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武漢一名跨性別者疑因歧視於商場洗手間被殺,「廁所自由」離跨性別者有多遠?

你認為跨性別者該如何選擇廁所,依據身份證?生殖器?外貌特征?性別認同?

2020年1月17日,德國下薩克森州希爾德斯海姆,一名婦女前往大學的廁所。

2020年1月17日,德國下薩克森州希爾德斯海姆,一名婦女前往大學的廁所。攝:Peter Steffen/AP/達志影像

端小二2022-03-15 發起

你了解跨性別者經常面臨的如廁難題嗎?你認為建立性別友善廁所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嗎?

你認為跨性別者該如何選擇廁所,依據身份證?生殖器?外貌特征?性別認同?

大陸跨性別者群體爭取「廁所自由」引發爭議,你如何看?

3月9日,大陸社交媒體微博廣傳武漢市中心一大型商場發生命案,一名疑似為跨性別的女性在男廁遭殺害。輿論迅速發酵,但微博熱搜被撤,話題遭封禁。

翌日,最早發布相關消息的博主之一「麗茲馬璐璐」發文稱接到警方電話,被告知目前嫌疑人已抓獲並在審訊中。截止13日,武漢警方未發相關通報。

此案引發大陸跨性別群體的恐慌,許多跨性別博主和平權博主在社交平台發聲,呼籲關注跨性別群體的「如廁問題」,在微博、知乎等平台引發激烈討論。有人聲援維護跨性別群體的「廁所自由」,更多人表達了疑慮與恐慌。

跨性別者的廁所難題

許多跨性別人士都深受「如廁問題」的困擾。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威廉研究中心針對跨性別人士的一份調查,18%受訪者表示曾在華盛頓的公共衛生間被驅趕。北京大學社會學係與北京同志中心共同發布的《2017年中國跨性別群體生存現狀報告》(下稱《報告》)顯示,71.8%受訪者在衛生間有不適感,跨性別女性不敢去或不想去衛生間的比例高達19%。

以性別二元觀念基礎的公共設施,給跨性別者帶來了無盡的衝突和迷惘。對TA們來說,每一次使用公共衛生間都是對身體與心理的拷問,擔心受到歧視、被言語羞辱,甚至遭受身體侵害。前文提及的《報告》顯示,27%跨性別受訪者表示曾在公共空間遭遇不同程度的歧視或暴力。

恐懼也導致了許多跨性別者盡量不使用公共衛生間,或者挑午間等人流較少的時候如廁。在使用公衛前,跨性別人士還需特別關注外貌的性別特徵,如果被人認出真實性別,則會造成騷動、甚至會被驅趕。

按身份證性別?還是按性別表達?

跨性別人士按照身份證的性別指示選擇廁所的邏輯,是遵守現有法律規則——不考慮性別認同和生理條件。根據生殖器選擇廁所,則是默認了廁所是根據生理條件設計,而非社會性別。事實上,這兩個方法都有可能會帶來尷尬,因為通常跨性別者的如廁問題核心並不是法律問題,而是關於公共空間的價值觀衝突。

有跨性別者進行了激素替代療法(HRT)和性別重置手術(SRS),導致第二性徵與生理性別有較大出入。此外,在大陸的跨性別者要出示SRS證明並公證修改戶籍信息。根據《性別重置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手術對象必須符合「對性別重置的要求至少持續5年以上,且無反覆過程」、「術前接受心理、精神治療1年以上且無效」、「年齡大於20歲」等條件,相當苛刻。

那根據外貌特徵選擇廁所呢?如果外表(包括聲音)沒有達到性別認同的標準,也會暴露。同時,一部分女性認為無術跨性別者使用公共女廁是對「女性受保護空間」的侵犯。至於依據性別認同選擇廁所,這是最保護跨性別者權益的做法。但在現實中,對跨性別者來說,這種做法極易導致尷尬,甚至有可能因被認為「違背公眾良俗」陷入麻煩。

2020年,大陸網絡就掀起了一場關於跨性別者如廁問題的討論。跨性別博主「都市麗人菜」(生理性別男性,身份認同女性)在網上公開表示自己如果穿女裝出門,就會去女廁。許多女性網友表示,不願意與未經過性別重置手術、依然保留著男性生理特癥的人共用衛生間,這是一種對女性領地的侵犯,同時也會導致一些男性扮女裝進入女廁,對女性實施侵犯。

「廁所自由」離他/她們還有多遠?

無性別廁所,又稱性別中立廁所、性別友善廁所,被許多人認為是解決跨性別者如廁問題的最好方法。無性別廁所通常為獨立個別間房,注重隱私。同時,無性別廁所通常對生理性別不作限制,部分長者或幼童因行動不便需要異性家人協助如廁也可使用。

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小。一些人認為,無性別廁所的修建與維護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而跨性別群體始終是少數。還有更極端的反對者認為,無性別廁所可能會鼓勵不同性別氣質,從而增加後天的同性戀或跨性別。

目前瑞典不少公共廁所已沒有男女之分,改以性別友善廁所;新西蘭境內接近半數廁所為性別友善廁所;美國部分高中也設立了性別友善廁所。在中國大陸,一線城市北京、上海也有性別友善廁所。

配套的公共設施需要有法律、制度、社會共識支撐,其中減少或消除社會大多數人對跨性別群體的歧視和排斥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據估算,大陸的跨性別者越有400萬人,目前大多數人還沒有對他們形成正確的認識。

在近日的討論中,武漢跨性別女性在男廁被男性兇殘殺害的信息以圖片、目擊者回憶的方式傳播,因此,關於跨性別人士如何選擇廁所的討論變得更加尖銳,與生存問題息息相關。

討論背後,也可看到跨性別者在爭取個人的「性別權」。然而目前中國的法制、倫理仍建立在男女二元性別之上,當跨性別者出現在警情通報中,TA的性別一定是男或女。2021年9月,中國湖北工業大學發生一起學生墜亡事件,一開始,墜亡學生的性別為「女性」,甚至媒體從警方處獲悉的信息也是如此,但在最後的通報中,死者的性別成了「男性」。

大陸對LGBT話題的審查日益加強,你認為人們應如何正確認識跨性別群體?

文:端傳媒實習記者陸眉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