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前浪——繁盛抗爭中,鋪展的學運組織與青年行動者網絡太陽花學運十週年

太陽花前浪——繁盛抗爭中,鋪展的學運組織與青年行動者網絡

先前互信合作的基礎,累積到318成為板機般的機制,然後「砰」一聲,組織、運動、民意都往不可控的方向爆發了。

從二二八到三一八:楊翠、魏揚對談台灣青年的百年反抗

從二二八到三一八佔領國會運動,這幾個世代的年輕學子發起行動,為的都是爭取民主、奪回台灣人的主體性。

向陽背雨:佔領立法院七年後,台灣青年的時代考題

七年前,曾在街頭與彼此擦肩的三位青年:魏揚、陳廷豪與黃捷,都各自交了一份給「理想」的答案卷。

我們的青春,到不了台灣

「其實台灣很像那種最糟糕的前任──越喜歡就越需要遠離,但越遠離卻又越喜歡。雖然離開了、有距離了,但重新審視的時候,隨便一個小事情還是能讓你非常懷念。」十年前來台的陸生林恆鋒如此說。

兩岸停火四十年:和平的假期

四十年來的中、美、台賽局框架是否真的會在當今有所變動?兩岸之間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

回應劉華真:實質民主的前提是公民社會,但公民社會的認識基礎是民間社會

最近的公投與縣市首長的改選,都衝擊著我們自稱的「同溫層」。而劉華真教授的訪談,點醒了我重要的兩個概念,一個是實質民主,另一個是民間社會。

劉華真:我們應該趕快忘掉三一八學運

五年前的今日,台灣爆發佔領立法院24日的三一八學運。站在五週年的地標上回望,台灣社會走過了怎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