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疫情下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面臨崩潰,你認為私營醫院應履行社會責任嗎?

在公共衛生危機中,你認為私營醫療系統應擔當甚麼角色?

2022年3月12日,香港港安醫院外設置臨時帳篷,以應對疫情,醫院表示若有已入院病人檢測陽性,會繼續盡力讓病人留院內接受醫治。

2022年3月12日,香港港安醫院外設置臨時帳篷,以應對疫情,醫院表示若有已入院病人檢測陽性,會繼續盡力讓病人留院內接受醫治。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小二2022-03-13 發起

公營醫療系統不勝負荷,你認為私家醫院可如何配合?

你認為私家醫院應當履行社會責任嗎?

在公共衛生危機中,你認為私營醫療系統應擔當甚麼角色?

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公立醫院不勝負荷,病床嚴重不足,有病人甚至在加設的帆布床上入睡,病房環境一片狼藉。

另一邊廂,私家醫院被指拒收確診COVID-19病人,有發燒長者小童走遍多間私家醫院求診,均遭拒之門外,該名長者其後離世。不止於此,私院亦轉走染疫的長期病患者至公立醫院,被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批評做法「不道德(morally wrong)」,進一步加劇公院壓力。甚至有全國政協委員引述副總理韓正表示,私家醫院不接收COVID-19病人,有違「白衣天使」的使命。

各界爭議

基於利潤最大化的商業原則,有網民指私家醫院是為服務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在疫情期間提供低感染風險的醫療服務。若接收確診病人,可能會引致院內爆發,無法保障病人的健康,降低私院的服務質素,變相剝奪有能力負擔私營服務的病人的權益。

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何兆煒,私家醫院欠缺隔離設施,難以大規模接收確診者,擔心一旦接收確診病人,會引致院內爆發,人手不足以應付。他反問,私家醫院是否要趕走所有私家病人,接收醫管局的病人。

面對私院設備上的不足,袁國勇建議私家醫院仿效公院,於普通病房加裝抽氣扇,臨時改裝成隔離設施,只要醫護人員穿著適當的保護裝備,便有足夠的保護力。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家庭醫生林永和預計,普通病房只需約一周便可改裝成負壓病房,認為私院可協助分流輕症患者。

現時,全港私家醫院共有約5000張病床,為公立醫院病床總數的六分一。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私院可騰出至少3000個床位,供接收公立醫院的非確診患者,例如提供癌症、長期病患治療、產科服務等。

截至3月10日,私院合共提供263張病床接收非COVID-19的公院病人。目前,只有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接收由公院轉介的COVID-19確診患者,提供24張病床。病房早前經工程改裝為隔離病房,感染控制達至合適標準。

履行社會責任?

另一方面,香港民間研究組織本土研究社撰文指出,私家醫院受惠於免稅及低地價政策,獲公帑資助,理應履行社會責任,分擔公立醫院壓力,協助分流非染疫病人,以騰出公院病床。

現時,13間私家醫院中,有10間以慈善機構的名義成立,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而獲得免稅資格。而且,部分私院的地皮是由政府以免地價或象徵式地價批出。部分的批地條件包括,私家醫院須免費或低收費病床,及須從醫院賺取的利潤改善和擴建醫院設施。

然而,申訴專員公署在2020年發現,有私家醫院並未遵守地契條款,低收費病床使用率僅介乎約二至四成。此外,為應對流感高峰期,醫院管理局曾與私家醫院簽訂協議,轉介公立醫院病人入住私院的低收費病床。但有私家醫院在3年間,僅接收2名公立醫院病人。可見,私家醫院未能有效分流公院病人。

事實上,私家醫院的商業經營方式被長期詬病,被指唯利是圖、重視商業利益多於病人需要,認為醫療產業化長遠將損害病人權益。

以「雙非」孕婦為例,私家醫院為求賺取利潤,大量接收非本地孕婦,並大幅加價,損害本地孕婦的權益。據統計,2011年,8成以上的「雙非」分娩,是正式經本地私家醫院預約來港產子。雙非問題是指,非香港居民的父母為使子女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權,以生育旅行方式在港分娩,導致本港醫院分娩床位不足。直至2013年,政府實施「零雙非」政策,才解決雙非來港產子的問題。

本土研究社亦發現,曾有地產商借助私家醫院的批地優惠,發展地產項目,牟取利潤。在90年代,恒基兆業投得仁安醫院地皮,及後利用近一半的醫院地皮興建私人住宅「名家匯」,獲益2至3億元。審計署的報告指,按原定的醫院發展計劃,仁安醫院可比現時增多400張病床。唯原先可投放至醫療系統的珍貴資源,被發展商挪用作牟取私利。

私營醫療系統的角色

有論者指,疫情暴露了公私營醫院各自為政。政府未有深思在傳染病爆發期間,如何動用私營醫療系統。除了擴大醫院的接收容量,基層健康服務(primary care)——即病人在醫療過程的第一個接觸點,例如是普通科私家診所、家庭醫生,作為社區前線的角色十分重要。

雖然政府近年大力推動「醫社合作」,利用社區資源,包括社區中心、家庭醫生、社福機機,讓市民於社區接受合適的基層醫療服務,希望在社區層面上,紓減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可是,隨疫情在社區大規模爆發,即使政府現時在全港設立17間指定診所,供輕症病人診治,但遠不足以應付龐大需求,亦似乎未有效動員普通科私家診所、家庭醫生等資源。

去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表報告,歸納不同國家在COVID-19疫情中,加強基層健康服務的政策,有效地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集中資源應對疫情。政策包括推行居家護理計劃、擴大社區藥劑服務、善用遠程醫療(telemedicine)等等。

在加拿大,不論是COVID-19患者或一般求診者,均可在家中透過電話或視像診症,減低外出傳染風險外,亦減輕醫院負荷。同時間,政府擴大藥劑師處方藥物的範圍,市民可根據醫生處方,前往附近藥房配藥。此外,政府亦提供家庭醫療保健服務,範圍從健康教育到更複雜的醫療需求,例如康復護理、慢性病藥物管理、臨終關懷等等。以上政策使醫院能集中資源處理重症確診的病人,同時亦能照顧輕症病患的需要。

在公共衛生危機中,你認為私營醫療系統應擔當甚麼角色?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葉家潤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