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三年多疫情動盪,台北國際書展取消了二屆(2020、2021),延期了一屆(2022),之後隔了半年多很快又舉辦了下一屆(2023),這樣做,是因為要「回復正常」。
所謂「正常」,就是書展每年都在農曆春節期間或之後舉辦。但2023年2月,疫情還沒完全解封,許多人還是有所擔心及疑慮,所幸未再有較大規模疫情失控情形,至到5月就全面解封了。如此很快地,又過了一年,今年舉辦2024書展時,幾乎已經完全不需要再考慮疫情因素,雖然台灣其實每天都還是有人確診,但其影響已同流感差不多了。
消除了疫情因素,台北國際書展可說從今年開始,才是真正地「回復正常」,這意思是:我們不再能拿「疫情」當作藉口或理由來說嘴了,亦即「閱讀人口流失」、「閱讀率下降」、「書店營業額銳減」、「台灣閱讀危機」等等這些現象的原因,不能再用疫情來當擋箭牌了。
不論讀者想要無風起浪、隨波逐流,又或任真自適、隨遇而安,總該有能滿足不同讀者需求的閱讀文本,且不因如政治審查或被社死取消等任何外力打壓,才是多元社會所能展現的終極價值。
書展之前,一則出版業重大消息
今年書展首日人流量並未比以往大幅增加,數日下來也覺如此,熱度並無顯著提升。而從規模來看,本屆書展的規模比起去年也只能說略為增加。2023年趕來書展的,有來自世界的32個國家、470家出版社參展,大小活動500多場;今年則來到34國、509家出版社參展,除了現場活動400多場還有減少之外,參展的出版單位倒增加了許多。但比起疫情之前2019年的52國、735家出版社、大小活動1184場的紀錄,還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從這些關於書展規模的統計數字或可簡明迅速地判別出台灣出版產業的消長,但這只是粗略指標之一,不可能反映完整的業界真實情況,要得知道更加確切的產業相關細部統計數據,有賴於更專業且即時的產業調查才行。
然而長年以來一直為台灣出版業界詬病的「出版產業調查」,至今都還是只能呈現前一年的情況,亦即每當最新的「出版產業調查」報告公佈之時,其實已和現實有整整一年的差距,如此該調查數據的可參考性便大大降低了。
如今已是網路資訊大數據應用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出版產業的各項統計數據竟只能做到一年前而已,這一年內的產業變化以及改變趨勢,就只能憑感覺或經驗判斷了,這對以「資訊大國」自詡的台灣而言,真是不可思議的落後。
書展開幕前幾天資深出版人老貓陳穎青發表了〈國圖可以怎樣支持臺灣的出版軟實力〉一文,文中直接挑明國家圖書館的ISBN編目應該可以建構一個「新書資訊交換平台」:「現在台灣出版社為一本新書寫完新書資料,他得用電子郵件傳送給十幾二十家的總經銷、中盤和直往書商,而通路呢?他可能得接收數百家供貨商轉來的,各種格式的新書資料,這中間是複雜到無法想像的資料交換的困難。」
「一個格式定義清楚,資料集中,資料輸出API自動化的雲端數據中心,就可以解決上述各種麻煩。」老貓在文中如此說道。
此文發表後過了沒幾天,到了書展前一天,文策院發了一篇新聞稿,央廣的新聞標題為:〈產官學將組「出版產業研究委員會」精準掌握市場〉,此報導中文策院宣布「將與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台灣出版公協會代表、學者等共同組成『出版產業研究委員會』,盼能提供快速、客觀與準確的產調數據,即時反映產業現況,供業者掌握趨勢,提高市場反應能力,有效支持和協助台灣出版業的發展。」
遭詬病多年的書業數據資訊落後的問題終於有了一個解決的開始,雖然這才是整個出版產業的重大消息,可能比書展開幕還更重要,但非在業界內的大部分讀者恐怕不會在意。
閱讀如何造浪?
推動怎樣的閱讀,並不能保證就能造出怎樣的浪潮,這之間的因果關係經常不是任何人所能預測甚至控制。
但這些訊息在書展前夕公佈,對業內及關切書業的讀者而言,可能正需要與本屆書展的主題相連,才更能令人產生不同的期待。本屆書展的主題是「閱讀造浪」,其來由雖是去年熱門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但若深一層看,閱讀本身當然有可能成為造浪的動力,且經常是浪潮形成前的基礎打底動作。
之前所提及的「出版產業調查」如果真能做到真確與即時的資訊及數據提供,將會大大幫助我們理解「閱讀如何造浪」以及各種造浪模式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只不過推動怎樣的閱讀,並不能保證就能造出怎樣的浪潮,這之間的因果關係經常不是任何人所能預測甚至控制,否則人類社會就太無趣了。
政府或政黨想造成有利於其意識形態的浪潮;商業財團想在各自的銷售領域創造令消費者趨之若騖的浪潮;學者、作家、編劇、導演、明星、演員乃至大大小小的網紅,也無不希望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掀起引領群倫的浪潮,這些無不需要巨量甚至海量的閱讀;甚至作為一個具有自主性格的讀者,如果你想要抗拒這些種種浪潮,可能也得要透過更加海量的閱讀。
正因為社會上各種浪潮大大小小,一波接一波,才體現出提倡閱讀所需的多元價值,不論各個不同的讀者想要無風起浪還是隨波逐流,又或是任真自適或者隨遇而安,總該得有相應的閱讀文本,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且不因任何外力(如政治審查或者被社死取消)打壓,這才是多元社會所能展現的終極價值。
就此脈絡來看,本屆書展其實與「閱讀造浪」這樣的主題還是有一個不小的落差,除了搭熱門台劇劇名哏的便車之外,也只有一個「文學書區」有提出相應的規劃來詮釋「閱讀造浪」的意義:
本屆台北國際書展規劃有八大書區,包括綜合書區、童書區、動漫輕小說區、國際書區、外文書區、數位出版及學習區、公民及文學書區、文創文具區,其中只有文學書區特別以「人選之文」來突顯書展主題的多元價值,比例上毋寧是過低了些,好在書展本身的性質也是多元呈現(是否真的足夠多元則是另一個問題),所以這點就交給眾多讀者們自己逛展去體會及感受了。
泰國館有看頭
台灣本土出版社方面,許多在疫情前的展場空間都很注重設計的出版社,今年大多回歸「簡樸」。
另一方面,書展主題國是歷屆書展的重心之一。今年的主題國是荷蘭,本來在台灣史上,1624年是荷蘭進佔南台的起始(1622進佔澎湖失敗轉進來台),距今恰好四百年,書展單位既邀請荷蘭來擔任今年的主題國,自然也沒有放過這段台荷的歷史,只是在展場的空間規劃設計上,卻沒有與這樣的理念主軸結合做出較深刻的呼應,殊為可惜。
去年的主題國是波蘭,其展場的空間規劃及設計就充分展現波蘭的歷史與文明(包含音樂與文學)成就,從哥白尼、蕭邦到五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館的設計鮮明,展品份量也夠,今年仍然以同樣的設計參展,只是已非主題國所以展覽空間較小,但大家仍可去體會一下。
非主題國的部份,除德、法、日、韓等歷來重要參展國都各自展現其出版實力之外,去年頗有看頭的義大利今年卻不見了。但泰國館卻增加了不少看頭,今年泰國館以「無界Borderless」為年度展覽主題, 集結 23 間出版社,展出近 350 冊出版品,包括多位「東南亞文學獎」得主的傑作,還設有專櫃,可惜這「東南亞文學獎」與台灣的連結似乎並不多。
同樣是華文出版,自前幾年因反修例風波而消失不見的香港聯合出版集團今年又回來了,加上既有的香港幾間大學出版社,出版規模仍在,且還又多了非官方的香港文學館及其他獨立出版,若再算上直接來台出版的香港作家作品,香港的創作及出版活力可謂有增無減。至於簡體書區則只剩下華品文創,新加坡、馬來西亞方面則有近年相當活躍的季風帶出版社,獨立展區展出當期的重頭書,也配合書展沙龍空間舉辦講座活動,都是今年書展的看點之一。
台灣本土出版社方面,許多在疫情前的展場空間都很注重設計的出版社,今年大多回歸「簡樸」,例如去年帶進相當多綠色植物的心靈工坊,今年就只是單純參展了,大學出版社聯盟及政府出版品甚至故宮博物院都不如以前「大費周章」,不免少了許多讓人眼睛一亮的感受,只有台大出版中心展現出台灣第一學府的氣魄。
展覽吸睛,文化幣起漣漪
閱讀不但沒造起什麼大浪,連書價折扣都造不出購買的潮浪,唯一可以說有激起一點漣漪的,大概就是文化幣了。
相較許多出版很多書的大出版社都只以參展售書為主,反而是一些中小型的出版單位能端出特別規劃:文訊、洪範、爾雅、紀州庵的聯合攤位,以及九歌(加上健行、天培)的獨立展場都還是可見到濃厚的文學氣息;相較於這幾間以文學為主的舊五小出版社,新經典、啟明、早安財經、是日創意、重版出來這五間則是聯合起來規劃共同展場,並且尋求跨界的品牌合作,引進寢具、餐飲和文具等,以「待在這裡也不錯」為主訴求,肯定會是本次書展的一個重點展間。
其他值得一提的特別規劃,包括有:德國館特別請來專業美髮師,推出「清洗修剪閱讀」的特別服務,訴求「讀書美容一兼二顧」;聯合文學則把展場打造成酒吧,還請作家來調酒;兒童主題館以「船說」為主題,把展場設計成一艘船,相信可以讓許多孩子在此流連忘返;眷村主題區的設計並沒有太多眷村味,可能因為另有相關活動會拉到書展外的眷村文化公園舉辦,那裡就是四四南村的眷村保留遺跡了。
介紹了這許多,當然最吸睛的還是公民書區裡由獨立出版協會及公民團體共同打造的「讀字樂園」了,往年都是最具創意的展場主題設計,並且多次奪得這個大獎,今年居然把旋轉木馬、雲霄飛車及旋轉咖啡杯等遊樂設施搬進展場,節慶歡樂感十足,唯一可惜的是都是靜態的設施,如果能正常作動,想必更加震撼,但可能有種種限制,加上所費必定不貲,就只好僅止於想像了。
相較於以視覺振奮人心為主的「讀字樂園」,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這次則以「聲歷其境」的方式,以「在場」為題,邀請多間獨立書店進行集體創作,事前錄製店內實境的聲音,展覽的內容就是各書店的「聲景」,整體創意相較「讀字樂園」可有過之無不及,兩個展區正好相鄰隔壁,讀者可以分別體驗一下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聽感受。
整體說來,雖然書展主題是「閱讀造浪」,但實際上一般讀者不會去跟這樣的主題認真,到底「造浪」太過抽象,並非逛一天書展可以實際體會到的,若是拉長擴大到書展以外的時空體驗(譬如過去一年對國內書市的感受),則反而可能具有諷刺性:
閱讀不但沒造起什麼大浪,連書價折扣都造不出購買的潮浪,唯一可以說有激起一點漣漪的,大概就是文化幣了,文化幣至少將一些年輕讀者與實體書店連繫起來,創造了一些機會讓他們願意進入書店。如果還能形成某種買書習慣,那將會是這個政策最美好的事。
不過這也只屬表面激勵的功用,真的要對書業基礎進行打底,就先落實將前文所提的「出版產業調查」做到精確與即時才是正辦,要做到這二點是有難度,但是「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此事書業已經期盼多年,如果今年真的開始了,那麼「造浪」之日亦將可期了。
讀者評論 0