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广场

他们在读端三年来的故事,兴许,也是你的故事

端传媒三周年概念影片:我们都是说故事的人

端传媒三周年概念影片:我们都是说故事的人。

端传媒三周年概念影片:我们都是说故事的人。图:Tseng Lee / 端传媒

端传媒

刊登于 2018-09-02

#端三周年

三年前,一篇名为《漩涡里的人,有责任说出漩涡的样子》的发刊词在两岸三地的社交媒体平台传开。端的故事,也在那一刻开始。

彼时,香港正陷于“后雨伞时代”的疲惫之中。与香港对应,爆发于 2014 年的台湾太阳花学运一直在搅动著台湾社会。对岸的中国,是种种行动背后,那头房间里的大象——没有人想谈起,但也没人躲得开。

三年过去,漩涡的样子比想象中更复杂、凶险,甚至连我们自己也卷入其中。迈入第四年,端传媒想要写什么文字?说什么故事?我们邀请了 12 位端的朋友,在香港、台湾、中国,朗读端的文章段落。一点一点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我们在海绵上,渐渐打出了实体。

当理想投入现实,是不是不可避免要面对妥协和改变?

2015年12月30日,书商李波在香港突然失踪,事件之后的这一年,在香港,只要经营和中国有关的政治出版物,所有人都感受到彻骨严寒。

普通中国网民感知到的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与外部世界壁垒森严、舆论空间日趋片面、公共讨论萎缩,娱乐信息当道的独立王国。当网络创业潮热烈涌现时,公共媒体却逐一走向末路。究竟是互联网改变中国,还是互联网被中国改变?

我们写作,做文化的人,很难同时兼顾三件事。一是理想原则;

作者不敢写;

二是说真话;

印刷厂不敢印;

三是政治的有效性。

书店不敢卖——甚至网购也会被抓。

有些年代,也许能全部兼顾,但有些时代只能兼顾两个,就不错了。

曾经在香港风光了二三十年的禁书产业,一两年间,几近灭顶。

我们现在,好像又遇到了一个三者无法兼顾的时代。

青春是你慢慢长大,进人成年人的世界,这名年轻人向现实妥协,他开始有口难言,也无法避免做自己昔日批评的行为。

多年来的全球化荣景,到了收割期才忽然发现一切是一场梦。

即使回归20年,这里的人对香港自身,对中国大陆,依然不够了解。

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相应于仿佛骗局的主流价值,产生了现在这种虚无厌世的声音。

在她看来,去加深认识是改变的基础,因为“作为知识份子,我们别无选择。”

当你发现连热血与愤怒都已经无用,最后只能跳脱出来。

今天我们看不见出路,明天的他和她,或许能。

我当然了解,这个社会,大家都现实,但是,有没有可能,我们的现实,能不能不要那么短视?

只要我们都在他和她心里,种下一粒明辨是非、追求公义的种子。

随着一年一季收获,一次一次修正,慢慢往期待的“好”去接近。由互动产生关系,习惯积累成文化。没有大资源,小人物们只好自立自强,凭着创意与行动力闯关。

一个真正成熟的民主制度,能带给每位公民“我愿意承认我犯过错”的思考,且大家都知道检讨是为了向前,这种民主较有助于达成共识。

取暖的好处当然是你很壮胆,因为这条路很多人和你一起走。可是,你也会因为怕这个温暖不再出现,就有所顾忌。我们应该在每一件事情上忠于自己的良知。

我想要说的信息很简单,我希望经历迷茫、低潮的人,看到自己并非唯一身处其中的,从而得到力量和安慰。

在诚恳地审视自身、人群与社会时,既有历史的宽阔视野,又能进入幽微的生命细节, 从而让我们在观看他人的故事,以至于连结到自身的生命经验时,得到触动、反省与鼓舞。我们因此不称自己是艺评者或小说作家,而是“说故事的人”。

文章列表

(按出场顺序;个别段落根据朗读节奏经细微编辑)

朗读者

(按出场顺序)

  • 纪录片导演 林子颖
  • 漫画家 尊子
  • 记者 闾丘露薇
  • 作家 陈冠中
  • 企业家 童子贤
  • 唱作人 Serrini
  • 艺术家 游静
  • 香港立法会议员 张超雄
  • 作家 刘克襄
  • 出版人 颜择雅
  • 玄奘大学教授 释昭慧
  • 媒体人 梁文道

制作:梁诗聪、陈焯辉、林振东

配乐:袁敏聪

脚本:端传媒编辑部

企划:徐小童、张永欣

鸣谢:序言书室、余波未了咖啡厅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