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混战的岁月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22-05-01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Lion_of_Calth,回应《抗议上海封城的《四月之声》,拳头落在棉花上

在巨大国家机器的加持下,翻篇自然是相当容易的。灾难性的政治运动可以翻篇,令人啼笑皆非的群众运动可以翻篇,对民众政治诉求的镇压也可以翻篇......然而翻篇不代表那些现实未曾发生,即使被迫遗忘,人们最终还是活在那些现实构建的后果之中,我们依然目睹着那些后果变成了意义不明的宣传怪话,虚幻的民族神话以及狂热的政治臆想。

2. 月影,回应《抗议上海封城的《四月之声》,拳头落在棉花上

好文的我忍不住看了两遍,尤其喜欢波将金村的比喻,舆情的出现就是扰乱按部就班的固定演出,当然是露头就要打下去。同时觉得本文特别适合和端前几天发表的回音壁舆情分析连在一起思考。固定剧目平稳的演出让大领导们也跟着陶醉流连,竟有了几分庄周梦蝶的感觉,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忘记波将金村本来是自己安排的一出大戏了。

我也同意楼下有端友提到的,视频最后的上海康复违和感满满。上海是被整肃的受害者,而需要治疗的也并非是上海,而是对波将金村有变态执着的那群人。

3. StaKang,回应《在血与火之间:俄乌战争背景下,中国的“反分裂”叙事困境

民主合法性是宪法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但并非唯一来源。比如西德(联邦德国)《基本法》序言将“全体德国人民自由的自决”作为未来的制宪条件,而将该内容写入宪法的制宪者显然不包括东德人民。这一点作者的立论比较薄弱,但我也承认民主合法性是很强、甚至是最强的宪法合法性来源。

民主合法性与国家统一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依然是西德《基本法》———原《基本法》第23条对基本法的地域效力是列举式的,而非概括式的———假如替换到中国语境,可以说《宪法》效力及于广东、福建、上海、香港……”,这样为地域效力的扩张留下可能。1954年,萨尔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加入了西德,而两德统一也是这条路径。

关于国家法统的继承,作者这里立论也薄弱——革命是否就意味着国家法统断裂?显然不是。再以西德《基本法》为例,原《基本法》第116条将基本法的法统继承追溯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1937年的边境为界)。而显然联邦德国和纳粹德国之间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场“革命”了,但联邦德国和纳粹德国的法统传承并未割裂。

总之,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文章——中国千年的王朝兴替,让国人更相信权力的实力,而不相信法律的实力。而在现代社会,国家合法性传承是非常关键的。希望关于这类问题两方对撞的文章可以更多、更好!

4. JustC、Mingtai,回应《在血与火之间:俄乌战争背景下,中国的“反分裂”叙事困境

JustC:我不同意文章有关法理的推论。

首先“合法性来源于革命而非继承”为一非黑即白谬误,革命和继承与否并不相关。现代国家是一种永续概念,政权因任何原因被取代,国家本身(包括国土)亦会“继承”下去。

退位诏书的宪法效力则是前设错误。“中国”不承认不平等条约,所以割让领土的条约无效(包括港台)。由此,退位诏书的完全领土依然包括曾被割让的地方。

被统治者的同意不是法理合法性的必要条件,反而可能是“部分不必要条件”,获同意则增加“合法值”,未获同意却不等同不合法。然而,整个推论依然没有分辨国家与政权之别。

Mingtai:@JustC:终于看到一个认真讨论文章的了先点个赞。作者并没有说中共是非法政权,只是说,如果中共想要比照美国宪法禁止得克萨斯州分裂的逻辑,那么需要台湾已经同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但台湾并没有,同时中共也无法像美国宪法继承《邦联条例》那样继承《中华民国宪法》,因为美国政府没有否认《邦联条例》,而中共有。

关于退位诏书,中国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不代表那只是单方面的,不代表国际上不承认《马关条约》。

5. renmnbv,回应《互联网裁员、农民工回流,千万中国求职者去哪工作?

上海疫情后,是所谓无数上海中产“觉醒”了,都要移民去海外,中产阶级及以上还能跑掉,最没保障的农民工等等中产以下刚过温饱线的呢,经济受挫最先影响到的总是底层人……跑了的只嘲笑中国人伤痛以后继续生活,最是懦弱健忘,当然跑也没错,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每个人都有权利面对高墙舔舐自己的伤口过好自己的生活,不去反抗。只是感慨现在流行的对韭菜的奚落挺不公平的,韭菜难道想当韭菜吗,向上选择只是少部分的人权利,更何况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中产以下者从小就活在信息壁垒里。

6. 啊虾,回应《作为“国家意志”的两种厌女观:“极端女权”大战共青团中央揭示了什么问题?

前段时间在台湾新闻里看到一则报道,好像是台南吧,一个修车厂老板娘每天亲自下厨,请员工吃饭,菜肴丰富,色香味俱全,保底四菜一汤,电视台盛赞老板娘对员工关怀备至,网友也连连点赞。新闻本意显然是想在疫情的低气压下,为民众带来正面、积极的刺激,我倒是注意到:吃饭的时候,坐著的人有两个,男老板,以及那位修车厂唯一的男员工。镜头前,男员工表现泰然自若,动作豪迈,没有客人的拘束,老板娘和儿女们则是开心地站在一旁陪吃。看到这个画面我稍微有点惊讶,台湾女性意识苏醒多年,没记错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假如对上述场景背后蕴含的意义不理解,我稍微解释一下,在中国的偏远农村(不敢说全部,没能力验证),有句俗话叫“女人不上桌”,常见的情况是,男性先吃,女性和小孩把菜夹好在一旁等候,等男性吃好后再开动,更甚者只能吃剩菜残羹。父亲曾告知我一件往事,当年奶奶初次到爷爷家吃饭,就有这样的遭遇,气炸了,从此再没有踏入爷爷老家大门半步。

必须承认目前在中国,女性的整体地位依然偏低,男性再差劲都可以过得相对“潇洒”,反观女性,想要被尊重、有话语权、有自主空间,基本前提是经济独立、社会地位不能太低。确实,有学者回顾新中国历史时,指出50年代开始发展并且逐步完善的户籍制度,作用之一就是为了实现性别平等。社会主义嘛,都是主人,理论上人民群众之间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一眨眼半个世纪过去,为什么现在社会氛围似乎没有太大变化,甚至有开倒车的迹象呢?我觉得是结构性问题,当中有官方的想法,也有个人的观念影响。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内耗不断,结果就是从领导层到普通民众元气大伤,好不容易缓下来,大家都需要长时间恢复,无论身体层面还是心理层面,实在没有精力去想、去推动除基本生活需要以外的“女性地位问题”。后面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腾飞,民众渐渐过上好日子,这个时候大家首先考虑、重点关注的变成实现阶级跃迁、个人财富积累、生活品质提升、子女教育等等,简单来说就是一头栽进经济发展洪流当中,女性地位问题自不然再次被选择性遗忘。

这次官方出面斥责“女权”,与其说是“厌女”心态作祟,更像是用强硬的态度传达一个信息——当前国家发展中心依然在经济(虽然已经有城市的GDP去到发达国家水平,落后地区还有很多)。不平衡的男女结构存在多年,也没给社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现在内忧外患,关键时刻女性还是保持克制,别出来“制造”更多社会矛盾了。从结果来看,完全是反效果。这类欠缺正当性,使用“上帝模式”开路的做法也不是头一回了。

你方唱罢我上场,历史的车轮重新开始转动,最后能不能到达目的地?我挺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7. Steppingonedge,回应《作为“国家意志”的两种厌女观:“极端女权”大战共青团中央揭示了什么问题?

其实共青团中央这次对“极端女权”的开砲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原本会对中央政策举双手支持、以各种方式支持“阿中哥哥”的“粉红女权”群体大面积失去信心。在以往事件中加入辩论场大力支持官方叙事的力量一下子被削弱。其实也很好理解,很多的女性只是单纯呼吁了几句男女平权、女性掌握生育权冠名权,就被当成靶子,这种长期信仰父权体制但被攻击的委屈和破裂是很难以接受的。

特别记得北京日报发文这天广为流传的一张男性“鉴拳标准”图片:女人说我爱听的话=女权;女人不说我爱听的话=女拳;女人说我不爱聼的,还叫嚣不婚不育=极端田园女权;女人叫嚣不婚不育,还回骂我软短小快=境外势力极端女权;女人不结婚=极端反纳粹反人类,境外势力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读来觉得很可笑又很悲凉,直接把女性发声等价为境外势力,这个标榜为田园/粉红女权斗士的女性网民的意愿是完全违背的。但偏偏共青团中央也好、北京日报也好,可以在发言中使用“女拳”这种侮辱性称呼,这个背后的逻辑是很有意思的。作者其实在文章没有特别谈论共青团中央微博和北京日报微博之间的一个事件,也就是共青团中央在微信公众号上刊文“挂人”的评论文章,专门截图抨击以比较友好的语气提醒漏掉女性图片的评论,反而其他无脑吹捧成了公众号所大力推广的方式,可以说细思极恐(是不是很像文革前的舆论场?)。而那篇公众号文也是引爆网路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

回归到这次事件的后续,本次言论战的尾波可以说斩断了官方叙事最强力的一波拥护者的好感,所以在之后4月14日央视新闻刊文发动 #美国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权赤字国# 这个话题的时候,出现了官方意料以外的剧烈反扑潮。对上海疫情管理、徐州母亲事件、共青团中央仇女等等事件的抨击占领了主流,话题下面还出现了大量为避免审核机制将中国之名用美国替代的做法。#callmebyyourname# 还有 #爱乐之城# 两部电影可以说成为了网民很强烈的反击工具。

当然,官方对于这种失控的管理方式也很简单:删,毕竟他们掌控著微博的话语权。从当日凌晨四点开始,大规模的贴文删除、禁号,与彭帅事件几乎一模一样;直早晨七点微博的评论场已经看起来风平浪静。关于被网民活用的电影,名字相关的专题也被禁掉。但是这次强力摀嘴之后,网民对于官方的信任度还剩多少?短时间内目睹两次大规模审查、铁拳机器运作,又会对现在民众的观点产生怎样的偏转?其实很期待端能出评论分析这整个脉络。

时间线顺延之今天,被大陆网民偏爱的谷爱凌在街头跑步被强行拦下合影的事件也是再次引发巨浪。这次的讨论已经向著攻击猥琐男和共青团中央只维护男性的方向奔涌而去,加上疫情摘口罩、可能触碰女性臀部位置等等争议,又会出现一系列网民的抨击。可以说,自共青团中央针对“极端女权”事件之始,整个大陆舆论场对于官方偏心、吹捧男性等等操作的不满已经逐渐累积到高点,至于会不会在之后的社会事件中爆发,就需要持续的追踪和观察了。也希望端能继续关注~

8. montagegary,回应《小端网络观察:禁止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球员参赛,温网陷“歧视”争议

支持这种封杀,首先封杀是最能有力打击俄罗斯实力又不让战争升级扩大的方式。这里的实力指无论是经济这种实的实力还是影响力这种虚的实力,体育比赛当然属于后者。第二谁也无法保证这些运动员在众目睽睽之下会做出什么,之前夺冠后亮出Z标志的先例又不是没有,当然如果明确表态和普京与俄罗斯隔席可以网开一面。第三俄罗斯体育还有大量举国体制的影子,封杀俄罗斯体育运动员就好像封杀俄罗斯体制内公务员,并不是误伤。之前戛纳禁止俄罗斯官方电影局参赛但允许俄罗斯个体导演参加也是一例。第四如果存在误伤,一切责任由战争发起者普京负责。这就好像二战盟军轰炸柏林东京,在柏林东京真的抵抗人士自然明白这些轰炸责任在谁,连这都闹不明白因此开始怨恨盟军那这智商也别抵抗了。

9. 默默无名,回应《上海张江公寓中产梦碎:三次被征作隔离点,住户集体抗议遭警方压制

从前上海人很高傲,认为中国除了上海之外,中国其他地方都是乡下,上海是中国的天花板,上海与欧美很接近,然而朝廷跟上海府衙在此次上海疫情中的行为表现,一下子就把这个幻觉戳破了,即使是在上海这种国际大城市,百姓也没有甚么保障,朝廷一声令下奴才仍然是奴才,个人的尊严甚么的一点也不重要;不知有生之年能否看到政府不再是朝廷,人民不再是百姓。

10. loftsbrand,回应《我们为什么阅读(2):打工者身份是我的锚点,阅读让我更新对自身群体的理解

如同笔者一样,阅读也属于野蛮生长式,充满时代赋予的烙印。少年时的武侠梦,心灵鸡汤如汪国真或罗兰小语,激进如顾城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那般模凌两可,我程之为混沌的力量感,就如同同时代的崔健歌里所唱“让我在地里撒点野”;青春期,有幸长在一个理想与开放的80、90、千禧年的黄金岁月。有李敖、有村上、有米兰昆德拉。网络1.0年代,有bbs、有思想之剑、有西祠胡同、有中青论坛,才知道有康德、有卢梭、尼采、笛卡尔,一直到哈约克在新左派和自由派混战的岁月,有很多大咖提出了真知与灼见。有秦晖、有韩寒,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牛网。就像90年代看《天涯》一样。

事实上,以自己的阅读能力去阅读哈约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是很困难。。但在一群志趣相同网友的极力举荐,勉强读完,却依旧混沌。直到后来在抖音上“思想万有引力”着力解读西哲系列的视频。才发现经典是需要解读的。就如同少年时看《红楼梦》是懵懂的,看蒋勋版的解读《红楼梦》是豁然开朗的。

其实,我想说的,阅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系统,系统的阅读,这很关键是否有大神给予深入浅出的解读,这样才能使得自己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