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十论:傲慢的障眼法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图:端传媒设计部

端传媒社群组

刊登于 2018-09-10

#读者十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shawnduan,回应《中国式军训:迷彩崇拜与威权国家的上行下效》

只要我们打算批判来自中国体制里从上到下无差异的暴力政策,不管是军训,还是微小到前几天开学强制学生和家长观看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事情,我们本质上都是在批判共产党统治下渗透在社会各个层面发生的权力垄断和滥用。

集中且不可违抗的权力才是贯穿所有荒谬的主要线索,也是一些决策产生的动机。

有人说教育是计划经济的活化石,上世纪共产主义的强盗逻辑仍然广泛存在于教育体制中,军训是其中最古老的标本。就军训本身而言,不管是作为其它国家普遍服兵役的代替品,还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加集体荣誉感和认同感,从这些实际的作用出发为它辩护或反对都没有意义,问题在于军训的内部逻辑:作为暴力化身的军队恐吓与羞辱,学生对权力无条件服从,是课堂外阉割学生思考权力真正从属的实地操作——权力属于人民,不属于任何别的一方;以及军训的外部逻辑:军训作为上世纪毛时代共产党的顶层决策,从来没有,也不打算适应时代的变化、理性的反思、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声音。

军训和计划生育政策一样,只不过没有后果和危害,共产党掌握着不可一世的权力,也就没有任何动机去改良它,只会用各种言辞去合理化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个一个去打破这些逻辑结下的野蛮果实,直到整体开始发生变化。

2. fanfanrat,回应《中国式军训:迷彩崇拜与威权国家的上行下效》

对一个学生而言,从军训得到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修正恐怕并没有作者想像的那么多。经历了军训,,在“汇报操演”的时候,校领导带着全体同学宣誓“忠于祖国和人民”的时候,气势排山倒海;宣誓到了“忠于中国共产党”的时候,竟然明显的沉默者众,声音锐减。真不知道主席台前的领导们心里会不会些许尴尬。

3. lisaW,回应圆桌话题《少年娘则国家娘?中国央视“开学第一课”引发众怒,你怎么看?》

把像“像女性”当作是对男性的否定,本身就又暗含对女性的否定,full of bias and discrimination…

以及如何定义“娘化”?男生精致打扮,穿中性服装,或阴柔的行为姿态?这种否定与焦虑实际上来自于性别政治的逐渐失控,商品社会带来个性自由解放,已经与革命式的无论男女都“阳刚”背道而驰,也与用“装饰品”来定义装扮的女性的传统道德分裂。

说到底,气质从来不仅仅是审美,而是性别的意识形态…所以战狼被拉来救国家的场,“乖男孩”的鲜肉偶像形象被拔高当作青少年榜样,网红女被炒作以至于更好用商品控制女性……

实际上,不需要对“娘化”产生焦虑,而是应该对呈现的形象“只有”娘化男生产生焦虑,审美形象单一化背后是无所不在的管控,毕竟剑眉星目、桀骜不驯的男性形象早已与“反叛”相联系,想要市场自发生产出既不违背上面,又能讨好观众的新男性形象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大家都又走起了轻松的捷径……

4. 孙嘻嘻、lumio,回应圆桌话题《少年娘则国家娘?中国央视“开学第一课”引发众怒,你怎么看?》

孙嘻嘻:成年人在网络上对“娘炮”的肆意批判,是否会影响孩子们,进而推动校园暴力?把自己对男性的审美价值强加给他人,说到底这还是一场自我意识的傲慢。

lumio:@孙嘻嘻: 您所说网络上对“娘炮”文化的批判是一种价值观的输送和主体意识的膨胀,这一点我不太赞同。

个体在社会化学习中所接受的所有概念是相互关联的,概念的捆绑有助于强化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像说到“巴西”人们会联想到巴西文化的热情、活泼和外向。虽然并非所有巴西人都是这样)。

其次,批判和歧视这两种行为并不一样,文化本身就是对价值观的规训,我反对歧视所有的亚文化和少数群体,但这并不给他们不被批判的豁免权,毕竟公共说理能有效促进社会理性和开化民智。最后,社会对于性别认同的建构是文化层面上发展出来的共同概念,如果每个人都不受文化影响我行我素的狂野生长,原子化社会下的中国文化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孙嘻嘻:@lumio: 对性别的认知建构是一种生理建构,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但是能够成为一种主流价值观念或者说成为从过去到现在的“共识”并不意味着不傲慢。之所以说他傲慢,是因为人们在批判的过程中完全忽视了真实的受害群体,尤其是小学阶段性征未发育成熟的学生群体中,那些女性化行为的男生往往会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而这种批判无意中助推着这类暴力行为。

文明的标准是由时代演进而改变的,所有的标准是由权力而定的。对待“娘炮”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在变化。有谁能给“娘炮”作出详细准确的定义?批判本身不是膨胀,但是把批判“娘炮”文化作为主流价值强加给群体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lumio:@孙嘻嘻: 您认为对“娘炮”的批判会助推校园暴力,但我认为校园暴力与性别认同和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认知只有部分相关性而非因果。

包容性别认同多样性的美国校园依旧蛰伏着校园暴力,另一方面,互联网上大量曝光的校园霸凌视频中的受害者特征是沉默寡言,与“娘炮”关系不大。更何况,逻辑上来说批判非主流文化现象并不是强加一种价值观,而是又一次形成社会共识的途径。

一个观点的诞生后(例如“娘炮”不好),反对者也会论述异见以形成意见的自由市场。您要知道任何价值观的输出(不仅仅是批判),如果没有充分论据就不会被受众认可。我认为此次批判反而有利于社会对于性别认同问题的聚焦,促进个体的反思,在观点的交锋中去寻找真谛,所以算不上单方面的价值观暴力输出。

孙嘻嘻:@lumio: 首先,助推作用并不是肯定直接因果关系,部分相关性也能起到助推作用,比如家庭教育不完全是孩子个性养成的全部因素,但是同样起到助推作用;

其次,美国同样蛰伏校园暴力,这是一种逻辑混乱,属于比差思维,而非针对问题本身;

另外校园暴力当然有很多种,你看到的“沉默者”非娘炮,当然存在,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他被欺者的存在,一个因针对一个果,若这种价值取向成为校园主流当然会助推对“娘炮”学生的暴力,而不是对其他人造成暴力。

最后,一种价值能成为主流是因为有支持他的足够论据和信服的人,而引起舆论的理性讨论能更清楚地辨真谬,这点我完全赞同,但是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娘炮文化”是否是主流价值?“批判娘炮”是否是主流价值?主流价值就一定正确吗?这才是应该辩驳的地方。

而且我认为你一直在偏离我最初评论的方向,我不是要阻止反对意见的产生,这不是一个自由主义支持者的行为,我反对的是,成人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孩子,比如校园暴力中认为某个学生或许阴柔而对他实施语言甚至肢体暴力,这已经不是一种合理的批判行为,包括微博上各路人马的“冷嘲热讽”,这已经不是批判,而是群体性的侮辱和冒犯。

lumio:@孙嘻嘻: 一个简单的问题:社会化过程中所有的概念和价值观,有哪一个不是成年人所授予的?批判不等于强加价值观,这一论点我之前就论述过了,批判和随后的公共说理是为他者提供意见参考。

正因为娘炮现象不符合主流文化的认同,所以才会被批判,一个是流行文化,一个是主流文化,两者有区别。主流价值观它不一定完全正确(在此您也需要对正确下一个定义,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正确吗?还是符合您认为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但它是整个民族在千百年实践中所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是形成公序良俗和社会道德乃至法律的基础。没有主流价值观会造成一系列问题,个体的身份认同危机,缺乏归属感,利益群体矛盾激化等etc。

您反对来自主流文化的批判这是您的观点,但您认为家长反对“娘炮”现象就是对这一群体的侮辱和冒犯是不是有点钻牛角尖了?整个事件没有任何报导说家长教育孩子要欺负“阴柔”的同学吧?其次,说批判“娘炮”就会暗示小孩欺负娘炮同学的逻辑和说宣传同性恋平权就会把小孩变成同性恋一样,为什么您一定认为小孩就完全被动地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言说内容,难道同性恋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就一定是同性恋吗?这里面的逻辑你也可以想一想。批判娘炮是合理的,您可以不喜欢,这就和会有人批判穆斯林和同性恋一样,这是他们的观点,只要他们没有攻击和鄙视亚文化群体,我都充分的尊重。

5. wei_shan,回应圆桌话题《少年娘则国家娘?中国央视“开学第一课”引发众怒,你怎么看?》

支持国家运行的根基是来自于父权,阳刚阴柔二分法其实是父权的障眼法,我们真正的战场在于父权为了巩固权力、控制他人而无所不用其极地从文化、性别、法律、教育、媒体去进行洗脑,排除一切不利于它继续运行的一切。女性主义所谈的“个人即政治”,如何从个人去思考性别流动的意义,性别流动绝非是在阳刚-阴柔如此僵化的体系中运行。

你可以走父权的捷径,选择做一只被驯服的狼,只是一旦被驯养后,你是狼或是什么,或许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6. 大闸蟹,回应《被性侵的女孩起诉了警察:维权的伤害远比性侵大》

维稳体制“成功”地将矛盾不断升级,将一起性侵案变成一出荒诞、严肃而让人心痛的《我不是潘金莲》。时至今日,参与维稳的校领导、导师、警察、领导们也被裹挟其中,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维稳经费为何一直高居不下,乃至节节攀升——缺乏最基本的是非判断,盲目压制事件的发展,关闭所有制度性的沟通渠道,最终让细小的火苗烧得不可收拾。

7. Dandirion,回应《被性侵的女孩起诉了警察:维权的伤害远比性侵大》

作为成长于父权环境而又关注性别议题的男性,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某一天自己亲爱的女性遭遇这样的伤害,自己应该怎么做。

最开始笃信“争取公道”才是唯一的“正确”,而后不时因为诸如本文所述的事件所展现出来的阻碍而退缩犹豫,怀疑往先未仔细审视过的“争取公道”是否只是盲信,也开始斟酌如何才能“争取到”公道。在思考 how to 一段时间后,很自然地就开始思考何为“公道”、自己想要的“公道”为何,以及为什么“公道”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一个样子?

私以为这个思考重心的转移颇为关键,我开始意识到诸多缠绕在现实生活当中的预设:对男女的期待、对何为对错的定义等。这些预设大都封装度极高——对其成立的理由我无法一目了然,或是不能理解、接受那些理由。举个极端的例子,作为一个业已成年、相对独立的男性,如果有女性在违背我意愿的前提下与我发生关系,我觉得自己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阴影——那为何女性则并非如此呢(如果我想象是女性遭遇此事,也会深感苦痛)?

经过上述思考实验我个人得出的解决方案是:帮助我亲爱的女性变得像我(男性)一样,方能最小化性侵可能造成的种种影响,将更多决定事情发展的要素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交由“公”道。因为在我看来,性侵造成的最严重的伤害,是对当事人内在自我的伤害。

更进一步,将这一概念的适用范围扩大,不仅限于“性”的范畴,而是主动地去了解去熟悉去掌握更多能决定自我、决定生活与生命的要素,应当会让女性——乃至是任何一个人——更坚韧、自信。

如果还能再进一步,那么上述答案将不仅限于提示“个人”可以如何“自强”,还要影响“个人”如何应对外界、应对“他人”。就像是《战争与和平》中那句话所说的:“如果坏人能聚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势力,那么好人也应该这么做。”

8. 塔森,回应《王晓东:刮起外交风波的沙特女性,与黑纱下的缓慢变革》

有女性自愿戴面纱和穿黑袍,和呼吁废除强制穿黑袍的法律并不相违。有人自愿,不代表所有人都必须要做。

另外,近十年西方女权主义者在学术讨论中,对面纱代表压制或赋权女性仍多有争执,只是在反移民的政治氛围下,认为面纱可以赋权女性的声音较少被听见。

无论是讨论西方或东方国家的议题,将“西方女权主义者”视为一个意见统一的群体,去和“东方女人/文化”做对立,都有简化问题、陷入东方主义僵局之嫌,也容易加大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9. 塔森、荷兰城记,回应圆桌话题《Facebook员工指其内部立场不容右翼,“政治正确”是否压倒“言论自由”?》

塔森:言论自由必须以不侵犯他人人权为前提,因此仇恨言论自然不在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谓右派应该思考的是,除了反射性的排外、仇恨,还有没有更有建设性的论点来反对多元文化主义和移民政策。

同样地,左派对于右派的论点也不能一味用鄙视的方式驳斥,如此只会让双方的隔阂更深,言论更走向极端或非理性。比如在收容难民政策上,某些右派的论点对于打击人蛇集团是有其意义的,只是大多时候被仇恨言论掩盖了,失去讨论的机会。

荷兰城记:美国的宪法修正案对仇恨言论的允许又恰恰是支持言论自由的精神在指导。但是在欧洲比如荷兰、德国等国公开地对某一个群体的仇恨言论是触犯法律的。仇恨言论并不必然以侵犯人权为前提。

10. 阿拉比、JoeHK,回应《专访潘毅谈佳士工运:以“社会主义”摸索如何跨越“资本主义”》

阿拉比:我实在无法想像如何能有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生活模式?事实正好相反,以超越资本主义的名义,佳士科技事件相关的工人、学生都已经被打为敌对势力。我很好奇,这些学者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从何而来。

JoeHK:回应阿拉比,“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圣经希伯来书11章1节

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推陈出新,就是有理想的人都不愿固步自封,宁愿在跌跌撞撞中向著难测的未来一步步迈进。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信仰比相信资本主义更加著迷。但这个信仰旨在告诉我们一路要相信丛林法则,人要与禽兽无异,弱肉强食。但明明人与禽兽是有很大区别的。人懂分别善恶,而且创造力非常高超。

虽然我不知道社会主义是否资本主义的另一条出路,但我肯定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都不是只可以二择一的选项。我更期待有另一个选择,不只著眼于眼前的限制而一定要二择其一。就算不是二择其一,但如果只可以在一箱烂苹果中选一个不太烂的,那对我们人类(而非禽兽)是非常可悲的!

阿拉比:楼上诸位,有理想当然是好的,但是我觉得在中文语境中,不是特别适宜把这种美好理想叫社会主义,并和资本主义对立。一是苏式共产主义的理想已经被证明破产,社会主义在中国造成了20世纪最可怕的人间灾难。二是当今社会主义的定义被中共所垄断,坚持社会主义不免变成坚持当今的权贵资本主义,并打压如佳士科技的真左派。三是100年来各国发展的历史已经说明,只有在有法治和宪政,有权利和私有财产保障的国家,才有自由和财富,才有美好的生活。所以,空谈一个社会主义名词没多大意思。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