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東南亞
誰在害怕歷史:民主化三十多年後,菲律賓為何選出一個洗白戒嚴史的總統?
沒有受過歷史教育的一代,偏偏就是最容易接觸到假新聞的一代。
在台菲律賓移工的疫時生活:隔離、禮拜與虱目魚酸湯
她不知道隔離所的設備如何,不知道病情會不會惡化;更重要的是,她不知道無法上工的隔離期間,公司還會不會發工資給她。
革命太易,改革太難:菲律賓戒嚴倖存者看獨裁者回朝
「我們只能前行,不能真的回到過去,儘管那不是一條直路,沒有人能真的一直活在謊言裡面。」
菲律賓現場:獨裁者回朝的陰霾下,反毒戰受害者家屬等了五年的一場葬禮
「這場大選關乎國家的未來,關乎這些受害家庭的公義,也是一場道德之戰。」
評論|
書評:《強鄰在側》,緬甸邊境國家/國族建構的破碎,是如何形成的?
緬甸至今也只不過是「未竟的國家」,「緬甸人」也僅是「未竟的國族」。
評論|
《不平等的樣貌》:一本探討新加坡貧窮的民族誌,如何戳破國族論述的假象
新加坡的福利制度並不以「普及」為最終目標,反而是「篩選」。
【Plus會員季度圓桌】當社運退潮,威權再臨,紅線下的記者如何繼續做新聞?
他們的經歷又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缺電的小島、重度依賴煤炭的印尼和不再投資海外煤電的中國
去煤是全球趨勢,但能源貧窮卻無法隨之得解。
越南、中國、菲律賓、印尼、大馬:沿南海而生的普通漁民,掙扎在爭端前線
在我們和他們、合法和非法、守衛和入侵之間,這片總被稱作全球最富饒的海域,還能許諾多久的未來?
【長篇調查】死在中國遠洋漁船上的印尼漁工
誰把他們送上遠洋漁船?誰害他們患上怪病至死?誰令倖存者一無所獲?
評論|
江懷哲:艾奎諾早逝,迷途的菲律賓自由主義陣營何去何從?
作為菲國自由主義陣營的代表,艾奎諾也無法擺脫醜聞對其正面成績的侵擾,及重要新聞如香港人質事件上表現失格帶來政治聲望衰落。
評論|
劉忠恩:軍方解散全民盟後,緬甸人民、平行政府的未來?
或許可以慶幸的是,平行政府雖然還未真實地領導緬甸,卻似乎正在動搖曾固守在緬甸政治中心的種族民族主義。
1
...
9
10
11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