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東南亞
東南亞華語勢力在金馬:因為中國電影不來了,他們才被看見嗎?
其實,星馬的電影創作者長期以來都在華語電影圈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並非因為中國電影的無法參與而崛起。
巴迪族集體死亡事件背後,被「現代生活」吞噬的家園
森林資源為馬來西亞帶來巨額利潤,但依靠森林過活的原住民被遠遠拋下。若不是這一次的集體死亡事件,人們大約已經忘了巴迪族人。
2020金馬獎全局預測:別忘了一個獎項最重要的
《消失的情人節》贏面不大?黃信堯的獨白仍有用?香港電影佔了議題便宜嗎?《孤味》是「國民電影」?
越南政治改革觀察:「越南模式」會走向民主化嗎?
和中共相比,越南共產黨的中央組織更為分權,但越南政治會隨經濟發展而走向民主制嗎?
民主的幻滅或時勢的必然?光環蛻去的昂山素姬迎來2020大選
2015年席捲全國贏得勝利的昂山素姬,在2020年面對的是更多的問題和崛起中的反對力量。
誰「誹謗」了新加坡總理?
因為在臉書轉發了一條新聞連結,他被李顯龍起訴誹謗。在他身後,是一長串被吿誹謗的人和媒體,至少兩人因無法賠償而破產。
獨裁政權下電影人怎麼做抗爭:泰國導演薩波.齊嘉索潘
在軍政府威權統治下,創作者敘事手法太直接,會直接面臨被審查下場,但若太隱晦,意涵又難以被觀眾解讀。
評論|
「沙造長城」、反艦導彈與「要塞艦隊」:21世紀的中美海上競爭邏輯
圍繞中國海上力量崛起展開的中美兩強試探與互動,歷經21世紀初的十多年沉浮,呈現出嚴重的觀念誤區以及心理偏差。
泰國觀察:學生與紅衫軍的潛在結盟,能否改變一個深層不公的國家?
「那些慣用冷戰思維的統治者應該重新思考現狀,學會傾聽年輕人的聲音,愛這個國家不是老一輩人的特權。」
水炮車、防暴警與傘陣:軍政府驅散示威者的曼谷夜晚
「希望全世界都在看着這裏」,示威者在曼谷警方清場後撤退,但對峙沒有緩和的跡象。
評論|
馮嘉誠:紅黃衫軍之後,奶茶世代如何對抗敗壞政治?
整場社運強調的中心思想是「自主」,甚至是年青一代從老一輩中奪回的,涉及生活日常的話語權。
評論|
南海衝突與台海危局——中國對外開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中國開啟或捲入戰爭的機率問題上,最大的風險其實是北京的認知。
1
...
11
12
13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