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評論
評論|
賴奕諭:反美親中?杜特地政府為何鎮壓反美抗議者?
杜特地的外交表現,遮蔽了少數族群和菲共抵抗政府的歷史,與正在進行的和平談判。
評論|
日吉秀松:安倍布局延長任期,以利推動修憲?
目前所有的形勢都有利於安倍改寫歷史,安倍豈可忽視這一現實?
評論|
鍾劍華:北京港府羅網齊下,青政送上門劫難逃
從種種跡象看來,9月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開始前,中央似乎已經定下目標,就是不能讓有港獨色彩的參選人有任何機會。
評論|
嚴薔:鴨脷洲口音的「支那」,與遍尋未獲的反帝國語言
夾在兩大帝國之間的香港政治,似乎從來沒能真正敘說過自己的苦難和無力。
評論|
沈旭暉:新加坡大使筆戰《環球時報》,與新國精英的態度
新加坡媒體朋友私下說,收到不少「熱心華人讀者」大罵新加坡立場的短訊、投稿,這在新加坡立國以來,幾乎前所未見。
評論|
希拉莉的閉門演講,透出對中國的戰略思維
與杜林普空洞的外交政策相比,希拉莉對中國情勢有着遠為完整的認識。
評論|
徐子軒:等待君主的泰國,脆弱的國際地位
從各種有形的數據都顯示,泰國正步入衰退,或者說進步的速度落後於他者……
評論|
孫筱樺:六中全會在即,王岐山會留下什麼政治遺產?
隨著今年68歲的王岐山接近他政治生涯的終點,這名中共黨鞭即將留下的,是一個重新向原教旨主義靠攏的執政黨。
評論|
包淳亮:告別棋子,杜特地與洪秀柱的抉擇
在這個快速轉變的時代,美國愈來愈可能「和台灣說再見」的時代,政治家承擔著審時度勢的更大責任。
評論|
劉璧嘉:我被強姦,但不是你們腳本中的受害者
局外人的忿忿不平與緊張兮兮,只會逼著受害者把自己的經驗閹割──而那對自我理解、自我成長與身心復原,是巨大阻礙。
評論|
馮嘉誠:軍方、民望、分離主義──泰國王儲眼前的荊棘
如果王儲在短時間內無法建立個人威望、在軍方及王室中扶植盟友勢力,泰國近十年間的「衝突─危機─政變─修憲」的惡性循環一定會變本加厲。
評論|
陳尚懋:我在曼谷,見證泰王辭世的騷動
整個晚上,曼谷的氣氛詭異,路上一片寂靜,除了偶而傳來警車、救護車的警報聲,搭配著電視的黑白畫面……
1
...
183
184
185
...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