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成都49中墜樓案餘波:公共輿論危機時代的「鎮壓反革命」

以「顏色革命」的定性作為收場,可能會成為日後社會事件的標準結尾。
2021年5月11日,成都49中門外,前來悼念墮樓身亡學生林唯麒的民眾把鮮花擺放在學校門前。

一起輿論風波該如何收場,在成都49中學生墜樓事件中浮現出三種答案。

5月10日墜樓事件引起公眾關注後,次日凌晨「成華區聯合調查組」發布的通報,代表了官僚體制「一錘定音」的慣性思維。這份通報惜字如金,以不容置疑的語氣拋出調查結果:「基本判斷該生是因個人問題輕生」。為這一結論背書的,不是洶湧民情所呼籲的「證據」,而是調查組的權威身份——由成華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區公安局分局、區教育局等部門組成。

墜樓學生的母親林媽媽和同情她的公眾,所期待的是更逼近「真相」的回答。這裏的真相指的是有證據支持的事實、經過交叉驗證的說法、受監督的第三方調查結果,是一套程序正義的追問機制。林媽媽在微博中要求的(稱之為哀求或許更準確),也不過是完整的監控記錄,不被噤聲而能進場查證報導的媒體,以及和掌握調查資源的官方對話的機會。5月11日晚上在成都49中門口發生的,高喊「真相」的年輕人和警察的衝突,正是前兩種答案的直接對撞。

在新華社5月13日凌晨發布詳細報導釋疑後,開始質疑林媽媽扭曲真相、要求她道歉、向她發出死亡威脅的人,認定先前對學校和成華區政府的批評是「帶節奏」的人,以及堅稱在49中門口聲援是發動「顏色革命」 的人,則構建了最後一種答案——這起輿論風波需要以「鎮壓」肇事者來收場。

2021年5月11日,成都49中門外,墮樓身亡學生林唯麒的母親抱著兒子的遺照坐在地上。
2021年5月11日,成都49中門外,墮樓身亡學生林唯麒的母親抱著兒子的遺照坐在地上。

絕對黑箱,絕對自信

這起不涉及公權力的事件,本可以用更加官民友好的方式處理,但成華區政府以圍堵信息作為核心處理手段,顯示的是「剛性」體制近乎膨脹的治理信心。

5月11日凌晨,聯合調查組發布的通報引發輿論批評之後,當天晚上,成華區公安局發布了更為簡單粗暴的「警方通報」:「排除刑事案件……家屬對調查結論無異議。」相對的,林媽媽自陳的遭遇,則顯示校方並無溝通意願,警方也未能滿足她「把整件事情從頭到尾了解清楚」的願望。

成華區的兩次官方回應都不令人陌生,這種以控制輿情為目標的應急預案,是從管治者視角而非受害者視角出發的,不近人情才是應有之義。5月11日,負責49中的成華區政府教學督導江女士對媒體表示:「在這個時候我們官方已經做了相應的回應,至於我們官方回應,社會也好家長也好,他們滿意不滿意,那是另外一碼事。」

江女士忍不住透露的行政運作邏輯,正是政治學者周雪光所謂「剛性」體制的表現——「政府官員在判斷和決策上的約束顧慮重重」,只能執行自上而下的指令,缺乏自主能動性。周雪光在疫情初期批評了「剛性」體制在面對公共衞生危機時的進退失據,但中國抗疫的勝利敘事中斷了這種反思,反而增強了舉國上下的制度自信,強硬的組織以加倍的強硬作為制度補丁。

49中墜樓事件引發的公共輿論危機,一方是同情林媽媽的公眾,他們要求政府回應民意、公開信息;另一方是始終掌握信息發布權限、封鎖溝通渠道的政府。如同媒體人宋志標所分析的,部分公眾仍在想像一個帶有「啟蒙」色彩的理想型政府,而政府已經拋棄了柔性應對輿情的策略,以「毫不退讓的立場」對輿論保持「相當激進的壓制姿態」,並非常經濟地「執行了一次成功的危機處理模式」。

在5月10日、11日民憤最洶湧時,有一種批評聲音指出,對媒體的嚴苛管制讓此類危機發生時專業的調查記者完全缺位,官方不得不直面謠言和輿論。這類批評是近年公共事件發生時常有的,對新聞專業主義的「迴光返照」式懷緬。從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指出的癥結相當準確。但對政府而言,在事件初期,傳統媒體不能進行查證報導,有利於他們牢牢掌握信息黑箱——什麼時候披露信息、披露多少、什麼渠道披露,都由官方決定,儘管一時之間罵聲滔天,但公眾情緒仍是「可防可控」的。事件的結果也證明,強硬不僅可能,而且有效。

這起不涉及公權力的事件,本可以用更加官民友好的方式處理,但成華區政府以圍堵信息作為核心處理手段,顯示的是「剛性」體制近乎膨脹的治理信心。在行政決策黑箱中最初起作用的,可能只是慣性(因此也受到了新華社等官媒的質疑),但在觀念上,官方已經扭轉了「觸發眾怒」是一種落後的施政方式的想法,其「絕不認錯」不再是嘴硬而是自信,因此能將棋路順利下至最後一手。如果李文亮死亡之夜這等規模的公共輿論危機都不能讓官方退讓,其他社會事件更不可能傷害體制的自我認知。

2020年5月12日中國北京,一名男子走過有閉路電視攝像機的行人天橋。
2020年5月12日中國北京,一名男子走過有閉路電視攝像機的行人天橋。

透明的悖論和信息操縱

信息操縱的真正目標——讓公眾相信,一開始就不要求「真相」才是最好的選擇。

公眾要求公開監控視頻而不得的兩天裏,無法查證的傳聞(官方稱之為「謠言」)也得到快速傳播,許多人都相信墜樓事件可能存在被隱藏起來的過錯方。5月13日凌晨,新華社發布詳細「調查報導」,公布了監控內容,還原了事情經過。警方先前的「自殺」結論基本得到證據支持,輿論對成華區官方的聲討被一擊結束。

儘管仍有評論者對新華社的「調查報導」提出質疑(例如兩個小時之後才通知家屬的原因是班主任忘記帶手機、例如監控盲區是否可信),但此事最大的疑點——是否自殺已經基本沒有疑義。然而,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被壓抑了兩天的親體制聲音徹底反彈。

民粹的怒火直接指向林媽媽,認為她故意拿兒子的死「帶節奏、賺取流量」,有留言問她「你是不是也是港獨啊」,還有人表示她「活該家裏死人」。而回顧林媽媽的微博,她對校方和警方不予溝通的質疑,則與新華社的報導並無衝突。唯一能稱得上「不實信息」的,是她在微博中說救護車8點半才到學校,而新華社的報導顯示,救護車7點就已經到達。但作為未被透露準確信息、且被媒體一一推脱的死者家屬,這種「錯誤」並不構成被指責的理由。

在「真相」有追問機制環境裏,或者說在政府可以被公眾問責的社會裏,事情早應該在一開始就有妥善的處理流程(財新就發文介紹了香港的死因裁判庭),退一步而言,也應該在詳細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後、疑問釋清的時候作結。但49中墜樓案令人憤怒之處,在於官方一開始有意圍堵消息,又在放出「真相」後任由民粹對先前的質疑者和受害者家屬進行圍剿,以此作為這起輿論風波的結束。

通過對信息的操縱,官方利用信息透明的時間差,將林媽媽置於「說謊」的境地,也讓眾多「謠言」有了傳播的時機。民粹得以在掌握事情全貌後,去攻擊兩天前不比公眾知道更多的林媽媽。時間機器尚未被發明出來,但攻擊受害者不需要遵循時間流逝的規律。譬如報導顯示5月10日上午11點,林爸爸到公安局看了全部監控視頻,而許多人攻擊林媽媽在當天6點「說謊」稱被拒絕看監控。

民粹對林媽媽的另一指責,是「所有媒體都在循環播放他的自殺畫面,這是你想要的真相嗎」,這指向了信息操縱的真正目標——讓公眾相信,一開始就不要求「真相」才是最好的選擇。即便在不涉及公權力的事件裏,官方仍然對民間自發的聲音、乃至受害者的聲音進行了去合法性。因此必須明確,在無數同類事件中,當事人沒有媒體可以求助、事件的發酵完全依靠自媒體和謠言,並非造成輿論場一片狼藉的原因,而正是官方持續對民間聲音去合法化的結果。

近乎荒謬的污名受害者能發生,「反轉」(此事哪裏反轉了?)的觀念能被製造出來,是因為一個機制健全的社會早已被切除四肢。失去的不只是人們念茲在茲的調查媒體,還有無法在內地輿論場直白點明的「新聞自由」,更有保障此自由的法律制度,還有支撐法律生態的活躍民間團體……歸根到底,一種本應成為社會共識的基本常識已經失去——公眾可以質疑政府,哪怕最後證明政府並無過錯,質疑也不應成為罪名。

2021年5月11日,成都四十九中。
2021年5月11日,成都四十九中。

製造反革命,鎮壓反革命

以「顏色革命」的定性作為收場,可能會成為日後社會事件的標準結尾。當莊祖宜在社交媒體分享的「四川泡菜」可以被解讀為間諜暗號時,在公共輿論層面,已經沒有任何罪名是不可以被羅織出來的。

這起輿論風波更為離奇的結尾,是在社會事件中成功製造了「反革命」,並鎮壓了「反革命」。

5月11日晚上,49中門口聚集了手持鮮花聲援的年輕人,當晚即有聲音認為這是香港「港獨」刻意搗亂,或是有組織的境外勢力在預演「顏色革命」,證據只停留在穿着打扮、講普通話、粵語口音、成都人維權不會帶花之類的捕風捉影上。這套極為牽強的說辭起初被傳為無稽之談,但很快就建立起它的信眾,微博上專事獵巫的民粹意見領袖開始以此網暴現場的年輕人,並與官方形成合力。

5月12日,一些網民發現四川廣播電台主持人鄭思斯前夜出現在49中門口,而鄭思斯是前美國駐成都大使館夫人莊祖宜的好友,這層關係被確認後,一則與美國有關的陰謀論就被順理成章地炮製出來。同一天,四川網警也發微博稱:「決不會允許顏色革命在這片土地上發生。」

到了5月13日,一向在輿論場上網暴異見者、並深受官方褒賞的民粹領袖們,已經全部認證「顏色革命」的說法,將此事徹底定性。儘管官方並沒有公開表態,但回看民粹與政府的多年合作,以及「國家安全」日漸成為一個滲透至日常生活的概念,49中的輿論風波與「顏色革命」有關至少對官方來說是可能相信的——女權主義行動者早已承受了同樣的污名。

以「顏色革命」的定性作為收場,可能會成為日後社會事件的標準結尾。當莊祖宜在社交媒體分享的「四川泡菜」可以被解讀為間諜暗號時,在公共輿論層面,已經沒有任何罪名是不可以被羅織出來的。這種捕風捉影和擴大化的解讀,跟1950年代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反革命罪」後來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罪」,也即「顏色革命」的實際罪名)幾乎一脈相承。

具有壓制性的、不容異見的體制,需要與能不斷製造出「反革命分子」的群眾運動上下合力。這種政治上的結合具有摧毀性的能量,可以突破常識、法律甚至私人關係的邊界,將有悖於體制威信的人拉到政治的審判台上進行定罪。顏色革命、境外勢力、港獨、恨國黨等一長串的標籤,歸根到底是抽象的「反革命分子」——惟其抽象且無標準,才方便定罪。清華大學副教授呂嘉等大學教授被學生舉報「反黨違憲」,維權的工人和女權主義者被污名為受境外勢力資助,最近在網上表示被認識十多年的朋友公開舉報「發表恨國言論」的網民,這個名單只會越來越長。不僅公共輿論事件,還有私人恩怨,或陌生人之間的平白惡意,都越來越可能以「鎮壓」作為收場。

如果49中事件以成華區聯合調查組的「一錘定音」作結,會是一個威權主義的結尾,是近十來年中國社會的現實寫照;如果以公眾的憤怒倒逼出一個詳細的調查結果作結,則許多人會繼續期待一個公民社會的到來;而現實情況是,事件以「鎮壓反革命」作為收場,這昭示的則是一個正在形成的極權社會。

讀者評論 4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核心證據齊全,但相關機關自認沒有回應必要,那就只能靠民眾自己『相信』了。
    像我說掉落距離可以是一個相當有力的跡證,但實際上又有誰知道這個數字呢?
    這個困局有解嗎?

  2. 要求一个刚刚失去儿子还一点信息都获取不到的母亲保持理智,事事考虑万全是不是也太强人所难了。那种失去至亲之人的感觉就真的那么想象吗?

  3. @金戈画角 你列出的几条所谓误导性发言根本站不住脚
    9日时按警方所说监控被封存,林某所在班级的老师和学生确实也见不到,那林某父母如何了解起因?11日公告说家属无异议的时间点父母了解起因才说得过去,这也与10日林母发言无关了,不能要求她10日预见11日的事。
    说到底谣言兴起与政府傲慢和当地媒体缺失有关,比如10日中午通告中说明警方调查进度,并承诺11日会给出初步报告;媒体去采访下班主任说明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在10日给公众一个时间表。有这些东西谣言还能有机会吗?

  4. 沒事,以後出所有事都是港獨台獨顏色革命

  5. 南早消息,成都官方已经出来指控境外势力煽动了,真是意料之中啊

  6. @Weber 没错,核心证据齐全,林某父母很早也都看过,了解起因,所以才恳求警方不要公布详细内容。这只是无数学生自杀事件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因为“林母”的多次误导性发言,才逼迫官方不得已为了平息被带偏的舆论公布了割腕视频等信息,就算是这样还有人质疑信息造假。阴谋论爱好者的狂欢,是根本不思考为了这种事情造假的成本和“收益”的。

  7. “從高處墜樓可能是不慎墜落、遭人推落或自殺跳下,這可以從落地位置研判。蕭開平指出,跳樓自殺的人通常都會有「跳」的動作,以顯示決心,一般跳樓自殺者的起始水平速度在每秒1.5~2公尺之間;若不慎墜樓,則只有很小的水平速度;即使被人推落,水平速度也不會大於每秒0.9公尺。只要根據死者落地位置計算起始水平速度,即可協助研判。”
    揭開命案的真相──法醫學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2950
    證明林姓同學是否是自殺的”鐵證”確實存在,那些割腕影片、遺書等等的間接資訊其實不必要。

  8. 查了一下,確實有進行採證與驗屍。
    其實是否真正是跳樓或被他人推落,從墜落地點即可判定。

  9. @金戈画角:
    所以判定自殺無可疑是依據自殘傾向跟遺書,是否有現場採證或驗屍結果支撐?
    依照你的說法以及當時的網路大環境反應來看,上級單位只要照著流程走就自認不需要去回應民眾質疑。以端傳媒一開始報出這起事件的時間點來看,我認為救護車的監控影片是有一定重要性的,我也不明白為何你會說”這是站在结果反推过程,其实这个信息并不是必要的”,這點在我們自己的立場來看,不是才是站在結果否定過程嗎?
    除非你認為官方做了相應的回應,社會也好家長也好,他們滿意不滿意,無關緊要。
    社會大眾,乃至於你我他,皆無關緊要。

  10. 如果存在还有能记录真相的工具,那一定是维基百科了。

  11. @llsx05:好,那我更正描述,林母的多处误导性发言。
    10日早近7点,林母微博称学校做法是将家长全部拒之门外,无可奉告,普通人读了很容易误以为家属还不知情,学校拒绝沟通,实际上9日晚9点,学校通知林母15分钟后,相关老师及林某父母就已经在派出所见了面,林母首次发声的说法就非常有误导性。
    林母微博称自己从警方得知救护车8:30才到学校,实际上坠楼16分钟后、校方拨打急救电话10分钟后的19:06,救护车就已经到达了现场。林母对于救护车到达时间的不实发言,已经严重带偏了舆论,让很多人以为校方在拖延时间。
    10日11时许,林父、亲友及律师在警方看了相关监控视频,林母并未参与,她却在当天下午14:30发微博,称家里去看了监控,“唯独事发一段没有监控”,监控的确存在盲区,林某坠楼前10分钟到监控记录到的坠楼画面之间没有监控拍到他的身影,但请问一个已经在20分钟前明确被记录下,独自在水泵房做出割腕举动的学生,在这10分钟内又变成了被人谋杀了吗?林母刻意强调了“唯独事发那一段没有监控”,也属于误导性发言。
    全世界每年自杀的学生非常多,49中事件之所以引发舆论风暴,主要就是“林母”发布的几条含有多处误导信息的微博,实际上校方警方的处理方式都合乎流程。
    端这里很多人根本没看详细的事件报告,只带着预设好的立场进来骂,和他们口中的小粉红并没有实质区别,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是为了发泄情绪,而不是看事实依据。

  12. @金戈画角 为什么说林母的发言有多处不实,不实之处在?以及知情师生透露的信息是经过验证的吗?信源是?
    你的长篇大论恰恰证实了原文的观点——强行反转和污蔑受害者

  13. 林父林母看到了全部证据还有这茬事?端上被安排了高级粉红?

  14. 这事也能洗么?

  15. 回复weber:你说的有道理,救护车到达的录像和时间确实可以在最初公布,但这是站在结果反推过程,其实这个信息并不是必要的。掌握了全部信息的警方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做出林某系自杀的判断,校方无明显过失,又牵涉第三方时,在死者家属无异议的情况下给出简短通报,并无不妥,事实上林某父母也恳请警方不要公布监控录像了。只是多数人习惯性站在同情弱者的立场,一开始全盘相信了林母的微博发言,所以才对警方的通报吹毛求疵。从事实依据来看,林某父母第一次在警方处看到全部证据,尤其林某给女同学留下的字条后,起码林父是已经明白了是儿子感情受挫,所以钻了牛角尖自寻短见这一事实的,只是情感上一时无法接受自己家庭对于孩子情感教育上有严重缺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请注意林父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外发声,他应该是明白事情来龙去脉的。林母冲动的性格,加上身边有所谓的“熟悉媒体的人”帮她润色微博文字,才有了那么几次不实信息较多的发言,从而引发了舆情风暴,林母更像是在迁怒,把学校甚至调查组当成了发泄对象。至于为什么说要保护女同学,可能很多大陆以外的朋友没有了解到一些信息:林某自杀时身上留有明确写给一位女同学的字条,里面也多次提到自己之前已经有轻生念头。据知情师生透露,林某是因为自己喜欢的女生过生日没邀请自己,才走上的极端,甚至也有声音指出字条上还有类似“在学校自杀让你一辈子记住我”这样的可怕死亡诅咒(当然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如果这样的内容被警方披露出来,首先该女生即使能免于外界的人肉搜索和网暴,身边的同学也难免对其投来异样目光,她的身心都会受到不良影响,沦为受害者,大概率会转学吧;此外如这样令人不适的内容一旦曝光,也会增加外界对林某甚至其父母的厌恶,造成二次伤害。这些信息并不影响林某自杀这一事实,所以警方初期尽可能避免过多暴露死者隐私,给林某也留有颜面,其实是很有人情味的做法了,奈何林母的行为让喜欢吃人血馒头的看客们饱餐了一顿,至于她是否被利用,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16. 在台灣的話,家屬直接叫媒體跟議員一起與警察交涉,直接就能水落石出,政治與媒體權力也能相當程度提結果背書。
    說警員『人性化』的替家屬著想。那麼警察為自己的『人性』著想的時候,家屬該怎麼辦?

  17. 不懂樓下的意思,揭露必要資訊跟所謂『女同學』有何關係。
    例如救護車抵達的監控影片,不也能釋疑當初所質疑的疑點嗎?

  18. 订整,为“警方很克制地在第一次通报里没有直接戳破死者母亲的不实言论”

  19. 所谓关键真相的缺失,警方后来披露了是不想过分暴露死者隐私,以及把死者留遗书的女同学牵连进来啊,事情最核心的问题是死者母亲一开始所谓的求助和爆料有多处不实,警方很含蓄地没照顾死者家属情绪,很含蓄地给出简短通报,也是为了给死者和家属一个体面,死者母亲直接发微博不认同官方调查结果,继续撒泼的姿态,这也极大地给了谣言生长的空间,导致了后面一系列事件。为了喷而喷真没什么意思,警方前期的行为已经很人性化了。

  20. 不認同最後一句話,極權社會早已經形成,而不是「正在形成」。

  21. 为当事者的家人难过,也为孩子最后的视频在全网传播而难过。死因对我来说还是疑点重重的。每个人,中学生,谁没在私下和朋友说过丧气话?用这种证据来证明抑郁或自杀,我个人是不能接受的。更差的结果,是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管控,24/7 都要保持正能量,想想就更难过了。

  22. 你看著每一個人,你可以鎮壓一切,你甚至可以讓人遺忘,但是這些事會一再發生。
    這個剛性制度就是這樣,權貴不需要被問責,剝削和欺壓自然無所不在,時時刻刻地在發生。
    我真心想問一句,在一胎政策實行那麼多年後的今天,在看到這些事件後,如果你沒能力移民,你還會不會想要生孩子?
    if we burn, u burn with us.

  23. ……「帶節奏、賺取流量」…… 有留言問她「你是不是也是港獨啊」……堅稱在49中門口聲援是發動「顏色革命」 的人… 这个政权,以及这个暴政圈养的暴民,人性泯灭至此,无言。

  24. 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压倒一切!

  25. 同意余子牛說的 有些秩序壬是覺得只要是有組織地反抗政府就是外國勢力。剩下的就不必說,只要信了。

  26. 不要问,只要信。如果你不相信,有什么资格问?不要问,只要信,只要信,只要信,只要信……

  27. 樓下怎麼會沒有必要。這些關鍵真相發布的缺失難道是偶然造成的嗎?第三方機構有可能存在嗎?在信息控制和輿論封鎖的邏輯下,你說的那些全都是次要衍生問題,控制輿論要達到怎樣的穩定的、不影響官方權威的目的才是關鍵啊!在這種邏輯和目的下,多少人被潑髒水,被顛倒黑白,被失去基本尊嚴,連一個關心問責的純樸的道德心都要被指控以政治罪名⋯⋯這種扭曲骯髒的現實被過分解讀了嗎?根本沒有,目前市面上的解讀遠遠遠遠遠遠不夠。

  28. 不太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一个普通的社会事件能发酵成这样,其实跟特殊的时间节点(母亲节)、林母的不符言论、学校低下的公关能力、网友们的阴谋论、第三方调查机构的缺失都分不开,没有必要过分解读。

  29. 與其說連帶甚麼顏色的花也能成為罪名,不如老實說一班公民為任何事而群起反抗也是不被容許吧?
    這麼虛偽幹甚麼?

  30. @Magnum1999那你說中國人應該帶什麼玩意?帶你婊子媽的骨灰盒嗎?

  31. 能解释为什么带白色康乃馨吗?中国人都不用这玩意

  32. 不單止這一次事件,一個個案例說明中國人是善忘的,即便對所謂真相與正義的追求也只停留在表面,淺薄而又軟弱無力,這樣的群體又什麼資格要求真相?又有什麼資格獲得真相?

  33. 本文的焦点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事件怎么变成了镇压反革命,富有同情心的公众怎么变成了颜色革命,而不是什么高中生死亡黑幕,说实话有没有黑幕已经不重要。你国人除了假惺惺求实以外,能不能关心一下你作为活人或死人的尊严

  34. 自从两岸三地民间矛盾彻底激化以后,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就可以亲自出手、甚至可以请求政府下场剥夺任何人的任何权利,已经成为内地秩序壬心照不宣的默契。已经没有什么一本正经的分析必要了,这就是一场战争,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必然要杀人的。

  35. 作者不客觀,「此事最大的疑點——是否自殺已經基本沒有疑義。」誰告訴你的???

  36. @Jay_L 我覺得文章的這個說法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對於政府的留言是政府可以通過釋放更多訊息去消除公眾疑慮的。但是後者的留言是不需要邏輯與證據的誅心之論,指向網民。在執行上是要動用網絡暴力讓一個網民社會性死亡,甚至是會出動國家權力禁言刪號的。兩者之間孰輕孰重,那一個更需要節制不是很清楚?

  37. 而結合通過對比胡錫進和沈逸這兩位國家主義中不同的流派。胡錫進在5月11日的微博對於成華區政府和校方發表的公告是不認同的。然而在當天沈逸的微博就點出了有人希望重演2019香港的樣子。國家主義者不同流派中的內部角力也是一個有趣的切入點。

  38. 中共就是靠顏色革命起家的,當然不會允許別人跟他一樣囉。

  39. 我覺得這篇文章缺了兩個關鍵的細節是沒有討論的。第一是新華社在5月11號發表的《成都49中一學生墜亡引質疑》 可以說從事情發生的5月9日晚到5月11日當天,對於成都成華區教育局以及49中的質疑,新華社對於網民的部分質疑,包括最核心的質疑:完整過程視頻缺失是有懷疑。以及成華區官方公告透露的信息不足的批評,新華社是肯定的。而新華社作為國家通信社,在中國國內的公信力和政治意味不言而喻。事實上最後也是由新華社發佈相關過程解密的。如果說對於成都49中的不滿和攻擊都是顏色革命的話,那麼麻煩先把新華社給處理了。
    第二,對於官方公報可信性的質疑。正如小粉紅們會因為東電劣跡斑斑的歷史而質疑排放的核污水是否真的沒問題。中國當局長期將責任向地方政府轉移的傳統令中國地方政府,特別是約小行政劃分的部門存在不信任(信任中央,不信任地方政府)。在49中事件里,網民流傳著一句話:
    好消息,我們有一個新華社
    壞消息,我們只有一個新華社
    之所以在第一點里提到新華社就在於今年以來,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考報報導了甘肅陽關林場防護林被毀的問題里 勇於對抗甘肅省政府。在甘肅省政府藉由央視等媒體發佈陽關林場只有個別的違規濫伐行為以後,繼續通過調查報導質疑。最終由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辦公室趕赴敦煌進行現場調查,下最終結論,那就是坐實甘肅省政府在管理陽關林場上出現一系列管理違規問題。在這次事件中,除了新華社作為「可靠」「值得信賴」的調查媒體的形象在群眾中奠基。而甘肅省政府在事情發酵以後由副省長親自帶隊調查,在各大官媒發佈的報告最後還是被質疑的媒體打臉。這更是加強了民眾對於地方政府不可信的信念。也形成了這次49中事件里,民眾對於成都成華區政府質疑的大背景。

  40. emmmmm写得很一般

  41. 『信息操纵的真正目标——让公众相信,一开始就不要求“真相”才是最好的选择。』so true

  42. 作者难道不知道他说的愤怒的民众是同一批网友吗,这些人即会赞同对抗公权力的叙述,同情弱者,也会指责夸大事实导致他们认为自己被愚弄的死者母亲.
    网友总是愤怒的,总是需要一个宣泄的地方,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受害者.

  43. 当流言是“死者和老师子女抢夺出国名额”, “坠楼后一个多小时才有救护车”, “尸体直接被拉去火化”…作者:这是对官方信息的合理质疑。
    当流言是“事件背后有颜色革命的影子”,作者:这说明极权社会已成。
    总结一下:如果有助于批评政府和舆论管制,那流言一定反映出重大现实问题。如果无助于批评政府,那流言只是犯了情有可原的可以忽略的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