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從「祖國母親」到「中國爸爸」:國家主義的形象,是如何在家庭隱喻中演變的?

「我們都說祖國媽媽,那祖國爸爸去哪了?」「有人說祖國爸爸去買禮物了,有人說祖國爸爸扛槍保衛祖國媽媽了!」

最近幾年裏經常瀏覽微博或小紅書一類社交平台的讀者們,對 「祖國爸爸」或「中國爸爸」這樣的提法應該並不陌生。將中國稱為「爸爸」的做法開始流行於2016年前後,在某種意義上象徵了近年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興的國家-家庭想象。而自20世紀以來,關於中國國家的想象,一直是通過另一種家庭隱喻傳達的,那就是「祖國母親」。作為一種不區分名詞陰陽性的語言,中文裏對國家的形象所添加的性別修飾,能夠幫我們解讀人們如何理解國家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以及人民又在國家「大家庭」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近日,來自波士頓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兩位學者在《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學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討論中國民族主義話語中的性別想象。文章試圖分析,「祖國爸爸」這一新興的網絡用語的隱形(或者不那麼隱形的)含義:人們對國家、以及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有了哪些新的理解?這些新的理解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形成的?它與傳統的「祖國母親」敘事之間有什麼聯繫?經作者授權,端傳媒將該文章編譯為中文,希望能讓更多中文語境下的讀者參與到關於這些問題的討論中來。

祖國母親:全球共享的受害者敘事

在這種敘事中,被男性化了的公民們被「祖國母親正在受難」的號召所鼓舞,而這個母親本身卻不具有革命的主體性。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16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大東國歷險記表示:

    伦敦政经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旗下有一个学术刊物叫作Nation & Nationalism,这个刊物最近刊发了两名华人“学者”的论文,其核心观点是中国的民族主义叙事已经从经典的“祖国母亲”变成了“祖国爸爸”,这种从“女性化”到“男性化”的转变正说明了中国的舆论场将女性形象与被动消费相绑定,潜移默化地剥夺女性参政权。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推特华人圈网红,和很多左翼公知混得很熟,所以经过几轮转推这篇论文竟获得了五万多次浏览,可说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也正因其如此“火爆”,我才在冲浪时偶然读到,一读之下发现作者对中文文法和我国近现代史几乎毫无知识,低级错误连篇,更要命的是这篇“雄文”的大前提根本不成立:试问中文互联网上有多少人用过“祖国爸爸”这个词?至少我没有碰到过一次。为了确认这不是我的主观偏见,我特意使用多个浏览器对“祖国爸爸”“中国爸爸”等词进行反复检索,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与之相较,“祖国母亲”仍然是当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最深入人心的词汇之一,但在作者口中却已“过时”了!这篇“雄文”通篇没有给出任何数据,却一口咬定如今中国的国家形象已然“男性化”,还乱引了一通福柯、德勒兹进行煞有介事的“分析”。这起学术丑闻其恐怖之处大概有以下两点。第一,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蓄意学术造假。原作二人都是中文母语者,常年使用中文互联网,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论文”通篇都在胡说八道,所谓的“祖国爸爸”完全是他们的生硬杜撰,而他们从这个杜撰出来,进一步论证中国人不仅视祖国为“爸爸”,更视其为对自己构成性征服的“干爹”(sugar daddy,全文出现三次),就已然属于心理变态者的狂人呓语,此处不赘。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明目张胆地胡编呢?答案当然是为了骗发表、骗经费、骗职称。他们的核心论述完全迎合了西方学界当下的女权“显学”,至于学术纪律之不可侵犯的底线,就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了。第二,这篇文章在海外华人学术圈中经过五十多次转推,获得了高度关注;转推者全都揣着明白装糊涂,通过在舆论闭环中互相吹捧完成利益勾兑。
    转自梁惠王的云梦之泽微信公众号

  2. 感谢分享,我也觉得这是一篇很有启发的好文章。不过还是觉得现象描述的比例偏多,分析部分偏少了。结语部分如果加入对未来的展望也能让文章结构更完整一些。

  3. 之前沒有好好思考過歲月靜好和女性氣質的關聯,在閲讀本文后有醍醐灌頂的感覺。讀完感覺頗有啓發,但如果有“這種敘事將來會去往何處”的見解就更好了!非常感謝作者的分享!

  4. 文章更傾向於在兩性關係方面解釋這種家庭隱喻,不過確實在國内與其説祖國母親和祖國爸爸是一種家庭隱喻,不如説就是血緣關係下的兩性隱喻。我現在都不是很清楚當下國人對“爸爸”、“媽媽”具有一個怎樣的形象,甚至說形象設定可能都是模糊的。國内80s、90s群體的爸爸,也就是文革那一代人,真正履行了父親的職責的很少很少,不僅僅是出於威權,反過來威權可能和負責是并行不悖的。

  5. 「成為「爸爸」意味着馬雲作為中國消費者的主要貨品供應者,有權力主宰消費者的生活(而消費被建構為一種女性氣質的日常行為)。儘管網民們的語氣是玩笑的,但這種表達仍然毫無疑問地帶有消費主義時代對資本的男性權力的拜物教意味。」
    這部分也未免太過武斷…

  6. 描述有余, 评论不足?虽然切题,但总觉得差了点展望。

  7. 不得不說,歲月靜好這招效果是真的好,它直接把社會變革的主要推動力:中產階級給引導向了莫談國是、原子化的方向,我覺得這比什麼祖國爸爸效果強多了。
    另,文章寫的很好,但通篇大量出現的中共宣傳術語還是成功讓我反胃了(🤮

  8. WTF!祖国爸爸这种洗脑话术太下作了。

  9. 難怪那麼喜歡家暴

  10. 写得挺好的,基调偏学术了些

  11. 看完这些集中罗列的官方话语,觉得恶心

  12. 特别好的文章。
    挑个错字 倒数第四段。因而成為「小粉紅」們應該本能地【資源】維護的東西。应为自愿。

  13. 把中产阶级‘女性化’这一个策略从目前来说还是把中国人忽悠地死死的

  14. 我要當海賊王表示:

    讀完這種敍事演變,也不明白意義何在。國家宣傳,就是用不同的名堂去讓一群奴隸心甘情願地去服從和吶喊罷了。

  15.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