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小心注意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整理

刊登于 2022-10-12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Watchtower,回应《台湾身分证、居留证上的个资太多?他们想要隐私,更想拥有选择权》

衷心感谢陈律师,希望他的举措不只是能做出改变,希望也能激发大家对公共事务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那时我大四,有一天回家路上被两名摩托车骑士抢劫(台北市),后来有一个月的时间很担心他们会因为我的受身分证上有家里地址而找上门(我和我奶奶两人一起住,平时我上学时,家中就只有老人),当时就对身分证上过多的讯息产生怀疑:到底这些讯息是给谁看的?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真的需要且有权利看到这些讯息的人/单位难道没有手段进入系统查看,必须看到卡片上的字吗?这个事件的后续发展是,打劫我的人并没有上门找我,而是警察来“拜访”。原因是我被抢后去派出所报案(讽刺的是,我被抢的地方就在派出所前面大概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警察在我填完报案单后将我带进一个小房间内,六个警察(男)围著我一个人(女)轮流说服我将“抢劫”改成“偷窃”,我坚持了半小时后(此时距离我被抢已经过了三小时,差不多晚上12点)投降,重新写了报案单,把我在骑脚踏车的时候两名摩托车骑士抢劫我的包包,改成:我的脚踏车停在路边,包包放在篮子里被偷。

几天之后,等我冷静下来回头检视发生的一切,再加上后来发现我银行户头的钱被提光了(因为身分证上有生日,小时候妈妈给我开的邮局户头就是用生日做密码,我从来没去改过,因为一直努力存钱,从来没有提钱出来,就没想过密码需要改),我去找该派出所的所属分局投诉,接受我投诉的警察看著我的眼睛说他一定会处理,其实我以为这件事情会被压下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警察的态度让我相信了他,我就回家了。

几个月后,我忙于申请留学工作,几乎已经忘了这件事情,有一天晚上只有我在家,刚好那天我奶奶去我姑姑家,一名约莫五十岁穿著制服的警察敲门,说有话要和我说,要我让他进去。我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警察会在这个时间来我家(我的妄念是也许他抓到了抢匪,赶来通知我)。我要求看证件,他冷笑一声,然后翻出他的证件给我。我开门让他进来的时候,他很不屑的说“如果是假的你看得出来吗?”。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他来者不善,但是我已经让他进来了,心中挺后悔的,只能移动到座机旁边坐下。他直接问我是不是去分局投诉他们,我装傻,不过他不理我,在我家客厅狠狠斥责了我,说像我这样的死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当警察有多辛苦、社会有多险恶云云,提到因为我的投诉,他们受到了惩戒,有好几个人被降职或调走。我当时内心一方面很生气,很想反驳,明明错不在我,而且估计分局会处理他们也是因为派出所吃案不是第一次,我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我内心的恐惧占了上风,我很怕万一刺激了他,他现在一枪把我毙了(他有带著配枪),我只能坐在那里像是小学生一样被他骂。后来估计是他骂够了、发泄完了,他起身准备离去,我当时松了一口气。就在他临走前,他转身对我说了一句话,我至今都不会忘记,他说“你不要忘了,我知道你住在哪里,家里有几个人”,我当场呆在原地,背脊发凉。他看到我怕了之后,就满意地走了。

在这一切没发生之前,我也不会觉得有其他人知道我住哪里有什么问题,隐私权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这一次事件后,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彻底改变了,我不再依赖经验去理解事情,而是运用逻辑推理、同理心以及寻求正确和真实的讯息来判断。我很幸运,在毫发无伤且只是以缴了二十年的存款为学费的代价就学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2. 默苍离,回应《“妈妈快跑”:中国离婚夫妻的孩子争夺战》

对评论区的戾气感到不适,想写一些分析。

第一,男方视角当然重要。但正如“有没有看到女性家暴男性?”的问题,答案当然是有,缺众所周知并非主流。如果对我用众所周知感到不够有说服力,除了作者给出的间接数据以外,还有两个点。其一为中国法院给出未满两岁抚养权归母亲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跟世界主流对儿童保护的观点是相同的;其二为中国普遍存在的男性霸权问题,各位读者应该不会自打嘴巴说这是没有的事吧?基于以上两点,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受害者与加害者情境,不是什么平等的两方各自主张自己的权利。“男方视角的呈现”有必要,但每看到一次受害者的讲述都要做此评论的人,我建议各位反思下自己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第二,据此苛责中国司法的谬误。我并非中国法律的专家,对法律执行的细节也并不清楚,仅就本文的叙述来谈。我觉得中国的司法体系不仅不应该被责怪,相反还应该被称赞。因为执法者的立场与一般人的标准不同,我在第一段文字中所批判的那种中立态度,反而是司法体系所需要坚守的。并且中国已经做到了平衡由此产生的冲突,包括:未满两周岁儿童抚养权归母亲,尊重八周岁以上的儿童的自主选择,甚至是法院即警察严守人不是物品不能强制执行的准则。我试问,各位可曾见过在这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类问题上平衡得更好的司法体系?

第三,问题在中国的社会照顾体系。作者并未涉及这一问题,但其实为何中国的司法系统本身是做得好的,却让这类事情很难有好的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中国并不成熟的社会照顾体系上。年龄不大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来自环境的压力,所谓让TA没有后顾之忧表达意见的环境,不是法官跟TA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就可以的,通常的做法是让TA脱离双方的控制一段时间,再询问会较为真实。真的要说中国社会的问题,其实在这里,可若据此将中国骂得体无完肤,岂不又显然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最后,给作者提一点小建议。在行文时,偶尔会出现在将母亲们相似的处境简述并条目式罗列的写作方式,这种笔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一些人感受到遇到问题的并非个体,但此举打破了叙述的完整性,而且我认为,让读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深入描绘的几个例子便以足够能令人反思。至少我看完文章,在意识到普遍存在母亲在争夺抚养权中的弱势外,也并不一味觉得所有文中的母亲都在做完全正确的事情。

3. 咸鱼姬,回应《二十大前防疫收紧,基层卫生官员自述:现在不是想控制疫情,是想控制人》

认识一些在墙内社区和基层单位工作的人,情况跟文中说的十分一致,本质还是楚王好细腰。

补充一点,现在墙内的防疫政策走向是外松内紧,外松直白点来说就是假装能正常生活工作,内紧是一旦发现病例就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例如二十大前各地政策明面上没有太大变化,实际操作上是加码升级,先把人送进集中隔离点再说,因为在集中隔离点阳性就不算社会面新增病例。再例如,现在很多城市很少会说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但检测核算的密度和频率反而比以往更大了,还有内部会给基层下达核酸检测数量,就跟银行开卡KPI一样,达不到数量就继续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全员核酸检测。这种外松内紧的政策,最先压垮的自然就是基层。

4. akidsuki,回应《二十大前防疫收紧,基层卫生官员自述:现在不是想控制疫情,是想控制人》

唤醒老一辈的服从意识这点放在中国语境,确实有一定根据。带来天翻地覆的改革开放成为意识的分水流,重视经济多于意识形态的人更能接受与世界防疫大势融合,相信这样的人也占青壮年的大多数。

问题是参与防疫政策制订的主要决策层,可能已经不是当年主导改革开放的人或他们意志的继承者。最近出台的政策屡屡倒退,政治先行的意味浓厚,会欢迎这样被严管的往往是被严管过的人,毕竟他们当真相信国家出手在中国是治好万病的唯一法则。

可是,即便现在是由重视经济、相信改革开放成果、乐意向世界开放的人担当领导层,在拥有全世界最便捷的管治机器及最易控制的人民的情况下,肯定也不会让此刻的中国人过真正的好日子。

5. 夜雪深狐,回应《二十大前防疫收紧,基层卫生官员自述:现在不是想控制疫情,是想控制人》

基层确实累,扯一个不相干的话题:八月份,我们这边迎接创城检查。一个在教育局工作的朋友被安排作志愿者,腾不出时间,找我顶替。那一天,我代替他干的活就是:在一个小区不停的来回走动,捡垃圾,入户宣传。只要创城没结束,他们就得这么一直干下去。。。期间问他的一些同事,说这一个多月了,他们基本上没有双休,除了迎接创城,之前防汛等等,都要他们取消双休。。。而且这种周末加班是无偿性的。。。。

6. K_Ku,回应《在旅客清零的日子,他们在水货区、旅游区开店,重新耕作“香港特色”》

在香港,甚至世界不同角落都仍有人以自己的方式为“香港”这个社会,名字和内里的文化而坚持。无论是留低或离开,都有装备自己、装备社会的方式,有人创立本土品牌新兴商店、有人坚守岗位,局限中寻找最大空间,亦有人在外地保留香港文化。每每有人以“香港已死”、“法治以死”、“XX已死”来形容现在的香港,在新闻标题下话“香港就系咁㗎啦”,某程度上都系扼杀这班人的努力和否定他们的成果。

但愿留下来的人能如哈维尔所说,在平行政体,独立于现在残酷苛刻政体下的空间保持自我,发展文化;而在外地的人,亦勿忘香港发生的事,增值自己,承传香港。

7. 西川,回应《关于死亡(和生命),你我想问而没有开口问的事》

那个比喻可以有很多解读:单就生命而言,耶稣象征入世,老子象征出世。耶稣选择为世人赎罪,他的生命意义就是建基于外在世界,但于他个人而言是无益的。面对钉十字架的极端痛苦,连耶稣也不禁质问上帝为何离弃他,质疑这一切是否真有意义。经历过布拉格之春或2019年香港,很多人都钉过了十字架。老子就是这一切的反面(或结果):体悟到外在的世界尽皆虚无,一切终必回归个体,而个体就连怎样活著或死亡,都是无能为力的。前面提到出轨也大概离不开这个辩证:忠贞是入世(他者/价值观高于个体),出轨是出世(个体高于他者/价值观)。现实世界里,绝大多数人都在两边挣扎徘徊。

8. Deadone,回应《早报:马斯克突然转态同意原收购协议,Twitter股价飙升22%》

@端小编

作为物理学出身出来说一句:量子计算机、量子加密通信只是“量子信息”这一物理学子领域中量子力学的应用,这个子领域确实是近些年才投入应用的前沿领域,但文中的说法好像量子力学本身的应用就局限于于量子信息这个远离普通人生活的前沿子领域,似乎不妥。

实际上量子力学作为上个世纪初期创立的当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早就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当代普通计算机的芯片所依赖的半导体技术就建立在量子力学之上;再比如说医学上的“正子断层造影”就是利用反物质来观测癌症病灶等,而反物质当然也是通过量子理论来理解和计算的。应用量子力学的技术早已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广泛存在了。

我说的不妥指的是报道的最后一句:“如今,量子力学已取得广泛应用,包括量子计算机、量子网络和量子加密通讯等。”

这一句大概是翻译自诺贝尔奖官网的新闻稿中这两句吧:“The ineffable effects of quantum mechanics are starting to find applications. There is now a large field of research that includes quantum computers, quantum networks and secure quantum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但这个原文明显的不是在泛指量子力学本身的应用,而是特指量子力学中的某些“ineffable effects(难以言说的效应)”的应用——而这两句的上下文说得很清楚,这一“难以言说的效应”指的就是“纠缠(entanglement)”。

科技报道对于非专业编辑可能确实有一些难度。但还是希望端在翻译作简报的时候尽可能先读懂原报道再做出忠于原报道的翻译,以免误导读者。如果读不太懂、不知道怎么翻译的地方可以咨询一下相关专业的华人——像是量子通信这块中国(特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上网一搜就能找到相关实验室和研究者……

9. Cromah,回应圆桌话题《展现性别暴力还是剥削逝者,你怎么看电影《金发梦露》对梦露的形象刻画?》

没看也不想看。如果这部戏明确提到了主角是梦露,但剧情里加入了很多臆想的成份,我个人感觉是非常恶劣的。如果打擦边球,没有明确提到梦露,但各种造型背景都非常像,然后加入各种抑郁情节,是想要说明:这样的痛苦生活,对于金发美女来说是有代表性的吗?

不是说不能拍情色,但要分清是幻是真,不喜欢这样虚构真实人物。 有点明摆着欺负梦露,她自己不能辩白了,也没有后人来打名誉官司,所以作者什么都敢写吧。

说到这里,2011年有个不太知名的半纪录片电影 My week with Marilyn 我很喜欢。主演演得挺好。

10. 林壑,回应圆桌话题《最高法院裁决所有妇女皆有堕胎权,印度女性离真正的解放还有多远?》

之前学宪法学的时候有看过一些案例也有听教授提到,印度的法庭一直都挺progressive的,在释法方面也非常主动(甚至被一些人认为过于主动,不太符合三权分立原则),可惜在整个社会面前力量还是太小了。无论如何还是恭喜。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