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戰爭的漫長陰影:以色列的戰略困境與戰後加沙的重建難題
以色列尋找安全夥伴的可行性渺茫,繼續單方面撤退不可接受的前景下,對加沙的重新佔領成為戰後最可能的情況。
一場事先張揚的襲擊:以色列國內政治的動盪,如何令哈馬斯看到可乘之機?
當以色列反對派僅僅批評內塔尼亞胡和他的新盟友,卻對維持軍事佔領和殖民的行為熟視無睹時,他們能改變巴以關係的暴力循環嗎?
耶路撒冷現場:到處都是密不透風的邊界,和分割一切的牆
戰爭開始前,我在巴勒斯坦西岸經歷了突發的催淚彈投擲事件。接著,無預警的戰爭開始了。
導演足立正生專訪:自稱恐怖分子的行動者,自嘲為日本公務員的電影人
他打動過一代日本人,參加過赤軍,被沒收護照,如今拍了一部刺殺安倍的劇情片。
後反恐時代、「大迂迴」與未完成的革命:走向新「冷戰」的中東世界
革命已成往事,革命尚未完成。
巴勒斯坦沒有新聞:約旦河西岸的生與死
在這裏,年輕人要絞盡腦汁才能說服自己活下去,又很容易放棄一切,作為驕傲的抵抗者死去。
北敘利亞戰地手記:羅賈瓦,被入侵的烏托邦
在被土耳其入侵的北敘利亞庫爾德「羅賈瓦」政權裏,那些追求烏托邦的外來者終究會離去,北敘利亞住民們則期盼回到一種可忍受的日常秩序。他們擔心被世界遺忘,卻並不指望成為地球的焦點。
張育軒:街頭抗爭、總理請辭,黎巴嫩的危機才剛剛開始
儘管民眾強烈要求,但政治人物其實不樂見「推翻重來」,這不單純是因為不願放棄權力,也是因為在黎巴嫩政治體制和國際處境下,難有理想的解決方案。
圖解新聞:土耳其介入敘利亞──與庫爾德恩仇錄
10月9日,土耳其軍隊開始越過土敘邊境,向敘利亞北部進軍。這場軍事行動被土耳其官方稱為「和平之泉」(Peace Spring)計劃。
劉燕婷:土耳其為何發兵北敘利亞?
土耳其意圖在敘北獲取安全利益,同時藉此重拾民心,以恢復人們對往昔帝國榮景的信心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