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己與他人?又如何理解70年代?如何理解時間與過往的歷史?這是香港至今從未解開的結,但劇中卻提出了不少解難的線索。
近年來,自由派喪失了對整個社會運動的主導權,非常令人痛心。這是社運中自由派們犯的「幼稚病」。
明天的台灣總統選不只是候選人蔡英文、朱立倫和宋楚瑜之爭,也是台灣民眾表達對心儀候選人的機會。除了用選票表達意向外,台灣選民亦透過不同方法表示對黨派和候選人的支持。從這幾位小人物的故事,看到台灣人民的可愛和對政治的熱情。
【小密蜂,嗡嗡嗡,騎機車撐朱立倫】
台灣大選小人物誌:宣傳車駕駛-侯美惠
侯美惠跨上她的機車,轉動鑰匙,發動車輛,開始了上午一段穿越大街小巷的行程。
她是國民黨新北市永和選區立法委員候選人林德福的助選員,工作是「騎宣傳車」:她的機車後頭載了一個喇叭,播放著林德福和朱立倫的拜票錄音,穿過大街小巷,把一段平板、簡單的拜票訊息從街上放送到選區住戶家裡。
這是侯美惠在選舉期間的兼差工作,平日她是位裁縫,接一點修改衣服、縫縫補補、繡學號這些工作維生。因為腿部殘疾,
「翻轉」在這次選舉,不僅代表的是世代交替,它更是一種新的價值追尋。是否可能真的發生價值翻轉,就要看第三勢力新政黨「綠社盟」與「時代力量」是否可以取得足夠席次,在國會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帶動真正的翻轉。
為什麼政府就要標榜過去兩三年私樓賣地達標,卻不說明做「熟地」量不達標,賣地達標便是個不可持續的假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