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台灣
深度、專業、在地,多元報導盡覽台灣社會真實脈動。
流亡導演應亮:異鄉人如何得自由,孩子知道答案
應正念自在可愛揮著「正念世界」的國旗,沒有國籍疆界,不須護照簽證,想去哪便劫機前往,瀟灑降落⋯⋯
入圍金馬的香港移台年輕人:陳瀚恩,作為少數,我們如何看待多數?
「當你忘記絕望這件事情,甚至你忘記自己會絕望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絕望。」
北京進口封殺令下,誰來解救萬噸台東釋迦?
中國海關暫停從台灣輸入釋迦和蓮霧,掀起繼鳳梨之後另一次水果滯銷恐慌,惟釋迦比鳳梨更依賴外銷,果農們今次又能否躲過危機?
評論|
一個教會,兩個中國:拜登的「美國優先」與梵蒂崗的「中國夢」有何潛在衝突?
講了四十多年的台梵斷交話題再度點燃,背後是拜登「重返亞洲」的戰略,教宗的中國福傳夢──還有美梵「神聖聯盟」的瓦解。
異鄉人:我走過的歐洲墳地
歐洲的墓園風景優美,甚至適合談情說愛,同時也在提醒我們那些灰暗的歷史。
巴代:不愉快的記憶,原住民在台灣影視劇中的變與不變
原住民本身甚至接受了這些被觀看的視角,自我否定以致可能產生精神人格分裂危機,影視強大的親民性,絕對是其中的主兇。
黃土水的美學為何打動我們?《甘露水》與塵封的半個世紀
雖然令人想起西方名作,但黃土水雕刻的少女身形,卻完完全全屬於東方亞洲女子的身材尺度,和氣質樣貌。
台灣東港迎王 一個鄉鎮的諸神巡禮
八天日夜的祭祀慶典,吸引上萬旅客居民參與,諸神眾生,相逢於横街窄巷,為平静的東港鎮添上濃墨重彩。
謝至德:香港攝影師在台灣公路上的命運逆轉
「我的根在香港沒錯,但從歷史上來看,香港人是『遷徙命』,我們從來都沒有根,回歸前沒有,回歸後也沒有。」
評論|
北京在聯合國取代台北的決議,是如何在50年前被通過的?如今有什麼法律效力?
只要中國不同意台灣參與,2758號決議確實「合法地」卡死了台灣人民希望以現在的「國格」參與聯合國及其下屬組織活動的路。
義大利紀錄片婆婆:用鏡頭照亮願意挑戰結構的人
她拍攝的對象,總在做著「重複」的動作,也總在「祈禱」某種看不見的力量⋯⋯
評論|
周芷萱:女體與慾望——網紅小玉謀劃AI換臉色情片背後,老司機們的暴力
男人傷害女人、女人也為難女人。
1
...
63
64
65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