数一定要尊重少数,却忘了少数要服从多数”。他说,国民党站在民意这边,希望民进党遵守民主程序,让代表多数民意的法案能通过,才是台湾民主之福。

朱立伦对赖清德的两岸关系主张也回应,他本来期待赖总统说要两岸共荣,但现在赖总统却是将“两国论”台面化,令人忧心,也让股市瞬间大跌。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一名表演者的脸。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一名表演者的脸。摄:陈焯煇/端传媒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则批评赖清德演说是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大肆宣扬分裂谬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充分揭露了其“台独工作者”的本性。

陈斌华表示,台海形势复杂严峻,根源在于民进党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他说会毫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观众在外围观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观众在外围观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总统赖清德发表演说。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总统赖清德发表演说。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一名表演者的发带。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一名表演者的发带。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0日,台北,中华民国第十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