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邁向第32屆的台北國際書展,其主題「閱讀造浪」既呼應了今年主題國荷蘭的航海時代,也彰顯了台灣作為海島國家接通八方、融會貫通的海洋特質。這似是近年來台北國際書展現場的一個趨勢,即愈加體現台灣文化的強大包容性,而今年國際館的規模也比往年看上去更有能量。當今世界情勢,若說台北國際書展可以被視為聚散最廣泛、知識流通最自由的華文書展,也並不為過。而這篇文章裡,我們就來看看本屆書展中的馬來西亞、新加坡華文內容。
季風帶文化:亞洲知識網絡的串聯
「當年台灣對馬來西亞還是很陌生的。我們遇到的一些讀者,甚至不知道馬來西亞有華人,還會說華文。所以最常收到的回饋,就是為什麼馬來西亞出版社會用華文來做出版。」
既在台灣擁有實體書店、也是最積極促進台灣跟新馬雙向互動的出版機構「季風帶文化」,取名巧思來自新馬兩地的季候風由北方和西方吹來,暗示這一地帶長期受到台灣、中國代表的北方,和歐美的西方所共同影響。然而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在這片土地上的匯通、流轉,也意味著知識網絡勢必也得來回往返地輸入與輸出。
他們曾在2016年創辦《季風帶》文學評論季刊,2017年將新馬出版品引入台灣,更在2018年與2021年在台北、吉隆坡兩地開設「季風帶書店」。自2019年,季風帶開始發展自家出版書籍,在推廣新馬內容之外,進一步走向知識生產與出版的道路。秉持著對區域視野如何重構地方知識的理念,季風帶的內容出版在短短幾年內交出了可觀成績。
自2018年參加台北國際書展,季風帶在展場中一直都是小而重要的展出單位,只因他們擁有最多、也最全面的新馬出版品,不少是代理兩地出版社的書籍,但也不乏他們自兩地親自挑選、帶來台灣販售的好書。馬來西亞出生、台灣成長、目前定居於新加坡的季風帶創辦人林韋地,回想起早年參與台北國際書展時表示:
「當時馬來西亞的大將出版社與三三出版社,帶著一眾優質馬來西亞出版品遠赴來台參展,當時台灣對馬來西亞還是很陌生的。我們遇到的一些讀者,甚至根本不知道馬來西亞有華人,還會說華文。所以我們最常收到的回饋,就是為什麼馬來西亞出版社會用華文來做出版。」
「在台馬華文學」相對容易獲得台灣讀者的目光,但「在地馬華文學」至今仍然需要依靠文化代理中介來協助流通——不管是學者的研究和評價,抑或出版商的引入和推廣。季風帶也因此開始思考進一步策略。有感於一年只來參展一次,對台馬兩地內容交流根本沒效率,林韋地在多方諮詢下成立了季風帶文化,為的就是採取台灣在地的經營,長期規劃、定期引進新馬出版品到台灣。
「長期作為文化接收國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讀者可以買到台灣書,但台灣人卻買不到來自新馬的書。為了平衡這個過程、展開更雙向的交流,我們花了很大力氣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出版品引入台灣通路。像主要的網路書店、三民書局等,讓這些平台都能買到馬來西亞最新出版品。如果獨立書店對相關出版品有興趣,也能透過『友善書業合作社』進貨。」慢慢建立起在台灣的新馬內容品牌,林韋地希望季風帶能夠成為讀者只要想買到新馬書籍就會想到的平台。
關於新馬內容在台灣出版的方向和策略,不同地域讀者的認知差異與閱讀習慣其實不同,所以新馬相關內容如何針對台灣讀者去做調適和變化?季風帶自家出版品專門針對台灣市場規劃設計,才有可能賣得好一些。對他們而言,守備範圍的設定明確,市場定位才會清楚。所以幾年下來,雖然大環境不是很好,但季風帶在台發展新馬內容的業績,還是有所成長的。
過去一年季風帶也交出過不少出版佳作,如書展現場專門售賣的《香港製造:跨太平洋網絡與全球化新史》,剛剛「出爐」,是歷史學者韓墨松(Peter E. Hamilton)的重磅大作,由季風帶總編輯、香港學者鄺健銘翻譯。這本書研究了香港過去如何因為「跨商策略」在中美與國際關係之間斡旋或給予推動助力,並在二戰後全球政經體系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也有曾經留台的馬來西亞藏書家蕭永龍,將四年來刊登於香港與馬來西亞不同平台的學術性書話,集結成《南洋書話:香港、南洋、民國舊書刊記述》,探究香港、南洋兩地及民國時期舊書刊,這些稀世珍品包括劉以鬯、張愛玲、董橋、西西、金庸、倪匡等港台馬作家的早期版本比較,甚至研究張競生的情色小說,也從各地政宣刊物中看到歷史縮影。
新加坡公共衛生學者林方源著、林韋地親自審定的《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雖然是非常專業的醫療體系學問,但也能夠在台灣出版。同樣曾經留台、如今長居於新加坡的三位作家,也在過去一年交由季風帶出版了亮眼新作。其中由學者、作家陳志銳主編的《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收錄十五位作者從獅島新加坡到寳島台灣留學與生活的篇章,道出跨國經驗在記憶、意識和身體上所留下的深刻烙印。
新馬書刊有分為簡體字跟繁體字兩種出版模式,也大大影響讀者的喜好程度。簡體字出版品是為一大硬傷,因其並非港台讀者的閱讀習慣,也容易被誤認為是中國出版內容。
重要的青年馬華作家牛油小生(陳宇昕),以人類與自然生態的競爭與共生關係,寫出十四篇短篇小說整合成《那些進化了的,以及⋯⋯》。翁弦尉(本人為學者許維賢)的詩集《蝸牛起義》,集結了十多年來發表在中、港、台、新、馬多地報刊的詩作,題材多元、形式多變。
台北季風帶書店店長黃亦萱表示,他們往年參展的攤位最多只到兩個單位,今年一口氣拿下四個單位,一方面不僅讓讀者更舒適自在參觀,也能展示更多好書,其中不乏季風帶經銷代理的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出版社作品。如大將出版社(馬)、有人出版社(馬)、三三出版社(馬)、大河出版(台)、檳城島讀書店(馬)、《城視報》(馬)、石磐文化(香港)、《聲韻詩刊》(香港)、草根書室(新)等。
不過,新馬書刊有分為簡體字跟繁體字兩種出版模式,也大大影響讀者的喜好程度。簡體字出版品是為一大硬傷,因其並非港台讀者的閱讀習慣,也容易被誤認為是中國出版內容。此外,新馬的政治題材出版內容也較難在新馬以外的地方推廣,反倒是純文學作品,更能沒有隔閡跨越多地,被讀者共享。
相較起往年,今年為了更大程度上推廣這些出版內容,一共在展場規劃了六場座談活動,包含兩場官方講座、四場獨立出版聯盟的「讀字沙龍」,以此增加曝光度,也希望能夠帶動買氣。
在地與外人的馬來西亞研究方法
今日的「東南亞」之稱雖然看似以亞洲東南方作為中性的命名,但其總體概念仍然是冷戰下的稱謂指認。而廣為所用的「南洋」一詞,概念上除了是地理空間向度的,也是歷史與時間性的。
如何以一個網絡概念來定錨新馬一帶的聯繫,一直以來都是研究與論述上的兵家必爭之地。今日的「東南亞」之稱雖然看似以亞洲東南方作為中性的命名,但其總體概念仍然是冷戰下的稱謂指認。
雖然後來亦有研究試圖以回溯文獻中的「努山塔拉」(Nusantara)、「馬來世界」(Dunia Melayu),以至於當代研究透過廣泛區域上的「南島語系」、「全球南方」、「華語語系」等,不外乎都是在試圖藉由族與族、國與國、區與區之間的差異個體,相互連結出結盟意識。
其中,廣為所用的「南洋」一詞,概念上除了是地理空間向度的,也是歷史與時間性的。不過,這個歷來諸多流變又曖昧的指認,在今天還能有什麼樣的嶄新研究取向?
留台後留美,目前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黃賢強教授,新作《伍連德新論──南洋知識分子與近現代中國醫衛》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以跨地域和跨學科途徑研究了被認為是中國現代醫學先驅的馬來亞華裔伍連德,他不僅是傳染病學的防疫專家,也是現代口罩的改良者,並致力於說服清廷推動火葬。此外,他亦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多重身分:公共知識分子、外交家、社會活動家、文史學者等;可說是世界防疫醫療史、南洋華人史,及現代中國知識生產和交流史三者互動的樞紐人物。
而且伍連德的旅行足跡眾多,也串聯出南洋與中國的種種綿密關係。做人物研究最大的挑戰,除了要考量歷史文獻與歷史證據的有效性,也仰賴如何穿透不同時代情境、避免成見地去理解研究對象的心理痕跡、行動軌跡。這本「新論」非常值得在今天一讀;不只是讓我們重新理解一個歷史人物,也讓讀者反思學界在研究方法上的新出路。
長期研究南洋華人民族誌的人類學家白瑨(Jean DeBernardi),寫於2004年的專書《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在面世廿年後,終於由左岸文化出版,譯者徐雨村亦為人類學、東南亞研究學者。白瑨自1979年開始於馬來西亞檳城進行當地華人社群、民間信仰、秘密結社的研究,並以宏觀的國家現代化與殖民歷程,端視檳城華人社會的主體性與價值觀建構。
雖然歷經二十年的研究、又二十年後的出版——其時間跨度對地方研究來說仍然有時過境遷的疑慮,不過本研究的珍貴之處,得益於白瑨積極融入其中卻又拉出一定距離的縱觀外部視角,才能合縱連橫地去連結多方立場與態度,甚至以跨國比較的方式,對照出台灣閩南人與檳城福建社會的歷程變化。
在台港人出版社出版的「新南洋史」
須留意勿直接將香港當代境況與複雜的馬來(西)亞歷史情境,作出直接的概念接駁與指認。無論從時間性或空間性而言,南洋與香港的離散脈絡、狀態與模式終究大相徑庭。
由在台港人成立的「一八四一」出版社,過去數年內出版了許多關於香港時代精神的重要力作。他們隨著「讀書共和國」參與了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令人驚喜的是,他們帶來了一個月前剛出版的全新書系「新南洋史論述」系列的兩本作品,都是馬來西亞青年學者的馬來半島研究。
出生於新加坡、留學台灣的馬來西亞人白偉權,目前任教於大專院校的東南亞學系,長期研究馬來西亞史地。他的新作《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重探馬來半島這片土地上的華人生活,並聚焦於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拿律(Larut)地區的歷史現場,尤其是華人社群與其他族群之間,以及國家政經環境的互動關係。
離鄉背井的南洋華人,能否真正「拜別唐山」?另一本則是先後留學中國與香港,現為馬來西亞歷史文化研究員的莫家浩,寫出了首本個人著作《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以馬來半島南部的邊佳蘭及新山的歷史個案,談論人群關係、傳說記憶、符號儀式等的中心與邊緣論,並涉及「神、鬼、人、獸」的身分流動,揭示了不同角度所臆造出來的「南洋」。
有趣的是,莫家浩在導論中提到1984年由新加坡廣播局製作的歷史電視劇《霧鎖南洋》——講述從中國第一代下南洋的華人,來到新加坡後接著面臨英國與日本殖民時期,一直到戰後的身分與國族認同建構歷程。作為新加坡第一部大規模製作的電視劇,幕後功臣是從香港麗的電視牽引過來的專業影劇團隊;其中包括《獅子山下》編劇、製作人之一的香港資深電視人梁立人,以及香港電影導演江龍等。
專業與系統性的攝製工作方法由此被導入到新加坡的文化生產,同時也讓新加坡電視劇被傳播到海外去——說明了戲裡戲外的「南洋」,從未停止過其動態連結的網絡化歷史工程;更別提在電影產業上,中、港、台、新、馬彼此之間歷經一百年的跨地流轉。
但也須小心留意的是,倘若讀者在未認真閱讀兩本著作內容之前,容易從書面文案上直接將香港當代境況與複雜的馬來(西)亞歷史情境作出直接的概念接駁與指認。無論從時間性或空間性上而言,南洋與香港的離散脈絡、狀態與模式終究大相徑庭。
若要認真對照和比較出港、馬兩地複雜且難解的命運與來生,恐怕還是得回到兩位作者的個案研究、理論系譜、認識論上的洞悉,才能讓「離散」一詞在歷史與當代、南洋與亞洲的互動中雙向匯通、折射出多面且豐富的意涵,並留待讀者繼續反覆思考我們共同或殊異的未來去路。
將自身陌異化的旅程
這裡的「跨境」作為彼此凝視與對望的況味,甚至帶有超越物種的意味,或上升到與現行動物收容制度與社會系統的相衡與對峙。
馬來西亞策略資訊研究中心(SIRD)出版的《誰是「沙巴之子」?:Sino與土著地位的距離》,是曾留學新加坡與台灣,家族擁有客家人、杜順人(沙巴原住民)和日本人淵源的吳佳翰,用了十年醞釀出的第一本關於「Sino」的人類學研究專著。
「Sino」是南島語系原住民族(卡達山杜順群)和漢藏語族(馬來西亞華人)的雙重認同模式下所產生的新族群,而本書就從歷史建構論的角度,結合當代田調的素材,試圖去理解Sino族群、當地/當代原住民的概念生成,如何引發出身分與文化的認同問題。對於長期飽受族群爭議和認同危機的馬來西亞而言,我們長期所觀照的研究取樣案例往往來自馬來半島,卻鮮少望向「對岸」的婆羅洲。這本著作不僅彌補了長期以來的研究對象缺漏,也有助於我們擺脫糾纏多年的族群標籤,以重新陌生化自我而得出另一種反思身分的方法。
同樣有關原住民,台灣圖文書出版先驅之一的大塊文化,最新圖文集《我們如水流動》以面對大自然時最純粹的感受力度,有別於「南島語系」的血統論連結,進行了一場跨境的心像旅程。在台馬來西亞動畫創作者劉靜怡,因為到花蓮Makotaay生態藝術村進行駐村創作,被阿美族人與自然的共存與共生所感動,誘發出創作的感性泉源。石頭原為地質學分裂出來,大小形態不一的物質也讓她萌生出石頭「外剛內柔」的感念,她用停格動畫來拍出石頭像水滴一樣柔軟的超現實畫面。
這個出版計畫至少在成書上有幾層「跨境」意義:首先,是馬來西亞當代創作者進入跨文化的陌異之境——台灣原住民場域作為創作生產原點;其次則是以台灣出版社作為創作輸出端;再來就是文字與圖像的跨美學語言形式的對話、溝通、激盪與協商;最後,則是承先啟後的意涵——無論是劉靜怡曾自陳大塊文化出版的幾米繪本是其重要的創作想像啟蒙之一,還是作為前輩的馬利積極提攜晚輩,成就了雙向的互助與互益。
延續著對自然萬物的崇敬與悲憫,在台馬來西亞圖文作家馬尼尼為的新作《今生好好愛動物:寶島收容所採訪錄》,以兩年時間的自身實際參與,加上採訪動物收容所志工與工作人員,最後透過逾150張畫作及9萬字的大篇幅,由新經典文化出版成一本厚達400多頁,也是台灣第一本動物收容所紀實報導作品。
這裡的「跨境」作為彼此凝視與對望的況味,甚至帶有超越物種的意味,或上升到與現行動物收容制度與社會系統的相衡與對峙。另外,這種圖文並茂的紀實特性有個在工具性上的翻轉——當攝影和動態影像暫時退出紀實的視覺證據效力,以文字書寫和圖像繪畫的手作勞動方式為輸出方式,事實上也具備了一種將自我與其他人彼此經驗交織予於檔案化與文件化的感性潛力。
台灣-馬來西亞雙邊漫畫品牌
為了搜羅世界各地的題材,團隊在籌備前期進行資料研究,必然以陌生他者的身分去學習異文化,轉化成培力下一代的知識。有趣的是,系列中有不少馬來西亞多個在地城市為背景的故事題材。
最後,我們將視線從圖文書轉向童書漫畫。多年來暢銷亞洲多地的兒少冒險漫畫《X尋寶探險隊》,是來自馬來西亞角川平方集團的團隊所創作。1994年時一開始由廣告公司起家,後來在擴展出版業務後,於2001年創辦以漫畫出版為主的「GEMPAK STARZ」,至今仍然是馬來西亞兒少與青年漫畫與圖像小說出版的最大巨頭。2015年加入日本綜合娛樂企業「角川集團」後,才易名為現名「角川平方」,並開始跨足動畫、游戲、多媒體內容等不同領域。
「角川平方」團隊最重要的系列作,就是從2010年開始發展的《X探險特工隊》系列。這一系列漫畫以一群冒險夥伴,在不同集數形式中跨越世界各地,歷經一個又一個富含地理人文知識的旅程,本質上是極為熱血的奇幻冒險漫畫。為了搜羅世界各地的題材,團隊必須在籌備前期進行資料研究,必然以陌生他者的身分去學習異文化,也學習將發現與所得以通俗且具備科教性質的方式,轉化成培力下一代的知識。
有趣的是,系列中有不少馬來西亞多個在地城市作為背景的故事題材,而去年團隊也特別為台灣讀者策畫了「台灣專篇」與「台灣番外篇」——以理想上看來,台灣和馬來西亞的兒少讀者藉由這樣的雙向內容,或許能為孩子們建立起雙邊國度彼此認識與理解的第一次基礎工程。
《X探險特工隊》的團隊成員基本上以華人組成,但出版品除了華文,亦有馬來文、英文版本,以在國內因應不同語言市場的需求用翻譯作出跨越族群的知識對接。目前全系列至今在全球總銷量突破1200萬冊,並已翻譯成其他9種語言,作品IP授權於台灣、日本、中國、泰國、印尼、韓國、美國、西班牙等;其中由台灣角川出版社旗下童書書系「小角落文化」代理後更名為《X尋寶探險隊》,也順利在台灣擄獲大量國小與國中生芳心。
以其國際市場銷售力、傳播度和影響力而言,著實非常驚人。這系列漫畫團隊「太陽兵團」負責人、編劇李國權,以及參與角色設計、漫畫繪製的彭俊雄,也將於書展與一眾鐵粉見面,也是他們首次的海外作者簽書會。而「小角落文化」也卯盡全力,規劃一系列周邊活動與互動體驗,完全展現出當紅漫畫與讀者互動的派頭。
讀書,讓彼此點滴認識
在台灣的我們述及新馬時,認識通常比不上中國、香港、日本等,對西方歐美世界的了解,也甚至多於在歷史上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本年度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的小說獎首獎,由婆羅洲華文文學作家張貴興的長篇巨著《鱷眼晨曦》獲得。這也是他繼2019年《野豬渡河》以後,第二度獲書展大獎小說獎肯定。在得獎致詞時中,他提及自己從年輕時來到台灣,歷經並浸淫在大大小小的台灣社會脈動與變遷之中,都化為了他創作生命中的養分。人生中超過三分之二的歲月在台灣度過的他,能夠在台灣持續書寫南洋背景的小說,也有賴於台灣的文化環境和土壤。
很大程度上受惠於在台灣出版而得以發光發熱的馬華文學,同樣也是華文文學板塊上重要的一環。雖然「在台馬華文學」和「在地馬華文學」終究有著不一樣的景觀,但無法否認台灣作為華文文學的流通重地,確實在超過半世紀以來扮演著直接性影響的角色。
歷來的馬華文學和新華文學研究,非常適合作為從認識論、方法論上,來理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創作」與「華文創作」,乃至國族、族群與身分認同的重要入口。這不僅是有賴於多年來的眾家論述積累,也包含新馬華人與華文創作(無論是文學、電影、劇場等各種藝術與文化生產),今天在面對更緊密的交流、互惠的情境下,勢必需要重新檢視的知識網絡。
為何要強調知識網絡,一方面是在台灣的我們述及馬來西亞或新加坡時,對這些地方的認識通常比不上中國、香港、日本等鄰近周邊國家,對西方歐美世界的了解,也甚至多於在歷史上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問題也將導致台灣對新馬內容的研究、論述、理解,往往只有少數案例作為零星冒出的「點」。
而當一滴一滴落下的水點變多,我們才更有可能按圖索驥牽連成「線」,進而共構成象徵著一整個「面」的知識網絡。縱使因為各種現實條件,無法常常出入國內外,但投資一本書籍的內容,卻可以透過如此經濟又最低限的方式從中照看世界另一端,以至於穿梭於知識網絡中的各個平行宇宙。
謝謝端的目光也注視到「南洋」。請教了一位在新加坡的學者,他說「寫的很精確。不過南洋作家在迅速凋零中,可能只剩10年就會沒了,因為中文能力的問題。」
好鍾意😊感謝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