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大陸
政經、社會、人的故事,以最真實的視角深度報導中國。
專訪《南巫》導演張吉安:巫術基本上就是整個馬來西亞的政治
巫術是《南巫》的引子,是一個符號,張吉安想說的是族群、邊界、種族,甚至是身份認同,對政治的不信任。
專訪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去全球化」時代,台灣如何把握機會?
作為主導台灣產業政策的最高級別官員之一、面對數十年來未有的世界變局,沈榮津與行政團隊的思路是什麼?
法庭外的12小時,弦子訴朱軍案開庭首日
外賣小哥來到法院門口,舉起快餐向在場的人高喊:「誰是弦子的朋友?」「我們都是。」在場的人同聲道。
評論|
楊路:浙江縣城的小企業故事——2020年中國出口貿易的喜與憂
在年初,正當不少人開始擔憂中國出口企業在全球貿易寒冬之下是否會「崩潰」的時候,下半年卻發生了戲劇性的「反轉」。
許仁碩:陸生十年,我們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嗎?
陸生不該是兩岸關係的工具,台生也不只是陸生在台生活的背景,燃燒了青春的,不是只有陸生。
評論|
知華派謝淑麗:美國需要自我療傷,但更有智慧的策略是繼續開放
「我想拜登政府尋求的是一種更實際的處理對華關係的方法,少一些意識形態化。」
青年很忙:時刻準備著,應付「大學習」
「連3分鐘的學習都堅持不下來,那應該是思想問題吧?!」
香港,亞洲外媒之都的殞落?
「以前大家傾向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面,這個籃子就是香港,那麼以後可能是把雞蛋放進不同籃子。」
《迷航》導演李哲昕:拍攝中國社會運動,我害怕切壞這璞石
「什麼叫真實的色彩?就是把那些極度亢奮下說的話拿走,或是極度恐懼之下說的話拿走⋯⋯」
擅長「以關係驅動外交」的拜登,會是中美競爭軌道上軟弱的一方嗎?
新總統內閣啟用了奧巴馬時代的大批人馬,但不會重走老路
東干族影像紀實——百年前逃難至中亞的中國回族移民
「吉爾吉斯才是我的家。」
胡又天:〈我的祖國〉,難再複製的經典「紅歌」
2016年的龍應台到2020年的歐陽娜娜,加上意外中槍的林志玲,六十多年前譜成的韓戰電影主題曲,何以仍能掀起人心波瀾?
1
...
131
132
133
...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