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同志平權案主李亦豪:喪夫後,我要捍衛「我們是家人」的事實
他每天帶着102頁的法庭判詞到處走,那對他和過世的丈夫來說是一個擁抱與肯定。
容易受傷的漢人與他們的焦慮產地:在2023年的台灣如何談論種族歧視?
「當代原住民真的很忙,忙著文化傳承、忙著生存賺錢、忙著四處陳抗,還得面對歧視。」
「柯文哲就是一個集合體」——她在遊行中手持柯文哲「歧視女論」而被網暴
假若我們不反抗,社會就會以為這類歧視言論理所當然。
V太太:台大經濟系學生政見歧視爭議,「講幹話」與「長不大」作為一種特權
講幹話與「長不大」,其實都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權,是只有擁有特定身分與資源的人才享有的自由。
國泰歧視風波:兩天內,一宗小紅書投訴如何升級至香港特首的痛憤?
一邊歷數在港遭遇的冷眼和不耐煩,另一邊則情緒壓抑,充滿憤怒和不安。國泰事件同時點燃了兩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