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深度

從「親近西方」到「喪失理智」,普京與俄羅斯政治的二十年浮沉

俄羅斯資深時政記者在2016年撰寫的《克里姆林宮班底》,可以說是至今為止英文世界對普京職業生涯最好的敘述和分析。

2022年2月1日,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地區的前線陣地,俄羅斯總統普京佈滿子彈的肖像被新雪覆蓋。

2022年2月1日,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地區的前線陣地,俄羅斯總統普京佈滿子彈的肖像被新雪覆蓋。攝:Vadim Ghirda/AP/達志影像

亞其

刊登於 2022-03-13

#普京#週末讀書#深度俄羅斯

普京調遣俄軍入侵烏克蘭,以實現他心目中頓巴斯和烏克蘭困局的最終解決。這一舉動既令國際社會大為震驚,也讓觀察家們格外困惑。尤其是那些苦心鑽研國際關係的專家學者,驚訝於普京如此「非理性」的決定。當戰局開始僵持,俄軍在烏克蘭推進受阻,對大城市久攻不下,許多人更相信普京一開始的決策源於他已經「喪失理智」,不然為何在俄軍實力其實有限的情況下,一定要全面進攻一個4000萬人口的國家?

這場戰爭也召喚出了另一個幽靈:對俄羅斯帝國和大俄羅斯帝國主義的繪聲繪色的描繪。所謂的「普京國師」、俄羅斯帝國復興的「歐亞主義」鼓吹手亞歷山大·杜金(Aleksandr Dugin)的文章在中文互聯網上流傳。對俄羅斯乃至「斯拉夫」擴張主義的「本質」理解——各種各樣的冷戰俄國史研究也被挖掘出來——「斯拉夫派對西化派的爭論」、「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回魂」、「俄羅斯帝國天生就要擴張」、「擴張是俄羅斯民族的本質」……似乎普京只不過是這種千年以來的「擴張道統」的一部分。

過度追溯歷史有害於我們理解今天發生的事實。通過普京,我們已經看到沉迷於古代歷史的壞處——在他發表長文談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千年歷史的同時,烏克蘭西部不到一百年前發生的烏克蘭人和波蘭人之間的大規模種族屠殺和清洗,已經基本得到雙方諒解;波蘭人也已經不再認為立陶宛必須是波蘭國家的一部分。歷史和「民族性」並不是必然的現實,也是可以遺忘和變遷的。

相反,這次戰爭的討論中,仍然少見對最近二十多年來發生的事情的梳理。儘管它們對我們的影響更大。今天我們也許不太會意識到,被抨擊為「普特勒」的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維爾羅維奇·普京,曾經是俄羅斯自由派旗手索布恰克的門徒,剛上任時他曾向英美展現出非常親和的姿態,支持美國的阿富汗戰爭,試探是否可以加入北約。22年後的今天,普京則完全是另一個人。他是如何走到今這一步的?

我們都知道人性之複雜。對政治人物尤其如是。具體到個人,二十年的漫長時光中,有些性質會發生變化,有些性質則會保持不變乃至更加堅固。要理解烏克蘭危機,我們就無法迴避普京在二十年中的變化與不變。至少這可以幫助我們看到當下的「非理性」是如何起源,以及讓我們更清晰地意識到:事情也許還可能更糟。

All the Kremlin's Men: Inside the Court of Vladimir Putin

作者:Mikhail Zygar
出版社:PublicAffairs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俄國自由派資深時政和國際新聞記者、獨立電視台「雨」(Dozhd,今年3月1日被俄政府封殺)的創始總編輯米哈伊爾·祖加爾(Mikhail Zygar)在2016年出版的非虛構作品《克里姆林宮班底:在普京的宮廷中》(All the Kremlin's Men: Inside the Court of Vladimir Putin)可以說是至今為止英文世界對普京職業生涯最好的敘述和分析之一。在書中,祖加爾親身接觸了大量的克宮圈內人,拼出了一副普京的心路地圖:從他在世紀末上任,直到敘利亞戰爭前後,十餘年中普京從一個政治根基並不成熟的新人物快速成為了「沙皇」般的角色。更可貴的是,祖加爾的這本書為讀者介紹了克里姆林宮內外俄羅斯精英群體的起落浮沉,通過他們和普京的互動,我們也可以一窺這位大權獨攬的人物的決策風格和情緒傾向——正是這一切共同導向了今天的戰爭。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