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國際深度

巴勒斯坦沒有新聞:約旦河西岸的生與死

在這裏,年輕人要絞盡腦汁才能說服自己活下去,又很容易放棄一切,作為驕傲的抵抗者死去。

2017年6月9日,兩名巴勒斯坦青年企圖越過卡蘭迪亞的邊境,前往耶路撒冷。

2017年6月9日,兩名巴勒斯坦青年企圖越過卡蘭迪亞的邊境,前往耶路撒冷。攝:Abbas Momani/AFP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劉怡 發自耶路撒冷

刊登於 2019-12-03

#深度中東#中東政治#巴勒斯坦

【編者按】剛剛過去的11月29日,是聯合國的「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1947年的這一天,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在巴勒斯坦設立一個「猶太國家」和一個「阿拉伯國家」。但70年過去,在網上查找巴勒斯坦的地圖,整個國家被分為兩部份,一小塊海岸邊的,是長年被圍的加沙地帶,另一塊大得多的,靠近和約旦邊境的,是「約旦河西岸」,而這裏的大部分土地,又事實上是以色列控制。「兩國方案」今天顯得愈發遙不可及,而在自己土地上沒有自主權利的人民,又是如何在這裏生活的?戰地記者劉怡在今年走訪了約旦河西岸,記錄下高牆下的人的生存處境。

當隔離牆、檢查站以及無休止的暴力活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再去區分「戰爭」與「和平」已然顯得可笑。在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1929-2004,巴勒斯坦解放運動領袖)去世15年之後,約旦河西岸成為了中東地區一個既不足以被視為國家、又無人會去吞併的特殊存在。

班克西(Banksy)在伯利恆隔離牆南面投資興建的這家旅館,相當戲謔地化用了老字號豪華酒店品牌華爾道夫(Waldorf)的諧音,喚作「以牆圍之」(Walled Off)。前台提供的入住手冊驕傲地宣稱這「可能是全世界視野最差的一家旅館」——所有10間客房的陽台都正對着3.6米外的混凝土隔離牆;在眺望到耶路撒冷的夜景之前,你的視線必須首先劃過4到8米高的圍牆、鑲嵌其上的帶電鐵絲網以及外形猶如潛望鏡一般的以色列國防軍瞭望塔,並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填滿整個牆面的彩色塗鴉。前廳一角的一間暗室裏端坐着一具與真人等大的英國紳士蠟像,主人公西裝革履,右手緊握鋼筆。訪客們按動電鈕,鋼筆便會自動在面前的白紙上留下一個歪歪斜斜的英文簽名:阿瑟·貝爾福(Arthur Balfour)。

位於伯利恆隔離牆南面,由藝術家Banksy投資興建的圍牆酒店 (Walled-Off Hotel)。
位於伯利恆隔離牆南面,由藝術家Banksy投資興建的圍牆酒店 (Walled-Off Hotel)。攝:Hazem Bader/AFP via Getty Images

和從未公開身份的街頭藝術家班克西一樣,貝爾福勛爵來自英國。1917年11月2日,他以戰時內閣外交大臣的身份致信英國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袖羅斯柴爾德男爵,代表英國政府承諾「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民族之家,並會盡力促成此目標的實現」。蠟像手中的鋼筆還原的,便是貝爾福在那封信函上的簽名。一般認為,這份《貝爾福宣言》揭開了猶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區大規模移民的序幕,併為隨後以色列國的出現乃至中東地區一系列暴力衝突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班克西的圍牆旅館,正是為紀念《貝爾福宣言》發表100週年而興建。在此之前,這位年輕藝術家在西岸創作了一系列以反戰為主題的街頭塗鴉形象,例如擲花示威者、穿防彈衣的和平鴿以及對以色列大兵搜身的小女孩,在歐美世界收穫了相當高的知名度。旅館的選址最終被確定在1996年建成的拉結墓隔離牆附近;長牆面向伯利恆市區的一側,如今成為了全球來訪者揮灑塗鴉興致的俱樂部。

「你們把暴政的象徵物弄得太像一件藝術品了」,我的阿拉伯司機艾哈邁德不禁抱怨。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