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人物

專訪汪宏倫:「陸生」就是照妖鏡,映照兩岸各自的問題

我們常看到兩幅面孔,不同的裝扮,卻一樣憤怒。

2018年8月7日,遊人在台北象山拍照留念。

2018年8月7日,遊人在台北象山拍照留念。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李易安、符雨欣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09-09

#陸生#兩岸關係#兩岸交流30年#兩岸關係四十年

【編者按】在新冷戰局勢成形、台海局勢日益緊張的此刻,端傳媒推出「新冷戰下的兩岸關係」系列專題,回顧兩岸停火四十年來的重要政治、經濟與文化事件。首篇刊出 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十周年深度追蹤報導,次篇刊出的是四對兩岸戀人結婚、成家甚或離婚的故事。今日台灣組推出報導〈我們的青春,到不了台灣〉,同場加映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汪宏倫專訪。

自2011年,台灣正式開放「大陸地區學生」來台讀取高等學位政策,對兩岸來說,都是「促進文化交流」的好事——雖然台灣原本的政策考量,除了趁兩岸緩和推動交流外,也考慮到解決本地私立大學教育資源過剩的問題,但只要這個交流的空間存在,雙方彼此的隔閡與閉塞,或許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更不要說往往能激發出新穎的刺激。

只是物轉星移,過去十年的經驗反而越來越明確了一點:「接觸與相處」未必是降低敵意、奠定和平基礎的必然方式。「陸生」如今在台灣的處境尷尬,一方面仍被島內強烈地視為「他者」,政策、福利及人心歸屬上常面臨被排除的爭議,一方面如今的大陸年輕人也更擅長表達自己的國族認同和政治觀點,即便這些觀點可能與台灣主流的認知相左。

兩地、兩群人不是沒有過蜜月期,只是在歷經太陽花運動、台灣政黨輪替、香港反修例運動等政治環境的變動之下,台灣本土越來越感受到「亡國」危機,而大陸學生的主動性也越來越強,彼此容忍的限度都被一而再地提高了——陸生的內卷化日漸嚴重,「老三屆」陸生和後來者在對台灣本土事務的參與和關懷上,也有了明顯的程度上的差異。

我們常看到兩幅面孔,不同的裝扮,卻一樣憤怒。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