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者十論:小心注意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讀者十論:小心注意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Watchtower,回應《台灣身分證、居留證上的個資太多?他們想要隱私,更想擁有選擇權》

衷心感謝陳律師,希望他的舉措不只是能做出改變,希望也能激發大家對公共事務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那時我大四,有一天回家路上被兩名摩托車騎士搶劫(台北市),後來有一個月的時間很擔心他們會因為我的受身分證上有家裡地址而找上門(我和我奶奶兩人一起住,平時我上學時,家中就只有老人),當時就對身分證上過多的訊息產生懷疑:到底這些訊息是給誰看的?在科技如此發達的年代,真的需要且有權利看到這些訊息的人/單位難道沒有手段進入系統查看,必須看到卡片上的字嗎?這個事件的後續發展是,打劫我的人並沒有上門找我,而是警察來「拜訪」。原因是我被搶後去派出所報案(諷刺的是,我被搶的地方就在派出所前面大概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警察在我填完報案單後將我帶進一個小房間內,六個警察(男)圍著我一個人(女)輪流說服我將「搶劫」改成「偷竊」,我堅持了半小時後(此時距離我被搶已經過了三小時,差不多晚上12點)投降,重新寫了報案單,把我在騎腳踏車的時候兩名摩托車騎士搶劫我的包包,改成:我的腳踏車停在路邊,包包放在籃子裡被偷。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