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逆行之路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22-03-19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TomN5A,回应《当代独裁,镇压必定带来服从吗

除了文中提到的威权政府的制度性政治宣传,目前还出现了社会个体,如自媒体、网红等,出于一己的经济利益,而主动迎合政权去传播不实的洗脑信息,甚至是自行编造吸睛的不实消息来配合政府信息镇压。私以为这种民众自己为自己下套索的现象将造成更深远的恶劣影响。

2.月影,回应《从“亲近西方”到“丧失理智”,普京与俄罗斯政治的二十年浮沉

感谢详细的梳理介绍,我也从中看到了不少中国高层心态的影子。

同时我也注意到普丁从一开始就把乌克兰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当成“不可侵犯”的自家后院,和需要管教的自家小孩,那么以后的和西方冲突根本就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民众向往西方生活,是他发动强权就拉的住的吗,颜色革命真的全部都是中情局扶持的吗。所以对人心的极度不了解和对人民力量的极度蔑视,也是普丁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

3.王维林,回应《从“亲近西方”到“丧失理智”,普京与俄罗斯政治的二十年浮沉

通读全文后的感想是,普京的从亲西方到对抗西方的转变完全是庸人自扰。他这种“西方永远对于俄罗斯有敌意,只有手腕强硬才能获得西方尊重”的想法完全是自我预言式地实现了,其本质在于普京完全无法理解现代民主和西方的代议制度。普京是一个出身自克格勃的苏联古董,他所能理解的“亲近西方”只能是欧美在自己势力范围活动,而我俄罗斯在大约独联体或者前华约范围活动,“你我井水不犯河水,岂不美哉”的经典冷战保守思维。

因此,普京理解不了东欧中亚高加索这些前苏联势力范围内这些民众和政客想要改善民生,加入西方阵营的想法。大约在他看来,全世界的选举本质都是假的被操控的(就如同梅德韦杰夫想连任的时候其他政党也是梅氏构建控制的),所以你什么乌克兰乔治亚有脱离俄罗斯影响的“不臣之心”,那不就是中情局的阴谋吗?于是愈发顽固和癫狂。

看到后半段普京乐于见到他的下属争吵而他可以从中调停的部分我笑了,更加肯定这个想法。华语文化圈的人看来再熟悉不过了,这不就是中国古代专制帝王的那些制衡权术吗 :D

所以,普京早期的亲西方政策也不过是想让西方“尊重”自己“东斯拉夫共荣圈”的一厢情愿。而一旦出现了计划外的变故,普京就像熊孩子般怒不可遏,从而走上了属于他的“逆行之路”。

PS估计粉红们看了的感想则会是“你看普京把拔本来想和西方交朋友,结果西方不领情,所以普京把拔黑化了都是你们西方挑起来的!”责任全在美方咯。

4. Tocqueville,回应《专访陈健民︰在台不知归期,从迷茫到接纳,63岁的第二人生

“所以虽然台湾有投票选举,但没有真正的民主内涵。”我是尊敬陈教授的,但我希望这句话只是他引述别人的话语,而非自己内心的想法,否则实在“胶味”太浓。正是因为台湾的民主制度不是他理想的那种样子,陈教授才可以在一个他的故乡有大批市民被抓捕拘禁、甚至因疫情死伤惨重的年代里,在一个相对安稳的地方大放厥词。

5. Outthere,回应《【现场】乌克兰难民在波兰:逃亡之后,她们难以接受失去、无法思考未来

谢谢若含的记录!19年底开始听《不合时宜》,看到这篇报导非常惊喜,就像未曾谋面的老友去到前线,做了一件我非常关心却无法自己去做的事。非常喜欢这篇文章的视角,越过边境的一刻是最吸引聚光灯的,也是肾上腺素最高的时候,头脑中都是如何活过这一天。感谢这篇报导记录了ta们在迫近的危险过去之后,如何继续生活。如果有跟踪报导的话,非常期待

6. ena,回应《由防疫抗疫基金说起︰港府公帑用了在哪里?

在第五波政府的表现有目共睹:迟钝无能,缺乏应变计划,反复无常。市民会抢购囤货,出了源于封城的恐惧(毕竟做事做到成坨屎的特首一向都是谜之自信,没人会相信在她的领导下会有妥善安排),也源于之前大量确诊者滞留家中,而政府却完全没有支援。不是人人也有亲友或不希望麻烦亲友送物资的,而在各家网购或快递人手不足或者不会对疫厦提供上门送货时,事先囤积食物药物和生活用品基本上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我想大部分人也不想一朝中招身边要啥没啥吧。

不过市民囤货的确有些不太理性的方面,例如厕纸我永远都不明白为什么要一口气买那么多,毕竟擦屁股除了用厕纸还有其他方法……

7. EricChan,回应《禁足传言引发抢购潮:买多一个雪柜来囤货,恐惧源于不信任政府

端可以试试整理一下政府官员在最近几个月否认过但又最终实行了哪些政策,用表列出来,这时你会发现当特区政府官员否认一项可能的政策时,很大机会代表他正在计划推出该项政策但还没想好,需要透过各种留言和风声来预计可能的影响和民众的反应。又或者是政府内部或部份持份者想推行某种政策,需要民意去造势。这也跟过去特区政府内部,特别是这一届特区政府一开始就流行的“放风”文化有关,且这种文化不仅是特区政府的风土病,部分中央对港机构也在搞这一套。与其说是不信任政府,倒不如说是香港人太熟悉这个政府,知道政府究竟在玩什么把戏。

P.S. 特区政府一向有为政策“放风”的做法。在重大及有争议性政策出台之前,例如一地两检安排、医疗融资咨询等,将政策的部分内容或重点交给亲政府媒体率先报道,预先“放气球、试水温”,测试一下舆论、政党、 KOL和民意的反应;然后政府再微调一下政策,更好地为政策的正式公布铺路。部分传媒亦乐此不疲地成为“宪报” ,被动地、间歇性地作为政府预先放料的渠道,让政府“喂料”,成为近年香港独特传媒生态的特点之一。

参考资料: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7335/苏敬恒-林郑月娥-7335/过桥抽板的政府-放风成瘾的林郑

8. rsk*、Prisoner,回应圆桌话题《疫情下香港公营医疗系统面临崩溃,你认为私营医院应履行社会责任吗?

rsk:白衣天使那套说固然滥情、道德勒索,但那群私家医院明显是不知所谓。文中都有写,本身私医有税务地税优惠,却从未尽过社会责任。太平盛世就懂揾钱,但有事往往卸膊去公医院,又不是今日的事,这些事吵了很多年了。不说别的,发烧一定covid19? 不能是其他病?全部发烧病人不收?不知所谓。普通私家西医都算了,可以说他们无应对装备,私家医院无负压病房?喂,两年有多了,未做?我怀疑特意他们无做,以此有理由不收病人,从而卸膊。

Prisoner:@rsk:私家医院首先系商业机构,需要盈利,毕竟每个月租金摆系度。其次先系医疗机构。我认可呢句话“帮你系情份,唔帮系道理”。唔好讲“白衣天使”,都唔好讲咩奉献。医务人员系人唔系神,唔好将医务人员讲得咁高尚,呢实在系一种道德绑架。政府讲“白衣天使”,咁唔该政府帮交埋租先啦!如果冇,咁唔该收声!

rsk:@Prisoner:整件事最大问题,商业机构凭甚么有税务和地税优惠?给予这些利益,不应有相应的责任?我所说的责任不是别的,就是“合理”的医人。全部发烧的人全部不收,那算合理?私家医院的问题,就是我上述的说法——“太平盛世就懂揾钱,有事就衹识缷䏝”。平心而论,私家医生,我还接受你的说法,但私家医院明显不是这回事。北京出声之后,私家医院马上扮野,大家都知甚么回事啦。

9. rsk、K_I,回应圆桌话题《武汉一名跨性别者疑因歧视于商场洗手间被杀,“厕所自由”离跨性别者有多远?

K_I:跨性别在与生理性别相同厕所中是焦虑的,去了自我认同一样的厕所时焦虑依然存在。

我的自我认同是男性,生理是女性,每次进去女厕都必须鼓起勇气,非常希望厕所只有我一人,因为如厕时经常受到陌生女性不友善的眼光甚至怒骂说“这里是女厕,男生的怎么可以进来!”。好一点的会怀疑的问“你是不是走错厕所了?”我不是没有勇气顶撞回去,只是每遇到一个就必须耐心的解释,但误会解开后也没有得到一个抱歉。有几次我进了男厕,没人怀疑我不是男性,但心里仍有一些担心,怕万一被发现不是男生怎么办?也怕他们感到尴尬。经过几年我承受不了这些压力,选择当与生理性别一样的人,也时常想著跨性别能舒服的上公共厕所怎么这么困难。

台湾最近热门议题免术换证仍太早,只希望透过政府宣导和学校教育,让大众能多多认识跨性别,先解决歧视问题。广设性别友善厕所确实可以缓解跨性别的如厕焦虑,同时降低女性的担忧,让彼此都能安安心心的进出公共厕所。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跨性别有余力做性别手术,因此大多透过穿着打扮做为第一步,在还没达到完成手术前,第二步则是选择走进女厕还是男厕。

至于有男性佯装自我认同是女性,在女厕却偷拍其他女性,问题不在于跨性别,这是货真价实的性犯罪。偷拍其实能透过其他方式防止发生,如加强巡逻和安装紧急求救铃等等,最不乐见大众把跨性别的性别自我认同与性犯罪划上等号。尽管只是性少数群体,跨性别依旧是人,需要基本的尊重、保护。

rsk:@K_I:我想我明白为何“没人怀疑不是男性”,因为男人普遍来说不太在意吃亏(?)。当然,这是因人而异。性别友善厕所,以前我知道这个idea,真心觉得是一个天才的想法,因为不祇跨性别,他对任何人都有好处。有人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单亲父亲带女儿去厕所,性别友善厕所就非常有用,而这些事也是非常常见。我经常疑惑反对的人基于甚么心态反对——因其信仰关系,但用其他理由包装?“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资源必然有,是否“大量”却成疑问。假如实行性别友善厕所,基本上每个政府都是等到重新装修公厕时或建新公厕,找空间去做性别友善厕所。那样的话,资源会大量?进度会很慢,同时不会花太多钱,多数政府都是这样选择。

10. ena、K_I,回应圆桌话题《武汉一名跨性别者疑因歧视于商场洗手间被杀,“厕所自由”离跨性别者有多远?

ena:@K_I:问题是未术男跨女和意图犯罪的女装男变态如何分辨?如果是性别友善厕所,独立空间无论是什么状况皆是阁下自己的私事,但现实大多数的厕所并不是。

而且你想得太简单,加强巡逻可以解决得了问题,就不会时不时有罪案发生,通常用得着报警已经是罪案发生伤害已经造成的情况。如果可以让未术男跨女进入女厕,这就是给罪犯有机可乘的机会。就像你打开窗把财物放在当眼处,被偷固然是偷的人犯错,但营造出这么容易得手的环境就是客观增加被偷的机率,所以警方也会不时宣传小心门户,提防可疑人物,难不成是把所有人当贼?

女性要如何分辨是有女装男变态尾随自己进厕所,还是未术男跨女刚巧也要上厕所?在有疑虑的情况之下,女性只好选择不去了,难道为了未术男跨女的心理健康着想,女性就要忍屎忍尿还不能说不然就是伤害歧视广大的未术男夸女??

我强烈建议把性别重置手术纳入健保中,这样跨性别就不用担心手术费用而止步于性别打扮,术后把身份证也改了也不用纠结厕所的问题,多么一劳永逸。但在未动完手术之前,请好好体谅一下其他人的顾虑和身心健康,去属于自己生理性别的厕所。

K_I:@ena:谢谢您的回复。或许您没有注意到新闻中那位跨性别,她是生理男,穿著打扮为女性进了与生理性别相同的男厕却被男性杀害。而我著男装去与自我生理性别相同的厕所时被言语伤害。

我的重点是广设性别友善厕所(因为可以涵盖多种族群,及减少女性对男跨女的焦虑),和加强大众对于跨性别的认识。我并未支持男跨女去女厕、女跨男去男厕,因为我自己也无法选择要去男厕或女厕而害怕去公共厕所。

ena:@K_I:不好意思应该是今早不太精神把你和 @第十一个观察者 那串的混到一起了……

虽然可能有点抬杠但我也好奇到底是怎么认定这位被害者是生理男心理认同女作女性打扮的跨性别者,生理心理认同皆是男而喜欢穿女装的女装癖,还是干脆就是个coser……当然,案件可以延伸讨论跨性别的上厕所困难,但也折射出普通人面对不能从外表推定性别时的困惑啊,所以有密封独立空间的性别友善厕所大概是目前选项的最优解了。

另外我觉得要让人不对跨性别者产生误解,应该由某些左胶停止无视一般人的感受争取self ID和未术男跨女进女厕开始……

K_I:@ena:没事的。您提到“普通人面对不能从外表判定性别时的困惑”正是问题核心,加上广义的跨性别包含很多族群,性别友善厕所也许是最快的解决办法,长期目标依然是性教育、尊重个人自我认同。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女性要有女性的样子,男性要有男性的样子,只要遇到无法辨别是男是女的人都会感到焦虑,了解不深的人会憎恨,不断猜测其真正性别,但能因为这样不符合大众主流的性别穿著就该受到歧视吗? 题外话,其实台湾的术后换证蛮繁琐古板,必须接受两位精神科的心理与外在的长期鉴定(明明国际已认为跨性别并非疾病)、定期使用荷尔蒙、承担术后并发症风险。您提到的某些人应该是认为服用荷尔蒙的成本和风险是低于手术,也较不易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想争取这样的权益,也不能否认有人会利用这些权益伤害他人。女性观点中这样的权益则是种未知的危险,唯有双方实际的交换彼此想法与政府机关讨论才能找出不伤害彼此权益的解决办法,在我看来这段遥远的路才刚开始。

**ena:@K_I:如果能够以展开对话和消除大众疑虑来展推动权益,耐心耕耘,也许需时比较久但终究会取得一定成果吧?但以台湾为例,现在声音超级大的伴O盟和它的支持者的论叙大体上就是“女人闭嘴乖乖的让我们进女厕,我们是有屌的女人,你们的顾虑都是多余的,那些变态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不让我们进女厕就是歧视跨性别伤害我们的弱小心灵,我们忧郁自残自杀都是你们不让我们进女厕的错。”看到国外裹挟着“政治正确”而发生的一堆烂事,这些试图复制国外手法的社运只会让人更心生戒备和到弹而已。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