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深圳佳士工运

专访潘毅谈佳士工运:以“社会主义”摸索如何跨越“资本主义”

潘毅:我不想美化过去,过去有很多不足,推行过程中也出了很多问题,但那些正正是“民主实践”的问题。

长期研究中国劳工状况的香港大学社会系教授潘毅,曾发起“全球学者”公开信、征集学界连署支持深圳佳士科技公司工运及声援运动。

长期研究中国劳工状况的香港大学社会系教授潘毅,曾发起“全球学者”公开信、征集学界连署支持深圳佳士科技公司工运及声援运动。摄:林振东/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符雨欣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8-09-07

#深圳#深圳佳士工运#潘毅

深圳佳士科技公司工运及声援运动,自今年5月开始酝酿,但到8月24日,行动遭警方清场,公安在北京、惠州共抓捕50人。当晚,内地官方媒体“新华社”及(隶属广东省委的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旗下的《南方都市报》,分别发布“维权事件的背后”“维权事件调查”两篇报道,为事件定性,称佳士工人的维权行动是“寻衅滋事”,并受“境外势力”煽动和组织。

长期研究中国劳工状况的香港学者、社会学家潘毅一直关注事件,她曾发起“全球学者”公开信、征集学界连署支持。与端传媒记者谈到这次工运,潘毅特别强调,工人诉求合理、抗争“主体性”突出、“新工人”作为一个阶级已然释放出“成熟”的信号。她呼吁官方转变思维,正视工人主体意识的增强,解决劳资问题中的长期矛盾。

潘毅对声援工人的“左翼青年”持赞赏态度,感慨他们勇气过人。她希望大众能理解运动的抗争形式,并试图厘清运动中各种力量、思潮的结合。在访谈中,潘毅总是强调“工人”才是主角,对于外界广泛关心的、运动中出现毛泽东像、毛派语言等现象,她不十分在乎:“学生用的语言确实比较旧,像‘人民民主专政’,但他们是指资产阶级对‘我们’专政,‘我们’要反这个专政⋯⋯我觉得不需要太纠结于这些词汇问题,根本不是这些问题。这件事,最终还是工人的问题。”

而归根究柢,促成潘毅一直以来的学术旨趣、研究热情,让她把自己与劳工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这样一个理念:“社会主义”是去摸索如何跨越“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历史实践,“资本主义”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由“社会主义”来解决。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