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泰國大選:奶茶世代怎麼選,泰國終於「前進」?
一場見證泰國政治範式轉移的選舉,以及前往變數滿途的航程。
評論|
中國干預加拿大選舉爭議的來龍去脈,以及背後更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不論從中國移民到加拿大的人是否對加拿大本國的政治感興趣,他們的生活將不得不被捲入未來的政治議題當中。
評論|
對男性,是團結還是放棄:五年後,中國#Metoo新一頁帶來的策略難題
這種悄然發生的策略變化,是一個頑固的性別權力結構下的女權運動所要遭遇的必然。
評論|
中國職業教育的困境:強制性的分流安排,與被污名化的職校學生
職業教育同時面臨着「政治上拔高」和「社會上污名」的迥異處境。一方面倡導「製造強國」,一方面是技能型人才嚴重的年齡斷層。
評論|
中國#Metoo運動又一站:文化界的昨日舊夢和取消清算
與女性主義親近的文化工作者被指責性騷擾。在否認、道歉之後,#MeToo運動的未來將會怎樣?
評論|
參與式審查:網絡舉報、酷兒粉絲與中國耽美文化商業化的特殊結合
所謂「參與式審查」,是指網絡上的個人或群體,在國家政策和數字平台設計的推動下,積極地參與分散性審查的行爲。
評論|
庫爾德女性走出家庭,拋棄國家,參軍之後,自治自主了嗎?
庫爾德女性始終身處前線。對她們來說,女權是什麼?
評論|
「中美國」的崩塌:新冷戰是資本競爭的衝突,無關意識形態?
如果不是習近平執政,而是一個更加自由化的中國政府,是否能夠避免中美對抗?
評論|
李峻嶸:香港冰球隊播錯國歌風波,國家尊嚴的演繹、執行與圓場
大半年來,香港體育界似乎跌入國歌詛咒。
評論|
林子立:雙英出訪的美中代理人之爭,與馬克龍的「第三極」強權夢
台灣當然可以疑美,應該跟美國溝通台灣觀點的價值與利益,而非將自身的命運,交給一個政體、價值、信仰完全不同的威權國家。
評論|
從「香港之光」到「港女」:首個香港AV女優出道,被任意門的身分政治
「我們終於有一個香港女優了!」當人們慶祝這件事的時候,是在慶祝什麼?
評論|
誰是廁妹:網絡暴力、少女「戾氣」,與缺位的關懷
比起抨擊青少年「純粹的惡意」,青少年為什麼會產生惡意才是更值得探究的問題。
1
...
22
23
24
...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