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鑽石山商場殺人案:在「隨機」之外,我們可以自由表達性別和親密關係嗎?
對於同性情侶遇害,為什麼我們連懷疑都沒有?
評論|
鄧建華:在「正常化」時期閱讀哈維爾
樂觀與悲觀,都可以與結果無關。
評論|
喬瑟芬:台灣遲來的MeToo浪潮,民進黨性騷事件何以成漩渦中心?
為什麼長久以來,大家都「聽說」過某些事,卻無法讓這些人付出代價?
評論|
簡中互聯網上的激進男權:孫吧人,是什麼人?
男性聯盟和女權運動的根本差別:前者擔心的只是自己的男性特權被剝奪。
評論|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正常人吃不飽不會踢冰箱,但母乳哺育BB就會這樣
在親職這條路上,餵哺母乳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份,它有醫療上的價值,而非道德上的價值。
評論|
中港台青年大對談:我們討論六四,因為它是關照當下政治的過去
「我們不能回歸正常,因為正常正是問題所在。」
評論|
葉蔭聰:國泰風波,「反歧視」成為最方便的政治鬥爭工具
把想像中的「他們」鬥倒便好了?
評論|
埃爾多安再次連任土耳其總統,會為全球「新冷戰」增加何種趨勢?
埃爾多安的土耳其在海外擁有超過其實際上國力的巨大影響力。
評論|
V太太:台大經濟系學生政見歧視爭議,「講幹話」與「長不大」作為一種特權
講幹話與「長不大」,其實都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權,是只有擁有特定身分與資源的人才享有的自由。
評論|
面對2024美國大選,共和黨的困境和無法擺脫的「黨領袖」特朗普
贏得了共和黨初選的人大概率贏不了大選,有可能贏得了大選的人在初選中壓根沒戲。
評論|
美國會走向內戰嗎?——「新白人意識」的興起,與民族國家的帝國轉向
美國白人意識的上升並不簡單是一個階級現象、地理現象,而是一個整體現象。
評論|
泰國大選:奶茶世代怎麼選,泰國終於「前進」?
一場見證泰國政治範式轉移的選舉,以及前往變數滿途的航程。
1
...
31
32
33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